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若魏延和劉封大將,馬謖為軍師,能夠成功一統天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66期 文/無常奉天玉)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在三國角逐中,蜀漢之所以第一個滅亡,與人才的匱乏脫不了干係。

人生在世,誰也逃脫不了生老病死,如果蜀漢的人才,多為正常更迭,影響可能不會如此巨大。

但是蜀漢的很多文臣武將,並非自然死亡,他們之中,很多人突然戰死沙場,或遭遇暗殺,例如關羽、張飛、龐統,以及死於夷陵之戰的諸將。

還有一部分,則死在了自己手中,例如魏延、馬謖、劉封等。

死於敵人之手者,蜀漢無力控制,那麼,如果他們保留了,死於自己人手中的眾人,蜀漢會不會呈現出另外一番模樣呢?

眾所周知,劉封是劉備的義子,曾經被劉備當作繼承人培養,後來他間接害死了關羽,又導致了上庸失守,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之間,將其賜死;馬謖第一次上戰場,因無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敗在了名將張郃手下,被諸葛亮處斬;魏延則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與楊儀爭權失敗,終被誅殺。

如果這三人有幸不死,並助姜維繼續北伐,那麼蜀漢能夠北伐成功嗎?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魏延可為將帥

魏延,字文長,是荊州義陽人,他在入川之戰中,開始嶄露頭角,得到了劉備的賞識。

到了劉備拿下漢中之後,他則成為了漢中的守將,在此駐守十餘年,從未有失。

此人不但勇武過人,還頗有謀略和大局觀,可以獨當一面。

這一點,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他能夠利用長安守將夏侯楙無能,設奇襲子午谷一計,便可以看出。

由此可見, 若魏延不早逝,姜維北伐之時,便有了可以倚重的大將之才。

二、劉封可為先鋒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他武藝高強,入川之戰的時候,有趙雲、張飛等名將的參與,他依舊沒能被遮掩了光芒,可見一斑。

《三國志·劉封傳》記載:「(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

」之後,他又攻下了上庸等城池。

由此可見,如果劉封沒有被早早的處死,而是有幸活了下來,以他的能力,絕對能夠擔起先鋒一職,為蜀漢北伐披荊斬荊。

三、馬謖可為軍師

提起馬謖,大多數人會認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庸才,其實不然。

諸葛亮在北伐之前,準備出兵平定南中之時,他曾建議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諸葛亮採納了他的建議,不但順利平定了叛亂,而且直到諸葛亮去世,南蠻也沒有再次反叛。

正是因為他有大才,有謀略,有智計,諸葛亮才敢力排眾議,提拔他,讓他駐守街亭。

只不過馬謖的長處,不在於獨當一面,而在於運籌帷幄,更何況街亭一戰中,他遇上的還是名將張郃呢?因此,他的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彼時,諸葛亮能饒他一命,讓他將功贖罪,並把他安排到合適的位置,將他培養成一個純粹的謀士,那麼姜維在北伐的時候,便又平添了一股助力。

四、姜維自己統籌全局,並負責後勤

雖然諸葛亮曾誇讚過,姜伯約敏於軍事,但這僅僅是相對而言的,姜維雖曾主持過北伐大計,但他更擅長的,還是像諸葛亮一樣,統籌大局。

如果有前面三人助力,他便不必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從而出現「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之類的狀況。

而且有這三人在,他也不必大權獨攬,使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對他產生忌憚心理,努力想制衡他;黃皓估計也不能對劉禪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使蜀漢最終走向滅亡。

分析到此處,我們不難得知,如果魏延、劉封、馬謖三人,沒有死在自己人手中,反而有幸助姜維北伐,蜀漢能夠入主中原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三國歸於蜀漢,或許果然能夠實現。

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史實也不容假設,於蜀漢而言,北伐終究成了未竟之業。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延的能力處於什麼水平?比張郃如何?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特別是在三國後期,魏延的能力尤為突出,在蜀漢是獨擋一面的大將。魏延在劉備時代,就受到重用,鎮守漢中,在劉備死後,因為諸葛亮不能重用魏延,導致魏延無用武之地,特別是在街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