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滅蜀之戰的原因 魏滅蜀之戰城池兵力部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63年,一場戰爭爆發,就此結束了豪傑倍起的時代,三國鼎立的局勢被打破。

而此時魏國皇威不在,那魏朝誰坐擁大權呢?或者說誰操控者魏國的一切事物呢?魏滅蜀之戰魏朝的哪位皇帝黨政呢?原來自高平陵事變後,大權便旁落至司馬氏之手。

所以司馬氏才是魏朝的皇帝,統治者。

公元260年,曹髦甍,魏元帝曹奐登第,曹奐,字景明為曹宇之子,曹操之孫,魏國最後一名皇帝,260年即位後五年禪位於司馬炎,自此被廢,更為陳留王,諡號元帝,曹奐為曹操直系子弟,實則無權。

在公元254至公元258年曹髦 為帝時,大權已然旁落,在此之際,司馬昭儼然已是魏國的領導者。

262年,司馬昭分析局勢認為蜀漢「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欲出軍蜀漢,群臣不認可此事,獨鍾會支持。

263年8月,大戰開始同年十一月劉禪開城投降。

曹髦死後,留給曹奐的,是皇室一片頹廢之景。

王權架空,成了真正的王子與庶民相同。

此時魏朝皇者名存實亡,存在的價值僅僅是為了穩定人心,魏朝皇室任人魚肉。

263年鄧艾,鍾會出伐蜀漢,八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將後主劉禪擒住,蜀漢滅亡。

吳國勢單力薄,難成大事。

眾將班師回朝後,將司馬昭晉升為晉王,蜀漢滅亡後,咸熙二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曹奐建晉朝,自此,魏亡。

魏朝被滅後,曹奐移居鄴城,被封為陳留王。

302年曹奐逝世,追封為元皇帝,後世稱為魏元帝。

末代皇帝,雖不昏庸,卻也無所作為,不入史冊,生前諸多事跡均不詳。

這便是魏滅蜀之戰魏朝的皇帝們。

魏滅蜀之戰原因

魏滅蜀之戰,是一場強者消滅弱者的戰爭,這是弱肉強食的戰爭世界裡的必然發展,也是必然結果。

魏滅蜀之戰原因,就是因為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力量變化而導致崩潰。

蜀國地位動搖,吳國實力削弱,而魏國則實力大大增強。

魏蜀地圖

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誰都想稱霸一方,特別是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之後。

公園263年,強者,魏國實際領袖司馬昭便率先派出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率兵攻打了弱者,蜀國。

魏滅蜀之戰,也是各個國家不同內部不同發展引起的。

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將領姜維不斷發動戰爭,宦官被重用,內外分歧嚴重,故而導致日益衰落。

吳國,在孫權死後,階級矛盾更加嚴重,內部鬥爭不斷,也因此日益衰落起來。

而魏國,在明帝駕崩後,經過一系列的變故,最終大權落在司馬氏父子手中。

他們大力發展,招攬人才繼續曹操的辦法。

這使得魏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也很強大。

此外,在對外的戰局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公元262年,司馬昭分析當下局勢,採取相應措施,做好準備,發動戰爭。

戰爭結果可想而知,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弱肉強食,是生存法則,為國者,治理好國家才是根本。

魏滅蜀之戰,不只是蜀國的墮落,也不只是吳國的萎縮,也不只是魏國的強大,而是魏國掌權者,認真分析局勢,時機已到,以前的作為派上用場,最終魏國贏了,留得千古芳名,成為後人相互傳頌的一段佳話。

魏滅蜀之戰城池兵力部署

公元二八百六十三年八月,魏軍的十八萬軍隊分成三路:西路三萬多人由鄧艾率領,中路三萬多人由諸葛緒率領,東路為主力有十萬多人由鍾會率領。

鄧艾率領西路軍直接進攻蜀國的姜維,諸葛緒率領中路軍斷其後路。

而鍾會率領的主力軍又分為三路向漢中進攻。

這樣的兵力部署是否可以促成魏滅蜀之戰的勝利呢?

魏滅蜀之戰城池兵力部署圖

魏滅蜀之戰開始打響時,劉禪得到消息後立刻派廖化去增援姜維,又命董厥、張翼去防守陽平關。

然而待魏軍正式進攻蜀國時,劉禪卻讓蜀軍從漢中撤離,使得鍾會率軍直攻陽平關,而後樂城和漢城也直接被攻破。

此時魏滅蜀之戰達到了高潮,繼而鍾會率軍順勢直逼劍閣。

與此同時鄧艾率領西路軍從東西北三面同時攻打姜維,姜維知道魏軍已進入漢中便直接退兵去援助劍閣,因諸葛緒斷其後路便使計騙過諸葛緒,一路撤退並與蜀國援軍會和,增援劍閣。

姜維利用劍閣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進行防守,並且受到吳國的增援。

魏滅蜀之戰陷入僵局,在此情況下鍾會只得用他的文采勸姜維投降,然而這對姜維來說並沒有什麼用,鍾會只能強攻卻屢戰屢敗,糧草不足使得魏軍軍心渙散。

這時,鄧艾獻出一條妙計——偷襲涪城使姜維兩面夾擊,正是這一妙計促使魏滅蜀之戰的勝利,鄧艾率軍一路歷經各種艱難險阻直逼江油,江油守將面臨魏軍的偷襲不知所措,遂投降。

蜀軍得到消息後沒有實施正確的戰略使得涪城失利,退兵綿竹。

蜀軍退兵綿竹後鄧艾勸降卻被斬來使,魏軍直接派兵攻打最終攻破綿竹進軍成都。

魏滅蜀之戰城池兵力部署不是很巧妙,只不過劉禪太昏庸才導致蜀國大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之子是扶不起還是太過聰明?

依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公元263年,把握魏國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起戰爭,差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蜀國滅亡不在魏,而是自取滅亡!

公元262年,已經掌握魏國實權的司馬昭終於決心打敗蜀國。姜維得知消息後上表後主建議加強防備。但宦官黃皓只信巫鬼,故意把姜維的奏書按下不報,使蜀國上下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魏國將要來襲的消息。

三國之蜀漢的滅亡,最後一場大戰

  魏滅蜀之戰,是一場強者消滅弱者的戰爭,這是形式發展必然結果。魏滅蜀之戰原因,就是因為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力量變化。蜀國地位動搖,吳國實力削弱,而魏國則實力大大增強。    

魏滅蜀之戰:三國結束前的最後一場傾國大戰

魏滅蜀之戰,是一場強者消滅弱者的戰爭,這是弱肉強食的戰爭世界裡的必然發展,也是必然結果。魏滅蜀之戰原因,就是因為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力量變化而導致崩潰。蜀國地位動搖,吳國實力削弱,而魏國則實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