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讀《三國演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頭一回讀《三國演義.》,大概是我十三四歲的時候,那時,小學剛畢業,識字多了,一放假就想找書讀。

可惜當時的農村書很難找,經過多方打聽,尋找,才從村裡的一位老先生家裡借到一套帶插圖的線裝書。

老先生告訴我:「這是古人譽為「第一才子書」的《三國演義》。

不是你這麼一趟一趟地跑,我是不肯借的。

看書時小心翻頁,別撕破了。

看完就還給我,別外傳·····」我很感謝老先生的囑咐。

因為這套書保存的時間太久了,書頁很黃,很薄,不小心就碰破。

書是豎排版的,蠅頭小字,看書時,一會兒點頭,一會抬頭,像是給書鞠躬行禮。

書頁的頂端,占書頁五分之一處,世界和內容的插圖。

多時達大廈啥的場面。

有點兒像後來出半點小人書。

那時我上小學還沒畢業,畢竟識字不多,書里有好多字不認識。

雖然只讀得個半懂不懂,但有不少情節還是覺得很有意味。

比如趙雲的英勇,關羽的忠義,張飛的魯莽,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曹操的狠毒和姦詐······自己讀得很上癮,有時也講給同學們聽,他們也各個聽得津津有味。

伴隨著年齡漸長,學歷不斷提高,從初中到大學,直到參加工作以後,我又把《三國演義》讀了多遍,越讀越覺得《三國演義》確實無愧名著的稱謂。

在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四大名著」中,也顯示出卓爾不群的特色。

一部小說包容了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人文知識、倫理道德、人際關係等諸方面的經驗和事例,讀後使我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有不少人物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閒暇細細品味,更覺得這本奇書很有值得深思,值得探究玩味之處。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愚。

」《三國演義》可以算作一劑讓人明智一點兒的良藥,看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上主講的「品三國」節目,更是大開眼界,易先生可以成為學界之泰斗,他的觀點獨樹一幟,語驚四座。

既新奇而又很有說服力。

不少觀點與我略同。

興之所至,也想和中天先生一樣,品一回《三國》,以此求教於天下所有對這本小說感興趣的人,一起討論之,商榷之。

我每讀《三國演義》,都對作者發自由衷的佩服,據文學史的介紹,《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

作者羅貫中原名羅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

祖籍山西太原,也許我的祖籍也在山西太原之故吧,對他的欽佩之餘又引起我有一絲同鄉的情誼了。

只可惜,我晚生了六百多年,不能一睹其面容,不能當面表達崇拜之情了。

這自然是戲言而已,但我對作者創作《三國演義》的欽佩,主要邊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作者是中國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祖師,《三國演義》面世之前,雖然也有一些如《山海經》、《世說新語》,以及唐代傳奇,宋代話本之類的短篇故事,但寫成如此洋洋大觀的鴻篇巨製,前無古人。

他一面要適合說書藝人的需要,故事要寫得生動精彩,能夠吸引聽眾。

又要尊重歷史事實,不能隨意胡編亂撰。

作者仿佛是在兩難之間走鋼絲。

或者說是在大風大浪的江面世行船,必須格外小心。

在這種情形之下,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難寫成這部巨著的。

小說從東漢末年寫到西晉統一,時間跨度長達九十七年。

對《三國志》正史所記錄的史實,不能任意改動,還要參看裴松之的《三國志注》,為了讓人物鮮活,還要加進民間的傳說。

這些材料要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視之渾然一體,讓人覺不出有時間割裂之感,作者「真是太有才了」!可以想像,作者寫作時那支羊毫筆一點兒也疏忽不得。

