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握重兵的劉禪不戰卻投降了,難道鄧艾的軍隊真的很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蜀國後期吧,許多人都知道蜀國後期的時候,諸葛亮非常艱苦的支撐著蜀國,讓蜀國的政局有了稍微的穩定,雖然諸葛亮的弟子,姜維繼續開始北伐,讓蜀國的財力和人力有著很大的虧損,讓整個蜀國都是民不聊生,所以當時的司馬昭也安排了伐屬的計劃,所以伐屬的主力就是司馬昭,還有鄧艾。

很多人都知道蜀國的內部有宦官和黃皓等勾結,讓姜維根本無法在漢中屯兵,所以姜維只能在屯田。

可能遠離政治中心,但是卻也能知道曹魏的動向,姜維早已經識破了司馬昭聲東擊西的計謀,所以就告訴過劉禪要重點防守幾個城池,但是都被黃皓給抵擋住了。

隨後魏軍他們兵分三路開始伐蜀,迅速的占領著蜀地的領地,讓蜀國損失了很多的徒弟,由姜維帶領的部隊逃出了包圍圈,他們退守劍閣,靠著劍閣周圍地形,講曹魏的部隊防守在了劍閣的外面。

鄧艾卻率領部隊繞過劍閣,偷襲了陰平等地,最讓鄧艾都沒有想到的是,蜀國的後方一點抵抗都沒有,一路直接打到了成都,然後讓劉禪投降。

從此以後鄧艾也就是伐蜀的第一功臣,但是曾經有人說,劉禪的手裡面明明有重兵,卻為何要不戰投降了,因此很多人都說因為劉禪的懦弱,因為劉禪從來都沒有想到過鄧艾竟然會偷襲陰平,根本也不知道鄧艾的軍隊早已經疲憊不堪,如果劉禪要是好好的防守,鄧艾絕對不會伐蜀成功的。

很多人都知道都是因為劉禪的懦弱,如果劉禪要是真的防守住了,那麼鄧艾肯定會糧草被斷,從此退兵,所以因為劉禪的懦弱讓蜀國加速的滅亡了。

劉禪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

而北地王劉諶請求背城一戰,但劉禪不同意,於是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劉禪還是不同意。

最終,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向鄧艾軍投降。

劉禪投降後敕令堅守劍閣的姜維向鍾會軍投降,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而後復興蜀漢,並寫密信給劉禪只需等待幾天就可以。

但因為事情泄漏,姜維及張翼等都被殺。

蜀漢就此徹底滅亡。

鄧艾入成都,劉禪率領太子、諸王、群臣六十多人綁住自己、抬棺至軍營拜見。

鄧艾手執符節,解開綁縛,焚燒棺材,接受投降,並寬恕了他們。

鄧艾約束部眾,進城後,沒有發生搶掠。

他安撫投降的人員,使他們復任舊業,受到蜀人的擁護。

在巨大勝利面前,他擅自循東漢將軍鄧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

他拜劉禪行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對蜀漢群臣,則根據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們為朝廷官員,或讓他們領受自己屬下的職務。

鄧艾建此大功,深感驕傲,並且常常顯示誇耀,引以為榮。

他曾對蜀國士大夫們說:「諸位幸虧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

如果遇上像吳漢這樣的人,你們早被殺掉了。

」他還說:「姜維自然是一時的雄傑,但與我相遇,所以窮途末路。

」有識之士見他如此矜誇,背地裡往往嘲笑他。

對此網友們有什麼看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註定悲劇的人物——姜維

前三國比後三國刺激多了!後三國的看點,似乎就只剩下了姜維的九伐中原。其實在我看來,這九次北伐,才是三國中較為精彩的一段時間!畢竟這是一個來自魏國的人,最後到了蜀國,扛起了蜀國的一片天,去對抗魏國...

劉禪投降後,鄧艾說了這句話,足夠死10次了

千里馬也怕難遇伯樂,這對於鄧艾來說又何嘗不是呢?公元240年,魏國打算在東南一帶屯田,此舉的目的是不言而喻,那就是對付吳國。此時剛好鄧艾前往邊關視察,不單如此,他還提出了「興修水利,分兵屯田,籌...

三國名將之鄧艾(二)功成身死

滅蜀漢戰爭發生在景元四年是263年。當時司馬昭執政。他在為自己取代曹魏政權走出突破性一步。當時司馬昭估計蜀漢不過九萬人兵力,他出動了十八萬大軍,相當於曹魏兵力一半。分作三路,一路三萬多人馬,由鄧...

姜維:身死國滅,最後一計害三賢

姜維本是魏國邊郡將領。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