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蜀漢後期將才,一語道破蜀漢衰亡原因,卻因一句諺語被黑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63年11月,得知鄧艾斬殺諸葛瞻攻破綿竹後,駐紮在劍閣的姜維為避免南北夾擊,只能放棄劍閣轉道至郪縣,以等待成都的消息。

沒過多久,劉禪投降的敕令就傳來,姜維等人氣憤不已,紛紛拔刀砍石。

不久,姜維命令將士放下武器,向鍾會投降。

跟隨姜維一道投降的還有一位年過七旬的蜀漢老將,他就是廖化。

廖化其實關於蜀漢衰亡的結局,廖化在前一年,也就是262年就料到了。

262年秋,姜維執意出兵狄道,北伐曹魏。

出征前,廖化曾說:「'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

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

廖化的意思是,古人曾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姜維。

姜維智謀並未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止境,這樣的話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呢?廖化把矛頭指向了姜維,那麼廖化這樣說有道理麼?我們就來看看:

1、姜維出兵狄道,被鄧艾打敗,只能返回沓中。

此時,蜀漢上下對姜維無休止的用兵已經怨聲載道,不光廖化指責,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也上表劉禪,說姜維連年征伐,窮耗國力,希望收回姜維的兵權。

同時,宦官黃皓也借著姜維兵敗,想讓荊州人閻宇代替姜維的職位。

諸葛瞻彈劾自己也就算了,一個宦官都出來指手畫腳,姜維忍無可忍,於是奏請劉禪,除掉黃皓。

沒想到劉禪卻說,黃皓只是一個宦豎,你何必和這麼一個小人過不去呢?

堂堂大將軍弄不過一個宦官,可見姜維的北伐行動在朝中已經非常孤立了,姜維只得請求帶著部隊前往沓中屯田。

2、曹魏得知姜維去沓中屯田後,就立即擬定了滅亡蜀漢的全面進攻計劃。

263年,曹魏做好戰前準備,魏元帝曹奐發布《代蜀詔》闡明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征討蜀漢:

蜀,蕞爾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其眾,曾無廢志;往歲破敗之後,猶復耕種沓中,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

夫兼弱攻昧,武之善經;致人而不致於人,兵家之上略。

蜀所恃賴,唯維而已,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

今使征西將軍鄧艾督帥諸軍,趣甘松、沓中以羅取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諸軍趣武都、高樓,首尾踧討。

若擒維,便當東西並進,掃滅巴蜀也。

曹魏的理由很簡單直白,其一,蜀漢土狹民寡;其二姜維窮兵黷武,百姓負擔巨大;其三,此時姜維率部在沓中種田,遠離成都,正是一舉殲滅姜維所部的大好時機,只要姜維被擒滅,蜀漢則可一舉拿下。

所以可以看出,廖化此言是十分有道理的。

兵敗狄道的姜維不僅在朝中無法立足,甚至讓曹魏找到了消滅蜀漢的大好時機。

而事實也印證了廖化的看法,263年8月,曹魏大舉十六萬之眾分三路征討蜀漢,廖化奉命前往沓中救援姜維。

廖化進軍至陰平,姜維已經被鄧艾擊敗,兩人合兵於陰平,挫敗了諸葛緒,退守至劍閣。

張翼所率的另一路援軍馳援漢中,實行姜維「斂兵聚谷」的防守策略,導致漢中門戶大開,使得鍾會十萬之眾長驅直入,致使漢中失手,張翼等人也只能退守劍閣。

退守劍閣後,雖然姜維、廖化、張翼等人奮力防守,但不料想鄧艾偷渡陰平,斬殺諸葛瞻,迫降了劉禪,蜀漢在短短三月後就宣告滅亡。

蜀漢滅亡後,廖化隨著姜維歸降了曹魏。

264年,年近八旬的廖化在前往洛陽的途中病亡。

身為蜀漢元老,廖化見證了劉備的崛起、關羽的覆滅、蜀漢的興衰,為蜀漢操勞一生。

時人稱: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張翼、廖化,可見廖化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

而後人卻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讓廖化背了數千年的黑鍋,這對廖化來說太過不公平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最終滅亡,姜維是否要背鍋?

公元263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