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為何失敗?後主劉禪為何不戰而降?廖化臨終之前說出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諸葛亮在他一生的最後一次北伐中,病逝於五丈原,完成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

雖然諸葛亮的節操讓世人嘆服,但小縱客觀的說,諸葛亮最終其實並沒有完成,先帝劉備「剿滅曹賊,復興漢室」的夙願!但諸葛亮在死之前,或許也意識到蜀漢需要有人來繼承自己「復興漢室」的志向,將北伐繼續下去!諸葛亮沒有選擇如魏延這樣的軍中老將,而是在臨死之前,將平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全部傳授於姜維。

姜維倒也有著一顆赤子之心,自從諸葛亮對他託付大事以來,他此生的所有時光,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著北伐曹魏。

尤其是當後來,姜維在蜀漢一路升遷,做了蜀漢的大將軍,手握蜀漢全部軍權後,姜維更是從公元238年至公元262年,率領蜀軍11次討伐魏國,取得了5勝4平2敗的戰績!從戰績上看,姜維似乎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代名將!

但是,小縱卻認為其實姜維的北伐是失敗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從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整整24年時間,11次北伐,最後竟然寸土未得!別說一個郡,蜀漢就連一個縣的土地都沒有增加!反而耗費了數不清的錢糧!

公元263年,晉王司馬昭遣鍾會、鄧艾,率18萬魏軍三路伐蜀。

結果姜維的判斷嚴重失誤,他改變了自魏延時候起,一貫的「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策略,將魏軍放進了漢中,想要「斂兵聚谷」(意思就是:收縮兵力,堅壁清野),一口吃掉魏軍有生力量,進而揮軍直取曹魏兵力薄弱雍涼。

但是斂兵聚谷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有要守住!只有守住才能等魏軍糧盡,伺機反攻!結果姜維想要抵擋曹魏大軍的陽安關,被鍾會僅用幾天時間就攻破了!姜維不得不率軍退守劍閣,與鍾會對峙,蜀漢占據了44年的漢中從此盡失!蜀漢僅剩的益州暴露在魏軍眼前!

此時,鄧艾率偏師繞過姜維所在的劍閣,從陰平兩側險地進軍,直插川中。

沒幾天兵鋒都直接打到了成都城下,後主劉禪不戰而降,蜀漢就這麼輕易的滅亡了!姜維得知劉禪投降後,氣的以劍砍石,但最終還是率蜀軍投降於鍾會,此時姜維仍然不甘心,他成功說服魏軍主帥鍾會反魏自立,但可惜沒有成功。

鍾會、鄧艾、姜維,皆死於亂軍之中。

小縱每讀史書至此,都非常感慨,小縱每讀至此,都非常感慨!姜維忠則忠已,但在蜀漢滅國之戰的表現簡直就是愚蠢透頂,先是輕易丟了漢中!守劍閣,又能在眼皮子底下放一支魏軍入蜀地!不找任何理由,姜維的表現全都是致命的失誤,說嚴重點就是在誤國!

但是有一個問題小縱百思不得其解,按說姜維也是沙場老將,又得到諸葛亮親傳,怎麼就能頻繁出錯? 最終還使劉禪不戰降,成都甚至根本就沒有爆發一次攻城戰!其中原因到底如何?

對於這個問題,小縱在史書上找到了蜀漢老將軍廖化的一段話,或許是多好的回答。

公元262年,姜維出狄道北伐曹魏,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次北伐,此時廖化評價姜維此次北伐就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小縱翻譯一下這句話,廖化的意思就是說:姜維長年北伐,而且智謀又不比敵人高明,如果長此以往必將失敗。

果不其然,姜維最後一次北伐被曹魏名將鄧艾所擊敗,姜維只得退往沓中,從此蜀軍再也沒有進攻之力,只得防禦直至蜀漢滅亡。

可惜!劉備百戰艱難,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才創立的基業,就這樣容易的,一旦歸於他人!怎能不讓人唏噓!

小縱對「姜維北伐為何失敗,後主劉禪為何不戰而降?」的看法就是這些,螢幕前的大俠,你怎麼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身死國滅,最後一計害三賢

姜維本是魏國邊郡將領。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

魏延能鎮守漢中近十年為什麼姜維就不行

魏延和姜維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魏延以鎮守漢中出名,劉備得到漢中之後,沒有選擇人人看好的張飛,而是選定了魏延,魏延也的確不負眾望,鎮守漢中近十年的時間,沒有出過問題。姜維主要就是以接替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