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主投降的臣子會有怎樣的下場?有人無緣丞相,有人官至太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時期,由於群雄割據,紛爭不斷,地方上的名門望族為了保全自己的實力,常常會勸自己投靠的主公投降。

畢竟對於這些地方勢力來說,誰做他們的主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在這其中獲得多少的利益。

正因如此,這些地方勢力的代表會勸自己的主公主動投降。

只不過這般投機的行為,可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後果。

公元208年,曹操在解決了北方遊牧民族對邊境的騷擾,同時吸納完袁紹的殘餘勢力後,他開始謀劃南征,並一統天下的事情。

當時荊州的劉表病逝,劉表的長子劉琦與次子劉琮爭奪荊州,因此荊州內部一片混亂。

曹操認為荊州有利可圖,於是率軍南征,最終劉琮在蔡瑁等人的勸說下投降。

不過當時荊州內部的權勢本就掌握在蔡氏等四大家族手中,因此蔡瑁當時實際上是逼迫劉琮投降,在此之後,蔡瑁歷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也算是得了善終。

而在曹操南下時,另一位臣子也對自己的主公進行了勸降,不過當時他的境遇就差了很多,這個臣子就是張昭。

張昭本來很得孫策的信任,因此在孫策離世前,張昭乃是東吳的託孤大臣。

不同於演義之中的託孤,孫策在當時僅把孫權託付給了張昭一人,而非張昭與周瑜兩人。

而且當時張昭手中的權力極大,其地位可比後來在白帝城接受劉備託孤的諸葛亮。

在曹操南下時,江東的文武大臣大多不看好東吳可以與曹操抗爭。

畢竟實力不俗的荊州已經投降,西邊的益州劉璋也向曹操示好,加上曹操手中有漢獻帝,乃是出師有名,手中是有大義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坐擁六郡的江東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因此大家都不看好孫權能贏。

而託孤大臣張昭也是這般認為。

於是張昭也力勸孫權投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昭此生都不曾被孫權任命為丞相。

畢竟在孫權心中,張昭力主他投降,並非真心為他辦事,因此在重用人才時,他自然就不會考慮張昭了。

筆者認為,臣子勸主投降,其實是要有權勢與眼光。

蔡瑁屬於有權勢的一方,張昭屬於沒有眼光的一方。

但若說起來,還是賈詡最為厲害,因為賈詡勸張繡投降,最終竟然官至太尉,實在讓人稱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向諸葛亮借智慧(二)

求人的技巧 ------求人要先搞清楚,求誰幫,怎麼求的問題。公元208年7月,在樊城,劉備正在大發雷霆,舉刀要殺一小人物,誰也? 荊州謀士、劉表之子--劉琮的親信----宋忠。真是「送終」--...

夢三國之太祖曹操征荊州

荊州劉表與江南本是世仇,曾互相攻擊,但他們對曹操集團又都非常敵視,時刻準備襲擊許昌。在曹操征伐張繡時,劉表曾數次率軍相救。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曾經遣人向劉表求救,劉表雖然未發救兵,可也並不聽從韓...

魯肅在赤壁之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赤壁戰役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赤壁戰役瓜分了荊州,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遲滯了曹操統一全國的步伐,鞏固了孫權割據於東南的地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