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非諸葛,吳侯孫權被「冒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一篇小說,裡面的故事深受廣大的人民群眾喜愛,而裡面第四十六回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寫極為生動。

小說中,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而諸葛亮更是誇口只需三天就能辦到。

原來諸葛亮早已算好天時,趁著濃霧把草船開到曹營對面敲鑼打鼓,借來了曹操的數十萬支箭。

不僅挫敗了周瑜的陰謀,更是直接削弱了曹操的軍事力量。

但小說畢竟是小說,有作者本身的感情因素在裡面。

小說誇大了諸葛亮的性格、品德、功績,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

但真相是如何呢?我們可以從《三國志》中找到答案。

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對壘濡須。

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

一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

孫權的輕舟行進五、六里,並且鼓樂齊鳴,但曹操生性多疑,見孫軍整肅威武,恐怕有詐,不敢出戰,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

不一會,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有翻沉的危險。

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

一會,箭均船平,孫軍安全返航。

曹操這才明白自己上當了。

由此可見,「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並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之後的五年。

「七分實事,三分虛構」的史料處理原則,使小說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三國演義》大體按照歷史的真實事件來寫,但虛構了大量細節和一些情節,使小說虛實結合。

實,使讀者產生真實感,虛,使小說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

但倘若以《三國演義》作為歷史來學習,那無疑會使人貽笑大方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另有其人?解讀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

了解三國演義的朋友,多數都會認為諸葛亮是所有人物中最為耀眼的明星。諸葛亮的智謀遠慮讓後世無數人拜服。但是歷史果真如此嗎?但凡了解過一些正史的朋友就會發現,諸葛亮的很多光環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草船借箭的主角竟然不是諸葛亮

相信看過三國演戲的朋友們都聽過草船借箭的故事,在電視劇裡面草船借箭這個計謀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可如今小編要告訴大家,其實草船借劍這個事情跟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主人公是吳國的大都督,孫權。

別被羅貫中騙了,真相是這樣的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影響是很大的,現在一說熟讀三國,有幾個讀的是三國志呢?三國志才是正兒八經的史書,而三國演義只是小說。既然是小說,有些誇張手法是可以原諒的,但是書中有些事是不存在的,還有...

誰借了三國的箭

不讀三國,三國遊戲也是玩了不少。更何況從小聽到大的各種三國小故事,想必在讀的各位大俠都知道草船借箭,不知道自己去查。細心讀了三國演義的老鐵們應該能發現,孫權他爹孫堅當年和黃祖干架的時候,演義記載...

草船借箭是假的,諸葛亮表示很生氣!

草船借箭,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可是草船借箭的故事是真的嗎?說到草船借箭,歷史上確有其事,不過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闖入...

草船借箭竟是孫權的傑作

草船借箭不是虛構,但諸葛亮草船借箭卻是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結果。草船借箭這個精彩故事並非在赤壁之戰期間上演,而是發生在五年之後,即公元213年,的濡須口戰役,主人公不是諸葛亮,而是另一位大人物。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