這簡直如大詩人聞一多所說的「戴著腳鐐跳舞」!儘管舞姿挺美,那舞者的難受滋味也是可想而知的。

有人評價《三國演義.》的內容為「七實三虛」,即七分史實,三分虛構。

這個評價自然是中肯的。

雖然書中因受史實的局限,而不像一般的小說情節要完全虛構,但從另一面看,這也正是作者的偉大之處,他能把古奧難懂的史書通俗化,大眾化,讓那些略識一些文字的引車賣漿者之流都能讀得懂,讓那些豐富有趣的歷史知識仿佛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雪花撒向民間,數百年來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若不是大氣度、大手筆,難成此事。

由此,我對作者似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佩了。

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里,作者不僅普及了歷史知識,而且還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頌揚忠義,鞭笞醜惡,字裡行間顯示出作者的道德評判,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如滔滔江河長流不息。

這樣的浩浩之功將永垂青史。

其次,作者運用大膽的誇張手法塑造人物頗為感人,甚有特點。

雖然多以漫畫式的描摹點染,卻能使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甚至成為後人景仰或批判的典型人物。

這樣的大寫家,這樣的大手筆,如何不令人佩服?有人說,《三國演義》只能是一部通俗的歷史讀本,還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小說,還有人引用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的話:「《水滸傳》的面世,中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小說。

」這些觀點確有一定道理,因為此書確實少有細膩真切的細節描寫,寫人物,寫兩軍交戰,皆從大處落墨,強調戰爭雙方的天時地利人和,而不去關注兵力的多寡,五倍的優劣。

兩陣對圓,多寫大戰多少回合,並不具體地細寫一招一式。

這和後人寫的長篇小說確有很大差異。

但我仍然認為《三國演義》是一部氣勢恢宏不同凡響 的小說。

我的理由基於以下兩點:第一,《三國演義》首開小說的先河,那時還沒有明確的小說概念,也無任何範本可以參照和借鑑。

甚至可以說,作者在寫作時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寫的是小說,如果用後人總結的小說標準來評判《三國演義》,顯然有失公允。

第二,《三國演義》的「三分虛構」也格外精彩,在全書寫出的數百個人物中,有的人物確有不朽的典型意義。

例如忠義千秋的關羽,足智多謀的孔明,奸詐多疑的曹操,魯莽憨厚的張飛,英勇謹慎的趙雲。











這些人物婦孺皆知,深入人心,還成為後世不少文學作品仿效的典範。

且總是稍遜一籌。

在中國,還找不到一本書,能像《三國演義》這樣,和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聯繫得如此密切。

我們知道,歷史小說終究是小說,而不是歷史。

然而這部書對於三國時期若干歷史事件的評價,若干歷史人物的判斷,竟能起到超越正史的作用。

曹操的一張白臉,應該說是《三國演義》給他塗上的。

關羽成為尊神,得享香火供奉,更是《三國演義》推崇的結果。

文學潛移默化的功能表現之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莫過於這部不朽之作了。

所以史學家訝異它浸潤正史的力量,以至於撲朔迷離,莫辨真偽。

文學家則不能不佩服這部歷史小說的既是歷史,又是與小說的彌合無縫的統一。

在中國甚至世界的歷史小說中,至今,它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它不是白話小說,也不是文言小說。

半文不白,自成一式。

它比白話典雅,而不失平白如話的特點;它比文言淺顯,所謂「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評價,很是符合實際。

小說很少有艱深費解之處。

上自滿腹經綸之士,下至引車賣漿者流,居然雅俗共賞;從舞台至銀幕,從地方戲到電視劇,搬演出來,也能老少咸宜。

無論點頭稱是也罷,搖頭非議也罷,這部書以其自身的政治、藝術價值而傳世永存。

繡像插圖,本是章回小說的傳統手法,其直觀效果,其視覺衝擊,往往對文本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本書從清末民初的多種版本中,擷取優美插圖,以求圖文並茂,使讀者得以享受文字以外的美感,這份用心與努力,希望得到讀者賞識。

