諸葛亮的兩篇《出師表》,內容雖不同但更有出入的是北伐的信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出征前,呈給了後主劉禪《前出師表》,文中情辭懇切,文章的字裡行間無不浸透著他忘身憂國之情,以及對劉備父子的忠義和感激之情。
諸葛亮在文中不僅以犀利的言辭勸誡蜀漢後主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更是立下了軍令狀,表明了他剋復中原的決心。
諸葛亮言辭懇切,筆觸凌厲,揮兵北伐,信心滿滿,一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勢頭。
可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就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後出師表》,也寫於建興六年(228)。
但在這裡注意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呈上《前出師表》率軍北伐魏國,蜀軍在占有隴右三郡後,以街亭、箕谷失利而結束了第一次北伐。
冬十一月,諸葛亮獲悉魏軍曹休攻吳兵敗、張郃東下,關中虛弱,於是呈上《後出師表》決心再次北伐,急率軍數萬,走古道,出散關,圍攻陳倉。
但較之前表而言,後表的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
《後出師表》中,先是表明了緣由「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實屬先帝所託。
然後又列舉了諸葛亮臣下所不能理解的六點,更是用了這樣的句子,「然不伐賊,王業亦忘,惟坐而亡,孰與伐之?」,道出了北伐的無可奈何。
而且後表以議論的形式,重點駁斥了反對北伐的人。
諸葛亮也通過三方面的陳述來論證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以及該如何進行上。
諸葛亮在議論上氣勢宏偉,感情上慷慨豪邁,六個"臣之未解"將文章之氣逐層提拔以至巔峰,義正詞嚴地將苟安之心駁斥地體無完膚。
但是,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雖然都是在駁斥,可也無不透漏著北伐的無奈,甚至有些消沉,沮喪之感。
相比於《前出師表》諸葛亮的信誓旦旦,現在的他所希望的一切都似乎全然不見了。
諸葛亮的《後出師表》立論高遠,雖無《前出師表》的驚人之筆,但仍很具說服力和震撼效果。
可是,兩個姊妹篇《出師表》,除了一個是告誡後主的諫言和表明北定中原的決心,另一個是駁斥不同意北伐的人,但最重要的是諸葛亮北伐的信心前後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并日而食是什麼意思?并日而食出自什麼典故?
諸葛亮可以說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了,當然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對諸葛亮進行了很多神話。不過在正史中諸葛亮也是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功臣,他的精神起碼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諸葛亮寫的《出...
三國的諸葛亮墓到底在哪裡?諸葛亮選墓之謎是怎麼解開的?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人們稱他神機妙算,用兵如神。但他死後究竟葬身何處無人知曉,這與他的神機妙算有關。 他的墓地,據《三國演義》和歷代的一般說法,均認為是陝西勉縣的定軍山。其實...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諸葛亮嗎?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
前出師表無人懷疑,後出師表就有點假了
諸葛亮那篇《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讀者中是最熟悉的了,流傳後世,體現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這篇《出師表》在《三國志》以及《諸葛亮集》裡面都有,真實性不容...
你以為諸葛亮北伐呈給劉禪的《前出師表》,是一張普通表那就錯了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他在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發動了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戰役。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大將魏延便提出子午谷之計,但諸葛亮認為此計不定因素太多,...
一千零一夜:讀諸葛孔明的《出師表》不墮淚者,其人不忠!
南宋文人安子順曾評: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一千零一夜:今夜推薦古文諸葛孔明的《出師表》。
後出師表是孔明所寫嗎?
出師表分前後,但《後出師表》的作者史學界有爭議.不過較多歷史學家認為《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做,我個人也認為《後出師表》為後人假託的.這很明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寫的十分懇...
蜀漢的敗亡,真的敗在諸葛亮「不識時勢」上嗎?
有不少人認為蜀漢之敗亡,就該由諸葛亮負責。他們認為諸葛亮「不識時勢」,以疲弱之蜀而屢屢興兵伐魏。結果窮兵黷武、耗盡蜀漢的國力,從而導致蜀漢不可挽回的敗亡命運。甚至還有人以劉禪能在亂世中安享四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