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蜀漢名將,字文長。
初隨劉備作戰,智勇雙全,勇冠三軍,深得劉備信任,劉備稱王后受封漢中太守,後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將軍,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之計」,但沒被採納。
魏延為人孤高,深明大義,多立戰功,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
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這個「叛逆」不是古代意義上的謀反,而是現代意義上的,比如我們會說某個小孩子挺叛逆),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時常發牢騷,不懂得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係,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與楊儀勢同水火。
在諸葛亮死後,因為不甘心就此撤軍以及不能容忍兵權落到死對頭楊儀的手中,而擅自違背諸葛亮撤兵的遺那令,率軍燒回棧道、攻擊楊儀。
最後被冤枉成謀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慘後果。
說魏延謀反,則實在是冤枉,實際上魏延只是有爭上位的意思,想成為諸葛亮的繼承者,擔任起諸葛亮死後蜀國的軍事事務(他確實有這個能力)。
然而並不能因此就說魏延本人沒有過失。
魏延敗給了楊儀,很大程度上就是楊儀遵奉了諸葛亮的臨終遺令——撤兵,而魏延卻違背了它。
魏延因為私人恩怨就率部攻擊共同仕任於蜀國的楊儀(率先動手打自己人),而且還燒毀重要的棧道、並且還是在諸葛亮剛死不久的敏感時期、又是在大軍撤退重要的時刻違背「斷後」的命令(有被敵人從背後掩殺的風險)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入蜀之時,率領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稱漢中王后,提拔魏延總督軍事要地——漢中,加封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官至: 征西大將軍 南鄭侯 涼州刺史 漢中太守 前軍師
賜予假節
相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性格:驕矜高傲、忠誠
子:魏容、魏昌
2
歷史傳記
編輯
以勇略任
211年,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隨君主劉備入蜀,在取蜀攻略中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
後劉備自立為漢中王,遷回成都,要決定重地漢中的守將,大家都認為張飛會擔任此職,張飛自己也認為是自己鎮守漢中之職,但劉備卻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1]全軍震動;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上任後會如何應對,魏延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劉備稱好,群臣對他所説的話感到很有力量。
劉備稱帝,再被升任為鎮北將軍。
成為蜀漢獨當一方的大將。
不協不和
227年,諸葛亮為預備北伐,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三年後曹魏三路大軍攻漢,魏延和關中都督吳懿率軍西入羌中,在陽谿大破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率領的魏軍,因功遷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假節、封南鄭侯。
後隨諸葛亮北伐,成為當時蜀漢頭號將領,立下了赫赫戰功。
魏延每次隨軍北伐,都請諸葛亮給他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
依《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
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疾終惜取
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夢到自己頭上生角,問占夢人趙直,趙直說:「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
」退後卻對人說:「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後來諸葛亮於五丈原病危時,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商討退軍事宜,決議由魏延斷後,但同時也擔心魏延抗命,所以也決議如果魏延抗命的話,就自行引軍撤退,讓形勢上等同強迫魏延斷後。
諸葛亮死後,楊儀掌握軍權,秘不發喪,並命費禕去試探魏延。
魏延既不滿北伐又告中斷,更憤恨竟然要聽命於政敵楊儀作斷後將,所以強留費禕共謀奪取兵權。
費禕佯裝附和,並騙魏延要回營押解楊儀為首的一干文吏過來,遂得逃出回報。
魏延派人查探大營,發現大軍正在做撤退準備。
魏延發覺自己被強迫斷後後勃然大怒,搶先領軍急退,並燒毀沿途閣道。
此時楊魏兩人皆飛檄告狀,指控對方謀反。
後主劉禪問留守的長史蔣琬和侍中董允該信何人,蔣董兩人都懷疑魏延。
魏延先抵達南谷口,準備回擊隨後而來的楊儀。
楊儀命討寇將軍王平在前防禦,王平對魏延大罵:「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麾下士卒認為魏延理虧,不願為其效力,軍隊潰敗,魏延於是帶著兒子數人逃往漢中。
