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戰略錯誤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

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

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里的說法是「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從這裡來看他的戰略歸化中是擊垮曹魏政權,起碼也是要打下長安的。

從細分戰況上看,這五次戰役算是雙方基本打平。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

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實際為6萬),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

馬謖丟了街亭,造成的精兵損失大於5千,蜀國沒有因此亡國。

這次北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正經失敗無疑。

第二次攻不下陳倉,但也無兵力損失,糧盡撤退,殺王雙,此時雍涼地方軍開始畏懼諸葛了,這局算平局。

第三次打下武都陰平2郡,郭淮聽到有諸葛主力竟然就跑了,算小勝。

第四次開始司馬不服要出戰,諸葛打敗他,因後方問題撤退,殺張郃,算小勝。

第五次司馬收到女人衣服還堅決不戰,相持百日,算平局。

拉寬視野,從整體國家命運來看,其實從第一次北伐開始,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就已經犯下了巨大的錯誤。

應該來說,蜀國和魏國實力差距最小就在這個時候。

劉備從河北流竄到江蘇,從江蘇流竄到河南,從河南流竄到湖北,從湖北流竄到四川,手下攢了幾千老兵,蜀漢別的不行,戰鬥力相當厲害。

對第一次北伐的戰術目標,從諸葛亮安排麾下第一大將魏延擔任涼州刺史來看,戰略目的是涼州無疑。

然而蜀軍對西北百姓的情況以及魏軍真正會投入多少戰鬥力,都沒一個準。

趙雲和鄧芝是疑兵,而不是偏師,這有什麼區別?他們就是為了吸引魏軍主力,偏師是輔佐主力進行戰鬥,有時任務比主力還要嚴峻,趙雲和鄧芝的部隊就沒打算會與魏軍有正面硬戰的打算,所以守在箕谷就沒有前進。

事實上諸葛亮連三郡都沒完全拿到手,又何談只滿足於三郡呢?馬謖就是蜀軍的前鋒主力,其任務再明白不過,就是制止魏軍增援西北。

既然出兵,就要以抓住機會為主要任務。

當時的最大機會就是曹魏政權對蜀漢的輕視,當時的曹魏政權的主要對手是東吳,幾次重兵伐吳,西北空虛,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防衛體系。

而當年馬超曾經突襲長安,一舉拿下。

但是孔明卻對這個天賜良機視而不見,要穩步前進,這樣就等於把先機讓了。

本來就應該直接拿下長安,得到潼關,西涼不戰自降。

可是孔明卻非要先取西涼,這就犯了最嚴重的戰略錯誤。

對於弱勢一方,戰爭一定要出奇制勝,分散對方的力量才行,凡是善戰的名將,都是擅長此道。

諸葛英明一世,在這個問題上卻目光短了。

史實是馬超根本就沒拿下長安,只是騎兵部隊前推到潼關罷了,鍾繇傳裡頭壓根沒提到他丟掉長安。

關鍵在於魏延那個計劃完全無視曹魏從其他路線增援的可能,完全把希望押在占領潼關上。

曹魏如果從武關和蒲津渡兩路增兵,兵力有限的魏延根本吃不消。

第一次用兵,當用奇襲。

孔明的計劃步驟太多,一環失敗,全盤失敗,這是戰略大忌。

至少應該做到戰略上大膽,戰術上謹慎。

諸葛亮是戰略上也謹慎了。

結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第一次失敗以後,西蜀實際上就沒有像樣的機會了。

諸葛亮是要靠蠶食政策搞定關中,本錢是其高超的指揮力和蜀軍超強的戰鬥力。

不說別的,從他來去自如、司馬老賊屢次不敢迎戰,就能看出其計劃有一定合理性。

當然諸葛的失敗也很正常,勝負機率各半的計劃攤上了倒霉的一面。

總體而言,其目標設定是基於自身實力,如果他要從上庸方向出擊,而直插中原腹地,那就是滅國之戰了,孔明顯然沒那麼糊塗。

司馬老賊壯著膽子兩次出擊,一次大營被端,一次差點送命。

諸葛的計劃很簡單,趁著軍力占上風,且國力還能撐得住的時候趕緊搶地盤,能搶多少是多少。

搶不過拉倒。

這是軍力強於對方但國力弱於對方的最佳選擇,奈何軍力強得有限,但國力差距太大了。

而魏延在漢中呆了那麼久,應該對魏國的情況有足夠了解,不至於那麼輕視對手。

但是魏延想用蜀國的國運給他立功,失敗了怎麼樣他不會負責,作為劉備繼任的諸葛亮比他要理智。

從諸葛亮死後魏延仍然無視現實,瘋狂主張要繼續北伐,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名心太重了。

當然,諸葛亮的戰術保守是有道理的,蜀國當時的家業也真心耗不起。

歷史和人生一樣,也是一連串的偶然和必然組成的。

本文就此打住,謝各位看客捧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國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五次北伐...

子午谷奇襲-諸葛亮一生決策之污點!?

在烽煙滾滾、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各路軍閥明爭暗鬥,都想一統天下。其中不乏很多能人志士,其中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千古一相——諸葛亮。但是他的一生也不都是斷無遺策,比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襲,是否能夠真正...

諸葛亮為什麼不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

《三國演義》看多了,不免對蜀國有過多的同情,總是唏噓蜀在三國裡面是第一個滅國的,總是希望諸葛亮能夠北伐成功,光復漢室,但是7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畢竟中國歷史上通過北伐能夠一統天下的只有兩次:一是...

假如馬謖不犯錯,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大凡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對馬謖失街亭的故事耳熟能詳了。而街亭之戰正是使諸葛亮五次北伐中最有希望獲得成功的第一次攻勢剎羽而歸。這次失敗以後,魏國意識到鼎立三足中最弱的蜀漢並非魚腩,大力加...

魏延能鎮守漢中近十年為什麼姜維就不行

魏延和姜維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魏延以鎮守漢中出名,劉備得到漢中之後,沒有選擇人人看好的張飛,而是選定了魏延,魏延也的確不負眾望,鎮守漢中近十年的時間,沒有出過問題。姜維主要就是以接替諸葛亮...

如果馬謖不失街亭,蜀國能否北伐成功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縣;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

諸葛亮虎頭蛇尾的第一次北伐

也許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書太過於出名,所以大家對於三國演義的了解程度往往大於三國志與裴注等書,其實這種結果也有其必然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三國演義寫的太好了,人物刻畫非常細膩,故事情節又非常的合情合...

閒話街亭之戰,諸葛亮馬謖誰之過?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諸葛亮派馬謖督率軍大軍和張郃在街亮大戰,被張郃打的大敗諸葛亮隨後率軍回到漢中接著斬殺馬謖以謝三軍。整個北伐以馬謖街亭大敗而宣告失敗,那麼馬謖之死到底冤不冤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