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國最被冤枉的武將,歷史欠他一個清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物:對蜀漢政權忠心耿耿,驍勇善戰,為劉備打下江山和諸葛亮六出祁山屢建功勳。

但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他卻被塑造成一個有始無終、晚節不保、在蜀漢危難之際圖謀造反的叛逆之臣,從而留下千古罵名。

直到今天,也鮮有人清楚個中原委,他的污名不知何時才能洗脫。

一提起魏延,看到《三國演義》的人都會馬上想到他「腦後有反骨」之說。

由於對歷史形象和文學形象無從區分,絕大多數人都把《三國演義》中的魏延當作歷史上的魏延,認為他被馬岱所斬是罪有應得的。

數百年來,可憐的魏延一直蒙受著這樣的不白之冤!

其實,「反骨」之說是小說家的憑空臆造,歷史上的魏延並沒背叛蜀漢。

據《三國志·蜀志·魏延傳》記載,他在劉備奪取西川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升任牙門將軍。

劉備稱漢中王之後,定都成都,要選一員大將鎮守漢川重地。

眾人都以為必然是張飛,張飛也以為非他莫屬。

沒想到劉備選定的人卻是魏延,直接提拔他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此舉讓整個蜀漢軍中上下都驚訝不已。

劉備稱帝後,又進封魏延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又賜爵都亭侯。

由此可見,劉備對魏延是非常賞識的。

要知道,諸葛亮在斬馬謖之時也曾自認不如劉備有識人之明。

善於識人的劉備既然如此器重魏延,足以說明他確實有兩把刷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劉備信任的。

當然,魏延這個人的確有毛病。

《三國志》就說他「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無非就是說他心高氣傲。

這一驕傲就難免搞不好群眾關係,內部團結就要出問題。

蜀漢的文臣武將大都對魏延敬而遠之,可是楊儀這個人胸襟狹窄,偏偏不吃他這一套,經常跟他唱對台戲。

魏延和他關係就搞得很僵。

可是孔明對這個問題也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經常同時帶著這對冤家出征,而且任命他們為自己的左右手。

這倆人還是經常鬧矛盾,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現在的史家們也弄不明白孔明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並未採取有效措施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

史書記載,孔明在病重時,的確曾經秘密與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商量自己死後退軍的安排: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不服從命令,便棄他不顧,軍隊照常行動。

注意,孔明並沒有說要殺掉魏延。

這之後,魏延的確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但並非謀反。

孔明在五丈原病逝後,秘不發喪,楊儀就讓費禕去探聽魏延的口氣。

魏延說:「丞相雖然死了,我還在嘛!安葬丞相歸安葬丞相,我自然應當率軍去進擊敵人,怎麼可以因為死了一個人而耽擱國家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等人,豈能聽命於楊儀,作斷後的將軍!」

費禕走後,魏延才得知楊儀、姜維等人準備按照孔明的安排依次撤退,頓時勃然大怒,趁楊儀尚未發令撤軍,自己率先帶領部下直接南歸,並且燒毀所過之處的棧道。

魏延和楊儀各自上表控告對方叛變,但成都方面只相信楊儀,魏延的部下全部散下,他只帶著自己的兒子等幾個人逃往漢中。

楊儀派馬岱誅殺了魏延,還滅了他的三族。

這也說明了會打仗的干不過會玩政治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假如魏延投降魏國,結果會如何?

魏延作為蜀漢大將,死的非常可惜,當然,也很冤枉,實際上,只是魏延和楊儀內部的政見分歧,不是造反,但魏延被楊儀派遣馬岱斬殺,確實很不應該,魏延絕對是冤枉的,蜀漢這麼做,也是自毀長城,本來後期就缺大...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

魏延哪有反骨,死於小人之手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諸葛亮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欲斬魏延。第一百零五回,蜀漢吳太后也重述了諸葛亮的這番話。星落五丈原的時候,寫諸葛亮臨終留一錦囊,預知魏延必反。由此一來,後世...

冤死鬼魏延,三國後蜀漢時代第一猛將

提起魏延,多數人可能認為這個人是個叛將,最後被諸葛亮死後還設計斬殺,其實這裡面是有很多的誤會和曲解。魏延可以算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也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屢立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攻下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