楊儀派平北將軍馬岱追殺魏延,帶回其首級,並夷其三族。
楊儀踏著魏延的斷頭羞辱,罵道:「庸奴!復能作惡不?」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魏延遊戲圖片(3)
《三國志》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以上為《三國志》作者陳壽本傳的記載,不過據裴注引《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並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
裴松之認為此說法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信。
3
性格特徵
編輯
魏延善對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
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禕也常為二人調解。
4
蜀志魏延
編輯
魏延(三國志10中的形象)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
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
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建興元年,封都亭侯。
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
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
出亮營十里,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
」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
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
禕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
」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
延大怒,(才)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咸保儀疑延。
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
5
歷史評價
編輯
陳壽: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
彭羕、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干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並咸貴重。
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國演義》中「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說,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
這就須從歷史本來面貌來辨其真偽。
這裡我只就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劇發點議論。
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
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
《三國志·魏延傳》:「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咸貴重。
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
魏延是劉蜀集團的重要成員。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說他原系劉備的「部曲」,可見屬於親信將領。
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此時,勇冠三軍的虎將趙雲亦為牙門將軍,二人品位相當。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奪取漢中,稱漢中王,準備遷治成都,行前要選派一員將領鎮守漢中。
漢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劉蜀集團北伐的前進基地,其地位至關重要,留鎮者自然必須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
當時,劉備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關羽已經留鎮荊州,「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
」不料「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皆驚。
」由此可見劉備對魏延是何等器重。
其時,趙云為翊軍將軍,隨劉備駐成都,其職責顯然不及魏延重要。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準備大舉北伐,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的身份,「隨諸葛亮駐漢中」(《三國志·蜀書·趙雲傳》)。
顯然,魏延這時已經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其作用更在趙雲之上。
