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事 真的不適合被碎片化:小評《拿鐵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各種新媒體和 App 為手機端閱讀、電子化閱讀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入口,我們的習慣漸漸從紙質書轉移到手機,被網絡割裂的日常時間,似乎越來越不適合坐在書桌邊,安靜捧著一本實體書,仔細從頭到尾閱讀的場景了。

為了順應這種習慣遷移,所以很多以閱讀為主的手機 App,也開始主張「碎片化」這種事。

最近國內團隊開發的一款《拿鐵閱讀》的 App 得到了不小的關注度,這款應用的自我介紹是:把書變薄,把書濃縮。

濃縮之後的一本書,用戶可以只花很短的時間看完,這樣就不必再花大量的時間讀完那些幾萬字、十幾萬字的書本,而只要讀完 App 編輯給你濃縮過的內容,就可以學習知識獲得進步了。

把書讀薄,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學生時代都聽到的教誨,但是別忘記了,這個要求的前提是,我們已經把那些書、那些知識反反覆復地吸收、參透,最後通過自己的頭腦,讓幾十種教科書「變薄」。

沒有一個老師敢說,書本又長又囉嗦,我給你挑個目錄和大綱,大家只要讀過這些就行了。

形式上的「把書讀薄」,能夠等同於思維上的「把書讀薄」嗎?筆者帶著這種懷疑,體驗了一下《拿鐵閱讀》。

App 中搜羅了經濟、經營管理、營銷與銷售、社交與溝通、內力提升這幾大類書籍,供用戶閱讀,令我感到困惑的是,與這幾大類同樣重要的歷史、文學、哲學書籍卻沒有一本被收錄其中。

這幾大類書籍如果在書店裡,大家可以留意到,都是碼放在一起的,其實它們有一個共稱——「成功學」書籍,打開書單列表,你看到的很多都是「簡單高效」、「企業精神」、「時間價值」、「社交技巧」、「改變思維」這樣的關鍵詞,還有某某 CEO 的自述之類。

筆者並沒有在鄙視這類「成功學」書的意思,有時候我們——特別是作為一名社會人,有必要讀一讀這類書。

但是年輕人自我養成和自我價值的培育,不是靠「成功學」來解決的,在自己的思維空間形成之前,就急切地去吸收別人的方法論藉以提高自己,這可能不是一種多麼紮實的好途徑。

我只是覺得,文史哲類的圖書,似乎才是被現代人輕視的那一方,是更不應該放棄的那一方。

翻開 App 中的一本書,上面會註明原書字數和「濃縮」之後的字數,以及花多少時間就可讀完。

一些淺顯的書大概也就半小時,一些比較厚的論著可能要花 1 個半小時甚至更長。

「濃縮版」的內容是根據編輯的刪減和重新整理製作而成的,即便我們不深究「二次創作」涉及的版權問題,這種把原著刪減整理的閱讀法,也並不一定有益於多數人。

作者的觀點和思想,必定在書中的方方面面,只粗略地讀完編輯給你劃的重點,能有多大收穫,我內心也是存疑的。

《拿鐵閱讀》的初衷其實很不錯,它至少提供了一個入口,比如有一些書你確實不用完整地讀完,可以通過這個 App,快速閱覽一下其中的內容、思路、結構、邏輯性、專業程度,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去尋找原書通讀一遍。

這樣可以為那些自稱「很忙碌」的人士節省不少的時間。

然而它從某方面也在表達一種不太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順著「碎片化」、「輕量化「這種特性的掩護正在滲入手機端。

別忘了讀書不僅是單純的看文解字,也不僅是記憶、拓展知識量,讀書的過程還是自省、回憶、聯繫和反覆思考敲打的過程。

假如只追求量和方法複製,花 30 天讀 30 本書,還不如花 30 天專心讀一本書。

不知道是不是筆者過於傳統了,但似乎後者才能做到把書」讀薄「,前者不過是真的只在讀「薄書」罷了。

《拿鐵閱讀》這樣的 App 對我們的視野擴展有所幫助,只是這種幫助暫時有限。

」書「可以不拘種類,」閱讀「也可以不拘形式,但」讀書「這件事,還是不要太假於人手,不要太碎片的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讓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原文@圓眼小主 載於中讀App最近在課程內容看到這麼一問一答:問:老師,我寫書評時破題開頭都寫得特別蒼白無力,有時候想很久都不知道怎麼寫,原因是閱讀素材少嗎?(內容稍有刪減)答:這是因為素材積累...

碎片化閱讀時代,我們該怎樣讀書?

小編讀高中的時候每周有閱覽課,還沒到上課時間,閱覽室前就擠滿了同學。因為大家都急著去搶那幾本圖片最多的書看。語文老師常常沒好氣地批評我們:「光看圖片不看字,這麼偷懶,閱讀還有什麼意義呢?」現在看...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