自古至今,類似的演義浩若煙海,當代人寫歷史小說者,則更是犖犖大端。

但比之《三國演義》,或是通俗敷衍,拘謹而乏文采;或是向壁虛構,荒唐無足憑信;或是陳詞濫調,庸俗甚至腐朽;或是泥古不化,令人不堪卒讀。

有的把帝王后妃寫成比當代人還新潮的摩登人物,有的把起義領袖寫成深諳當代游擊戰術的將領,有的把醜惡當作美行,把反動視為進步,有的把暴君寫成明主,軍閥寫成救星,封建道德寫成萬世不變的綱常倫理,那老百姓也就必然成了群氓和螻蟻。

更有一些歷史小說作家,或是跑馬圈地,占山為王,把某段歷史視作私家禁臠,不容他人插足;或是以史為名,變相賣春,糟蹋古人,貽笑大方;或是志大才疏,貪多求全,力不從心,難以為繼;至於那些充斥地攤,彌布網絡的粗製濫造,胡編亂寫的偽劣歷史小說,則是屬於打假的對象了。

《三國演義》被人譽為「第一才子書」,儘管它確也有諸多不足之處,然而無論如何,這部千百年由此可見,《三國演義》絕對無愧「第一才子書」的美譽。

部千百年來,由說話人、說書藝人和歷代文人集體創作出來的智慧結晶,不但有觀賞價值,有娛樂價值,有消遣價值,而且有文學價值、思想價值。

除此以外,還有某種意義的實用價值。

所以,在中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本歷史小說,能比得上《三國演義》這樣深入人心。

現在如此,若干年以後,仍將如此,因為它是一部真正的藝術精品。

作者獨具匠心之處還在於全書的結構安排,內容的詳略取捨。

這是我對作者表示欽敬的第三點。

一部《三國演義》,洋洋數十萬言,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國家由統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到統一,人物眾多,各種關係錯綜複雜。

如何寫成一個渾然一體又層次分明的長篇讀本,還得讓讀者能夠愛讀,讀得有滋有味,實在需要作者高超的剪裁功夫以及布局謀篇的能力。

全書一百二十回,寫了三大戰役,一為袁曹官渡之戰,二為孫操赤壁之戰,三為吳蜀夷陵之戰。

譯者三大戰役為骨架包容了眾多形形色色異彩紛呈的人物故事,是全書亂而有綱,雜而不散。

這便是作者謀篇的妙處所在。

更可觀者,作者對三大戰役的描寫,也並非平均分配筆墨,其中決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戰作者筆走龍蛇,揮毫潑墨,酣暢淋漓地做足了文章。

那些主要人物各展才華,鬥智鬥勇,有條不紊,娓娓道來。

而決定北方戰局的官渡之戰次之,雖然戰局也很複雜,但作者用筆卻儘量簡潔。

至於夷陵之戰,因對政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作者用的筆墨更少。

可見作者在構思時,胸有全局,頗有政治頭腦。

總攬全局,突出重點,提綱挈領,綱舉目張,顯示了《三國演義》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與魅力。

自從《三國演義》問世以後,長篇小說便成了文學作品的主打。

長篇小說最受大眾關注,影響甚大,流傳甚廣。

不僅詩歌漸漸黯然失色,其他各種文學門類再也很難與長篇小說比肩了。

明清兩代,又出現了好幾部優秀的長篇小說,尤其是《紅樓夢》的出現,達到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

自古至今,探究者甚眾,其藝術水平誠然達到了嘆為觀止的地步。

但《紅樓夢》的成書,晚於《三國演義》近二百年,二者相比,本來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突出特色是十分明顯的。

其一是長於寫戰爭,尤其是善於寫大戰役,大場面。

小說寫了百餘次大大小小的戰役、戰爭或戰鬥,每一回都寫得各有特色,同中見異,絕不雷同。

有人說:「三國演義可以作為軍事學院戰爭學的教科書。

」此言不為過也。

其二是塑造出幾位在民間影響最大、最久、最動人心弦的人物典型。

其中關羽、曹操、諸葛亮三個典型人物影響最為深遠,不僅深入民間,而且深入人心,已經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曹操成了奸臣的代表,諸葛成了名相的楷模,而關帝廟遍布城鄉,至今香火不絕。