以後,在諸葛亮幾次北伐中,魏延常負先鋒重任,曾經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因戰功「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而趙雲至死未能進封為縣侯(僅封為永昌亭侯),直到景耀四年(261),即他逝世三十二年以後,才被追諡為順平侯。
總之,在二十幾年的三國紛爭中,魏延長期肩負重任,出生入死,為蜀漢政權建立了累累功勳。
作為歷史人物,魏延多年獨當一面,「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多謀善斷,智勇兼備,確有大將之才;而趙雲雖然忠心耿耿,英勇奮發,令人喜愛,卻長期跟隨在劉備、諸葛亮身邊,從未獨當一面。
應當說,論才幹,論對蜀漢政權的貢獻,魏延都比趙雲高出一籌。
在《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小說中,魏延的形象也是頗為引人注目的。
首先,魏延是在劉備勢孤力薄,惶惶奔走的危難之際決心加入劉備集團的,決非那種趨炎附勢,貪圖利祿之輩。
魏延在小說卷九《劉玄德敗走江陵》則中第一次露面,就表現得不同凡響。
當時,劉備在曹操大軍追迫之下,帶領大批百姓,撤離樊城,來到襄陽城下,打算與劉琮合力抵禦曹操。
「蔡瑁、張允得知劉備喚門,徑來敵樓上叱之曰:『左右與我亂箭射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
忽後城中一將默然跳起,引數百人徑上城樓,來殺蔡瑁、張允。
」這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將領就是魏延。
他「大呼曰:『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賊,以圖爵祿?非義士之所為!吾今願請使君,入城誅賊!』輪刀砍死守門將,遂開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領兵殺入城,以討國賊!』」由於劉備不願乘機入城,轉走江陵,魏延寡不敵眾,只得逃離襄陽,投奔長沙去了。
事雖不成,卻表現了他的愛憎分明,見義勇為。
赤壁之戰以後,關羽進攻長沙,與黃忠交戰,長沙太守韓玄因黃忠不肯射死關羽而下令將他斬首。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又是魏延挺身而出,「揮刀殺入,砍散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韓玄殘暴不仁,輕賢重色,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願隨者便來!』」接著又「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
」(卷十一,《黃忠魏延獻長沙》則)這兩次關鍵時刻的「亮相」,一因劉備仁德,二為長沙百姓,都可以說是情詞慷慨,正氣磅礴,因而一呼百應,大得人心。
讀者從這裡看到了魏延過人的見識和膽略。
魏延圖片(3) 其次,魏延出生入死,英勇善戰,為劉蜀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蜀集團的全部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劉、關、張桃園結義,登上政治舞台開始,到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茅廬為止,是其草創和奠基階段。
在這二十四年中,劉蜀集團雖然初露頭角,但是,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沒有可靠的戰略基地,也沒有總攬軍政的帥相之才。
因此,劉備雖梟雄而無所展其志,關、張雖驍勇而無所用其長,屢遭挫敗,飄若轉蓬,只得寄人籬下,依附劉表。
從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大戰,到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是劉蜀集團立國和發展的階段。
在這二十七年中,劉蜀集團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策提出的戰略方針,奪荊州,占益州,力量大大增強,與魏、吳鼎足而立。
雖然荊州得而復失,劉、關、張先後棄世,但由於諸葛亮的卓越努力,國力基本保持穩定,而且對強大的魏國一直保持進攻的態勢。
從建興十三年(235)蔣琬為大將軍,掌握蜀漢軍政大權,到炎興元年(263)後主劉禪投降鄧艾,是劉蜀集團衰落和滅亡的階段。
綜觀這三個階段,第二階段顯然是最有聲有色的。
而在這一階段中,蜀漢的開國大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即小說中的「五虎大將」,都先後亡故,只有魏延一直奔走疆場,貫穿其始終。
試看關係到蜀漢命運的幾大戰役——奪取益州之役,爭奪漢中之役,南征之役,北伐之役,魏延總是甘冒矢石,奮勇當先。
他或者與黃忠為伍,或者與趙雲配合,或者獨任先鋒,總是衝勁十足,壯心不已。
這裡隨手舉出幾個例子:
(諸葛亮出師南征)令趙雲、魏延為大將,總督軍馬……(卷十八,《孔明興兵征孟獲》)
(諸葛亮出師北伐)喚諸將聽令: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卷十九,《孔明初上出師表》)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乃令魏延、姜維作先鋒……(卷二十一,《諸葛亮六出祁山》)
魏延為劉蜀集團南征北伐,東擋西殺近三十年之久,確實可謂勞苦功高。
第三,魏延頗識兵機,智勇兼備,在劉蜀集團出類拔萃。
劉備手下的幾員大將,關羽喜讀兵書,頗有謀略;張飛粗中有細,時有妙計;趙雲、黃忠用計不多,馬超則只能算一勇之夫。
