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曹操百萬雄兵壓境,孫權為什麼不投降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13年(208年),曹操已經基本統治了中國北方,十分天下已經拿下了八分,西南益州劉璋暗弱不足為慮,隨著吞併了劉表的荊州,最後只剩下駐守在江夏兵微將寡的劉備和據長江之險的東吳孫權。
劉備和曹操打過交道,前期還合作過,但後來反目成仇,變成對手了,雖然劉備多次敗給曹操,但曹操非常忌憚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而孫權呢,雖然沒有和曹操交過手,但年紀輕輕的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卻把江東打理得好好的,曹操不得不做防備。
曹操打敗了張繡,呂布,除掉袁紹袁術兩兄弟,就只剩下劉備和孫權兩個對手了。
在曹操吞併荊州以後,收編了荊州劉表的軍隊,號稱百萬大軍,劉備那裡不到3萬人馬,孫權那裡不到5萬人馬,怎麼能夠抵擋浩浩蕩蕩的曹軍。
以劉備的力量不可能和曹操正面對抗,要投降還是要抵抗最終的話語權在孫權那裡。
如果孫權說投降,那劉備基本就宣布完蛋,更不可能像諸葛亮說的順下取江東,這個說法無法成立。
孫權為什麼不投降曹操?我想有兩個原因。
一、投降曹操,那以後只能做臣子的份了,孫權是個有志向的人,也想北伐中原難免稱孤,投降了只能背面稱臣了。
二、歷史證明,不經過抵抗的投降,幾乎是自尋死路。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
張秀
之前和曹操對抗過,用了賈詡的計謀差點把曹操給害死了,損了曹操一員大將典韋和曹操兒子曹昂,你說這可謂是國恨家仇吧,但經過抵抗過,張繡後來投降了曹操,自己還能夠有不錯的地位。
賈詡更是混得不錯。
劉琮
劉表的小兒子劉琮,曹操答應了他,要是投降就可以永遠做荊州之主,可是一投降,就叫他回許昌並半路斬草除根。
孫權不是劉琮之輩,曹操後來還誇了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也知道,我死勁抵抗,大不了輸了,曹操你未必也會殺了,說不準還拿了個大官當呢,要是贏了,那更好還能三分天下,圖謀中原。
所以,抵抗是對的!不管輸還是贏,對孫權都有好處。
而謀士張昭腦袋發熱,說要投降,要是真投降了,以曹操的性格張昭定是背主求榮之輩,求不了榮華富貴,說不準還丟了腦袋。
張昭叫孫權投降,這個錯誤的建議,也導致他後期被孫權冷落,這不是活該嗎?
魯肅在赤壁之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赤壁戰役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赤壁戰役瓜分了荊州,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遲滯了曹操統一全國的步伐,鞏固了孫權割據於東南的地位,開...
深度丨戰略錯誤才是曹操赤壁之戰的最大錯誤,中火攻等等都在其次
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說的上是最有名的戰役了。凡是知道三國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赤壁之戰。這場戰役把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三國時期最大的主角都集合在一起了,最終以曹操的失敗而告終,開始形成了真正的「三國...
誰才是最終促成孫劉聯合的最大功臣?歷史該給他一個公正評價
在歷史上,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無疑是一個很重的歷史事件,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直接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那麼究竟在促成孫權劉備聯合的這個過程中,誰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誰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