這幾個人物受人關注的程度,是後世中外所有長篇小說種的人物難以企及的。

其三是語言的開創性。

古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八個字來評價《三國演義》的語言特點,是十分恰當的。

這是因為《三國演義》第一次改造了文言,把文言轉化為半文言或稱古白話的形式,這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中國的書面語言。

從此,後代小說家競相仿效,在語言的發展史上,其功勞可昭日月,彪炳千古。

由此三個方面的特色,把他列為四大名著之首,恐不為過也。

說到,《三國演義.》的缺憾或不足,大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陳腐的封建思想,其擁劉抑曹的觀點,在小說中時隱時現。

東漢皇帝姓劉,別姓人不能問鼎。

誰想當皇帝都是篡位。

第八十回的回目「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表達的就是這個思想。

天下之尊,有德者居之。

劉備當上蜀地的小國皇帝是正統,曹丕當皇帝就是篡位,這觀點早被周武商湯所否定,到了明代,還有這種觀念顯然是迂腐可笑的。

由此出發,便把曹操華為反面典型一類,斥之為奸雄。

但是,如果把曹和劉比放到歷史的天平上,稱一稱斤兩,曹操稱得上是七尺男兒,而劉備只能是個不起眼的侏儒。

曹操評價過劉備、點讚過關羽,識英雄於未遇之時,而劉備從沒認為曹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曹操敢做敢為,刺董卓,討董卓,平袁紹,滅呂布,這樣的赫然的成就,劉備一樣也沒有過。

曹操既懂軍事,.又善文學,他寫的四言詩,繼承《詩經》傳統,在他以後一千多年,沒人再寫出四言詩了。

他在《短歌行》里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久為傳誦,好多人耳熟能詳。

而劉備則對文學一竅不通。

劉備兩個兒子,一個叫劉封,一個叫劉禪,封禪是天子的事,可見劉備早有當皇帝的野心,而曹操卻堅決不當皇帝。

他心裡明白,搶來的皇位不踏實,容易惹來非議,承受天下百姓憤怒的「板兒磚」。

即使孫權和想得到擁戴實惠的大臣,多次勸進。

曹操就是不為所動。

還笑笑說:這是要讓我「坐火中央」罷?。

』這是何等的聰明,何等的見識!想想在他以後,多少人為搶皇位,禍起蕭牆,甚至丟了性命,大概是沒讀讀《三國演義》之故吧!所以我評《三國演義.》的第一大缺憾在於思想的陳腐。

儘管作者尊重歷史史實,讓三國中蜀漢最先滅亡;儘管作者主張國家大統為正途,但作者的「擁劉」思想,顯然是落後的,我是永遠難以苟同的。

《三國演義.》的第二點不足是過分誇大而讓人不可相信。

例如單刀會,借東風,玉泉顯聖,罵死王朗,八陣圖,木牛流馬之類,皆有誇大之嫌。

對此,魯迅先生曾有一句評語:「狀劉備之厚而近偽,狀諸葛多智而近妖。

」這是一句十分中肯的評語。

由於過分誇大其詞,就出現了前後矛盾和不可思議之處。

不如寫關羽的勇武過人,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卻也寫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又寫了「關雲長敗走麥城」。

憑關羽之勇,呂布應不在話下,根本不必三兄弟仗著人多勢眾一起上陣。

從這點看,關羽神勇何在?至於敗走麥城之時,關羽簡直是不堪一擊了。

這不是矛盾麼?最不可思議之處是早看出魏延有反骨,算出他日後必反,那麼,怎麼不能看出馬謖的「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呢?宋代蘇軾曾寫了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其下闋首句是:「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詞中每一句寫的全是周瑜。