魏延呢?在他年輕氣盛的時候,也是以衝鋒陷陣、斬將搴旗為能事;隨著戰爭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對於戰爭藝術逐步加深了認識,用計獻策的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如卷十九《孔明祁山破曹真》則寫到,諸葛亮罵死王朗之後,命趙雲、魏延當晚去劫魏寨,趙雲不假思索就要執行命令,魏延卻提出:「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喪劫寨,他豈不提防也?」當然,諸葛亮對此早有安排,但魏延的發問,表明他的確不同於一般的糾糾武夫,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了。
更為難得的是,魏延不僅能對戰役性、戰術性的行動思謀用計,而且能對關係全局的戰略方針獨抒己見。
當諸葛亮出師北伐,魏國派駙馬夏侯楙率領大軍迎敵之時,魏延向諸葛亮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計策:
夏侯楙乃膏梁子弟,懦弱無謀。
可賜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長安。
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矣!所棄糧草,足可為用也。
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
若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而可定矣。
(卷十九,《趙子龍大破魏兵》)
這個建議,知己知彼,大膽精明,確實是一條難得的妙計,一個值得重視的戰略設想。
因為在魏蜀的抗衡中,蜀漢國小兵寡,力量單薄,經不起同魏國打消耗戰;而且秦嶺險峻,易守難攻,道路崎嶇,糧食給養難乎為繼。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出奇制勝,才有可能把握戰爭的主動權,奪取根本性的勝利。
相比之下,關羽、張飛等人的計謀僅僅是戰役性或戰術性的,只有魏延從戰略的角度提出過如此重大的決策,這不能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
可惜的是,諸葛亮卻以「此非萬全之計」為理由,否定了魏延的計策,甚至連讓魏延試一試也不干,而主張走隴右大路,「依法進兵」。
這樣,就放過了有利的戰機,使本來手忙腳亂的魏軍贏得了喘息的時間,得以調整部署,而蜀軍則不得不在陝甘的山區地帶與魏軍打陣地戰、消耗戰,勞師數載,無功而返。
諸葛亮的主要對手司馬懿事後評道:「諸葛亮平素謹慎仔細,不肯造次行事。
他卻不知吾境內地理;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逕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卷十九,《司馬懿智取街亭》)由此可見,魏延的主張是正確的,至少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正因為魏延有上述這些長處,劉備對他非常器重。
請看:
(劉備進位漢中王以後)令魏延總督軍馬,守御東川,遂引百官回成都。
(卷十五,《關雲長威震華夏》)
(劉備親率大軍伐吳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共守漢中,以當魏兵……(卷十七,《范強張達刺張飛》)
看來,劉備這位「世之梟雄」一直把魏延當作方面之才來重用,不愧為開國之君,巨眼識人,善用其長。
二
魏延的才幹、智勇和功勳是無可懷疑的了,那麼,他究竟背叛蜀漢沒有呢?
眾所周知,魏延是在諸葛亮去世以後,與丞相長史楊儀發生火併時失敗被殺的。
對此,《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得十分清楚:
(建興十二年)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魏延的意思很明白:第一,諸葛亮雖然去世,但北伐事業不能中斷,應當由他繼續「率諸軍擊賊」。
這雖然有自視甚高,對諸葛亮死後的困難估計不足的成分,但與「背叛」二字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第二,論地位,論威望,都應當由他負責統率全軍,現在卻要他聽從一向與他水火不容的楊儀的號令,他心中實在不服。
但是,這與「背叛」也根本不能劃等號。
如果魏延當時真的要背叛蜀漢,他可以有三種選擇:其一,率領本部在前線倒戈,投降司馬懿,這是易如反掌的。
其二,屯兵不動,等楊儀率大軍撤退以後,割據漢中,獨樹一幟,觀望形勢,待價而沽,如同當年的張魯一樣。
憑著他多年鎮守漢中的威望和實力,這也是不難辦到的。
其三,重施劉備奪取劉璋地盤的故伎,製造藉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回成都,篡奪蜀漢政權,然後再來對付楊儀一軍,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而,魏延並沒有選擇其中任何一條路,他僅僅主張由楊儀等人護喪還葬,而由他率軍繼續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其心洞然可見,哪裡是要反叛呢?
當楊儀不理睬魏延的主張,逕自率大軍南撤之時,魏延長期鬱積的對楊儀的不滿爆發了。
在盛怒之中,他率兵搶先南歸,與楊儀爭相上表朝廷,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
最後,雙方在南谷口刀兵相見,魏延失敗,被馬岱「追斬之」。
所以,陳壽在《三國志·蜀書·魏延傳》中做了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諸葛)亮。
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但是,不管怎麼說,像魏延這樣一個身經百戰,勳勞赫赫的大將,在矢石交飛的戰場上迭經風險而不死,到頭來卻死於「自己人」的刀下;這還不算,當馬岱提著他的頭去報功時,狷狹陰狠的楊儀竟然「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這實在是一場悲劇!
這場悲劇的責任應該由誰承擔?
我認為,主要責任應該由魏延自己承擔。
對此,《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得也十分清楚:
延每隨(諸葛)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看來,魏延是一個剛強威猛,頗有點自高自大的人物,既有勇於任事、不畏艱難的優點,也有桀驁不馴、任性而行的缺點。
在蜀漢立國之前和建國之初,上有劉備這個雄主統馭,左右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大將並立,魏延還不可能目中無人,他的缺點較多地受到控制,而他的優點則較好地得到發揮,在無數次的拼殺鏖戰中建立了累累功勳。
隨著劉、關、張、馬、黃、趙等人相繼謝世,諸葛亮獨力支撐蜀漢大局,魏延成了開國元勛中碩果僅存的大將,地位越來越高,資格越來越老。
這時,他那剛而自矜、目中無人的毛病就表現得越來越突出了。
他以西漢王朝的開國元勛韓信自許,一心要自領一軍,與諸葛亮分道而出,建立吞強魏、復漢業的蓋世奇功。
而且,他也確實提出過直出褒中,奇襲長安的妙計。
但是,諸葛亮沒有採納他的妙計,對他分兵的要求也總是「制而不許」。
這就使他常常感到不那麼得志,對諸葛亮頗有牢騷,甚至認為諸葛亮過於膽小,「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只是由於對諸葛亮心存畏懼,他還不得不有所顧忌。
另一方面,同僚們對他處處讓三分,惟獨楊儀卻偏偏不買他的帳,老是同他爭長論短,這當然要引起他的不快,久而久之,雙方竟「有如水火」。
「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刀擬儀,儀泣涕橫集。
」(《三國志·蜀書·費禕傳》)因此,當諸葛亮病逝,由楊儀統兵撤退,要他斷後時,他再也按捺不住不滿的情緒,竟然失去了理智,忘記了大敵當前,三軍新失統帥,亟需加強團結,穩定軍心,卻非要同楊儀見個高低。
不管魏延可以舉出多少理由,這種先小忿而忘大局的行為顯然是十分錯誤的,當然也是不得人心的。
所以,儘管他一向「善養士卒」,到了這個時候,卻是「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魏延傳》)魏延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只好帶著兒子逃跑,終於丟了老命。
半世威名,毀於一旦,鑄成了千載悲劇。
魏延死後七年,即後主延熙四年(241),蜀人楊戲著《季漢輔臣贊》,給魏延下了這樣幾句評語:
文長剛粗,臨難受命,
折衝外御,鎮保國境。
不協不和,忘節言亂,
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這段贊語,肯定了魏延「折衝外御,鎮保國境」的功勞,嘆惜他不能善始善終,指出根源在於他那「不協不和」的性格。
這個評價是比較公允的。
所以,人們有理由說魏延並未背叛蜀漢,但也同樣有理由說他的悲劇是咎由自取。
不過,我們還應該看到,對於魏延善始而不能善終的悲劇,身為統帥的諸葛亮也是有一定責任的。
首先,諸葛亮對魏延的使用確實不像劉備那麼放得開手。
劉備在世時,雖然手下良將眾多,卻一直把魏延視為特達卓異之才,委以方面之任,讓他長期鎮守漢中,屏障益州,可謂用之不疑。
而諸葛亮呢,儘管北伐時良將寥寥,可與魏延頡頏者幾乎沒有,但他對魏延總是不那麼放心,既不認真考慮魏延的重要建議,也不願讓魏延分兵而進。
這種頗有保留的用人態度,自然要使心高氣傲的魏延感到不快,不能充分發揮其積極性。
可悲的是,諸葛亮與魏延並無私怨,他的忠誠勤謹、光明磊落、嚴於律己、賞罰公平,都是舉世公認的;他也比較注意選賢任能,培養了一些人才。
但是,可能正是由於他律己甚嚴吧,他在衡量和使用人才時,不知不覺地比較偏愛那些穩重溫馴、謹言慎行的人;而對那種頗有才幹而鋒芒畢露的人,對那種優點突出缺點也明顯的人,對那種好提意見時有牢騷的人,總是不那麼喜歡,往往不能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對魏延就是如此。