按道理說,赤壁大戰中打敗曹操的統帥本應是周瑜。

諸葛亮僅僅是輔助而已。

而小說為了誇大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硬把周瑜的本事與打扮,全安在諸葛亮的身上,這顯然欠妥,至於登台祭天能借來東風相助,更屬於天方夜譚,誇大其詞了。

《三國演義.》雖然尊重歷史事實,但在三分虛構方面,由於有時過於從主觀願望出發,其虛構的故事與史實有好大出入,如果光讀《三國演義》往往誤解甚至歪曲歷史。

例如對曹操的評價,魯迅先生稱曹操至少是一位英雄,我覺得這評價合乎實際。

曹操實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踏碎出身寒微,但他有膽有識,首倡義軍討董卓,平定北方之後,屯田養民,立法令禁止軍士踐踏農田,赤壁大敗之後,坦然自守,不起報復之意,不興征討之兵,這恬然守成之舉,打的是為了與民休息,不想為了一己之私而耗費民力。

再看諸葛亮本來偏安於貧瘠的西南一隅,還要六出祁山,連年用兵,耗費了蜀地的民力財力,使本來是天府之國的蜀地民不聊生。

諸葛一生唯謹慎,卻做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不智之事,最後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局,在令人唏噓感嘆之餘,諸葛亮依然難辭其咎。

二人相比,可見曹操的罷兵屯田是何等明智。

而諸葛的北伐又是多麼不自量力。

若從另一面看,在東漢殘燈將滅之時,曹操身居魏王之位,如想登帝位易如反掌,可這樣的蠢事他堅決不干。

無論群下包括孫權如何勸進,他總是一笑置之。

這是何等的清醒。

何況他與其二子在文學史上並稱「三曹」,父子三人在詩歌史上皆有開創之功,名垂後世。

這些都是真實的史料,在《三國演義》中火隻字不提,或一語帶過,都是由於作者陳腐的思想觀念使然。

這也正是《三國演義》這部不朽名著的第三點缺憾吧。

雖然《三國演義》有上述缺憾,但是,瑕不掩瑜,該書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作為古代長篇小說的開創意義,其功績無論是誰也不可抹殺。

作為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更是功不可沒。

至於那些缺憾,主要是由於作者生活時代的的局限,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始終以儒家學說為正統,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論理道德早已深入人心,作者生活在明末,能脫離這個思想的網絡嗎?這樣想來,他的中軍思想也應諒解,甚至無可厚非了。

我讀《三國演義》,每讀一遍皆有新的體味。

儘管小說開篇詞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但我覺得,《三國演義》包含著大亮點歷史真實,不是作者的隨意杜撰,往事並不如煙,歷史應該尊敬。

多讀幾遍《三國演義.》,比讀那些胡編亂造的所謂「武打、言情」的垃圾玩意兒,比起于丹借古代典籍而忽悠,有用得多了。

不知讀者是否和我有同感。

近日再次聆聽了易中天,《品三國》的講壇,更覺得《三國演義》這本書真可稱得上是具有人生寶典意義的一部不同凡響之作。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細讀《三國演義》,就會更深地體會這句對聯的哲理意味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三國人物的評價會極端化?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非常有名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對民間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而很大一部分的「三國迷」,都是從這部小說開始慢慢走入三國、了解三國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作用?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小說的特點在於故事的虛構與情節的峰迴路轉,羅貫中為使小說增加可信度,讓人有種真實(身臨其境)的感覺,將故事的大背景放在了三國戰亂這一特殊時期。人們對《三國演義》...

說說三國第一美女貂蟬的那些緋聞故事

在中國人的圈子裡,說起三國故事幾乎是沒有人不熟悉的。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已經為大家講述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片段。其中,像諸葛亮,張飛、關羽等人物更是膾炙人口,已經幾乎成為整個民間的神話人物。...

最歷史 還你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