對於最高統帥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片面性,也是諸葛亮不及劉備之處。
其次,在處理魏延與楊儀的矛盾問題上,諸葛亮雖然「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三國志·蜀書·楊儀傳》),卻一直未能採取妥善措施,眼看著二人由日常意氣之爭發展到尖銳對立,「有如水火」的地步。
儘管他在主觀上「不忍有所偏廢」,但由於魏延常在前鋒迎敵,而楊儀一直在身邊辦事,對二人倚重的程度實際上還是有所不同。
特別是在他臨終之時,如果把魏、楊二人叫到一起,曉之以大義,托之以後事,二人的矛盾即使不能渙然冰釋,至少也可以暫時緩和一下。
遺憾的是,諸葛亮僅僅把楊儀、費禕、姜維等人找來安排後事,卻把魏延排除在外,只是留給他一個「斷後」的命令。
既然魏延身為第一號大將,這樣做顯然是不大妥當的。
魏、楊矛盾的激化,不能不說與此有關。
今天,我們越是敬佩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就越是為他沒有處理好魏延問題而惋惜。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魏延的悲劇多少反映了蜀漢政權人才不盛,難乎為繼的悲劇。
三
羅貫中寫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時候,以大開大闔的氣魄,雄健恣肆的筆力,立主腦,理線索,「據正史,采小說」,刻意經營,從容布局,完成了這部劃時代的巨著,表現出極高的才能。
但是,在塑造魏延形象時,羅貫中卻陷入了難於解決的矛盾。
一方面,作為一個現實主義的作家,他必須真實地再現歷史上的魏延形象,既不掩其大功,也不隱其過失;另一方面,作為諸葛亮的熱烈崇拜者,他又實在不願意表現諸葛亮在處理魏延問題時的失誤。
通觀全書,我們時時可以感覺到羅貫中左右為難的心理。
在《演義》中,對魏延的描寫大部分符合史實,而且比史書記載更豐富,更具體,更生動。
書中有關魏延的許多情節,或者是歷史上的魏延實有的,或者是魏延在當時的條件下可能有的,作者一一寫來,把魏延的形象塑造得比較豐滿。
如像書中對魏延加入劉備集團的經過的描寫,就是史書上所沒有的;羅貫中通過魏延襄陽斥蔡張、長沙救黃忠這兩個虛構的情節,較好地表現了魏延愛憎分明、敢作敢當的性格。
又如書中敘述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有這樣一段描寫:
(曹)操令來日進兵,出斜谷界口,再復中原。
忽當道一軍擺開,為首大將乃魏延也。
操招魏延歸降,延惡言大罵。
操令龐德戰之。
……延拈弓搭箭,射中曹操。
操翻身落馬。
……操帶傷,又折卻門牙兩個……(卷十五,《曹孟德忌殺楊修》)
魏延嚴詞拒絕曹操的誘降,表現了他對劉備集團的忠誠;一箭射傷曹操,這個功勞更是非同小可,劉備集團還沒有其他人直接殺傷過曹操呢!其實,這段繪聲繪色的描寫也不見於史書,但它卻有助於表現魏延的英勇善戰。
再如,當諸葛亮病危時,司馬懿命夏侯霸去探虛實,諸葛亮命魏延退敵,書中寫道:
魏延遂上馬,引兵出寨時,夏侯霸見了魏延,慌忙引兵而退。
延奮趕二十餘里方回。
(卷二十一,《孔明秋風五丈原》)
這說明,即使在這樣危急的時刻,魏延壓根也沒有想到背叛蜀漢,投降曹魏。
類似的情節還可以舉出一些。
這些描寫,充分表現了羅貫中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
可是,且慢!這樣寫下去,讀者豈不是會覺得魏延最後被殺太可惜了嗎?豈不是會認為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不夠妥當嗎?羅貫中對諸葛亮實在太熱愛了,他一心要把諸葛亮塑造為十全十美的完人,決不願意讓諸葛亮形象蒙受任何損害。
於是乎,他煞費苦心地虛構了許多情節,以便說明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不僅完全正確,而且具有先見之明。
然而,這些情節往往不合情理,非但不能給諸葛亮增添光彩,反而有損於他的形象。
試看:
當魏延救了黃忠,獻出長沙以後,「玄德敬之」,諸葛亮卻「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卷十一,《黃忠魏延獻長沙》)。
劉備急忙勸阻道:「誅降殺順,大不義也。
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何故殺之?」諸葛亮便說出了他的理由:
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卷十一,《孫仲謀合淝大戰》)
諸葛亮這段話影響很大,其實卻是似是而非之談。
在那個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代,兵微將寡,又沒有地盤的劉備,要想成就帝王之業,必須延攬天下英雄,包括歡迎從對手營壘投順過來的文武人才。
如果把投奔自己的豪傑斥為「不忠不義」,豈不是閉塞賢路,自陷孤立?按照諸葛亮的這個邏輯,法正食劉璋之祿,居益州之地,卻背棄劉璋,千方百計地幫助劉備奪取益州,其「不忠不義」之「罪」比魏延大得多,豈不更該殺頭?但法正卻被劉備倚為謀主,後又任尚書令,地位僅次於諸葛亮,這該如何解釋?此外,老將嚴顏不僅自己投降了張飛,還招降沿途關隘四十五處,比魏延獻一個長沙厲害得多;張翼在雒城綁縛劉璝,迎降劉備,比魏延殺韓玄做得更絕;益州將領歸降劉備者還有不少。
請問,他們該不該全部斬首?諸葛亮對這些人一概歡迎,為什麼對魏延卻要特別苛刻呢?至於所謂「反骨」云云,更是荒誕不經之言。
通觀《演義》,諸葛亮並無相面之術,為何一見魏延便可斷其忠奸?而且關羽引魏延來見劉備時,並未免胄,諸葛亮怎麼能從他那戴著鐵盔的頭上一眼就看出「腦後有反骨」?離開了細節的真實,這句話自然也就站不住腳了。
儘管魏延並無二心,諸葛亮卻一直想除掉他。
當諸葛亮在上方谷埋下地雷,布下乾柴時,命魏延將司馬懿父子誘入谷中,又叫馬岱壘斷谷口,企圖將他們全部燒死。
由於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得以逃出,魏延也幸而不死。
這時,諸葛亮卻翻臉不認帳,反而責怪馬岱把魏延堵在谷中,要將馬岱斬首(卷二十一,《孔明火燒木柵寨》)。
這些情節,把諸葛亮寫成了心術不正,坑害部下的小人,更是大大的敗筆。
最後,當諸葛亮在五丈原病情沉重時,祈禱北斗以求延年益壽。
這本來就是徒勞無益的事,羅貫中卻把它寫得煞有介事,使不忍心看到諸葛亮去世的讀者產生幾分希望。
眼看只差一天就要成功了,哪知魏延卻入帳報告軍情,因「腳步走急,將主燈撲滅。
」(卷二十一,《孔明秋夜祭北斗》)這樣一來,諸葛亮之死也成了魏延的罪過,不要說「姜維大怒……欲斬魏延」,就連熱愛諸葛亮的幼稚的讀者也不禁會將滿腔憤怒傾瀉到魏延頭上,認為魏延確實該死。
羅貫中寫到這裡,可能自認為是得意之筆,而今天的許多讀者卻反而會替魏延抱屈。
6
民間藝術
編輯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魏延登場時的形象十分正面。
在第四十一回,劉備軍為曹操所迫,走至襄陽,劉琮聽信蔡瑁之言不讓劉備進城。
當時魏延就挺身而出,大開城門招劉備軍隊入城,可是劉備為免驚擾百姓而決定不進城。
後來魏延與文聘交戰後,力孤投靠長沙太守韓玄。
後來關羽攻長沙,與大將黃忠交戰,韓玄認為黃忠戰鬥不力而要把他殺掉,魏延一方面因韓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積怨,另一方面激於義憤,便率吏民殺掉韓玄,投降劉備軍。
可是甫到劉備營中,便被諸葛亮判斷其腦後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把其處決,幸得劉備求情方才作罷。
此後魏延隨劉備軍東征西討,入蜀建功,後來被封為漢中太守。
劉備死後,參與南征北伐,是蜀軍的主力戰將。
可是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決裂,最後被楊儀、馬岱等人配合諸葛亮遺計殺掉。
在中國傳統戲曲中魏延的角色,面譜為紫十字門花臉。
魏延為什麼排不上五虎上將?他跟黃忠和趙雲比怎麼樣?
魏延身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一名猛將,多次立有戰功,很受劉備的看中,但是為什麼《三國志》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共同視為五虎,而不把魏延排進去呢?要知道魏延可是很早就跟著劉備了,剛開始被任命為門...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魏延「上」
〔內容提要〕歷史上的魏延,論才幹,論對蜀漢政權的貢獻,都比趙雲高出一籌。在《三國演義》中,魏延的形象也頗為引人注目。魏延與楊儀發生火併而被殺,並非背叛蜀漢;雖系不顧大局而咎由自取,諸葛亮亦有處置...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而重用魏延?
劉備雖然沒有諸葛亮有才,但是很會用人,用人識人方面,比諸葛亮強多了。趙雲很早就追隨劉備,征戰沙場,為什麼劉備不重用趙雲呢?而魏延是半道投降劉備的,劉備為什麼重用魏延呢?
魏延為何是蜀國後期首屈一指的大將看看他的這些功勞就明白了
魏延在《三國演義》里被描繪成了一個亂臣賊子,因此在小說中我們經常會看見諸葛亮故意限制魏延的才能使其不能施展才能。那麼在歷史上魏延的才能受到諸葛亮的限制了嗎?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三國志 卷四十 蜀...
劉備手下6大武將排名,除了五虎將還有誰?
讀一本《三國演義》,要去評說魏、蜀、吳三家的武將哪些人最出色,無疑是劉備家的最好選擇了。關、張、趙、馬、黃、五武虎上將再加上一個魏延,這個名單幾乎是不存在爭議的。而劉備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的拼下江...
三國趙雲真實能力及軍職
其實三國志中蜀漢根本沒有五虎上將,五虎上將是羅貫杜撰出來的。劉備稱漢中王時,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趙云為翊軍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總督漢中。
魏延搶了張飛的位置,鎮守漢中,當漢中太守,關羽為何忍了?
劉備稱漢中王之後,坐鎮成都,東奔西走了大半生,總算有了安身之地。他把荊州交給了關羽鎮守,而軍事要地漢中,也急需一位能獨擋一面的大將鎮守。本來,眾人都認為非張飛莫屬,就連張飛自己都覺得肯定會是自己...
三國被低估的武將,軍事能力強於趙雲,姜維,卻被誣陷成反賊
「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這是演義中對魏延出場的描寫。魏延以部曲(部曲本是軍隊編制的名目。《後漢書·百官志》說:大將軍營分為五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後漢...
此人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實力堪比五虎上將,卻慘遭冤殺滅族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川幫助劉璋抵禦張魯,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劉備軍北上抵抗張魯,駐駐葭萌。...
淺論魏延的人際關係與性格命運
《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劉備自領益州牧後,隨他入川的諸將得到封賞,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馬超六將分別被封為蕩寇將軍、征虜將軍、鎮遠將軍、征西將軍、揚武將軍、平西將軍。第七十三回,劉備進...
三國大將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
魏延何許人也?他真的要謀反嗎(腦後有反骨)?他死的冤不冤呢?這三個問題我們一一來看。魏延是蜀漢歷史上著名的將領之一,可以說繼關張馬黃趙之後,他是當之無愧的蜀漢第一猛將。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王漢中...
魏延的能力處於什麼水平?比張郃如何?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特別是在三國後期,魏延的能力尤為突出,在蜀漢是獨擋一面的大將。魏延在劉備時代,就受到重用,鎮守漢中,在劉備死後,因為諸葛亮不能重用魏延,導致魏延無用武之地,特別是在街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