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事四朝十帝,自稱「長樂老」,卻被後人「奸臣之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馮道:此心誰知

華說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不管是有道還是無道,古代社會的讀書人,大抵只有兩條出路,或者做官,或者退隱。

做官是正道,是主流,「學而優則仕」,此之謂也。

退隱則是失意之後的無奈選擇了。

馮道是做官的高手。

不是一般的高手,是上下五千年華夏第一高手,古往今來,能與之比肩的找不出第二人。

馮道做官,不僅官做得大,他曾經位極人臣,做了二十多年的宰相,而且出任的官職之多,尤其為人所望塵莫及。

且看他的夫子自道:

余階自將仕郎,轉朝議郎、朝散大夫、銀青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特進、開府儀同三司。

職自幽州節度巡官、河東節度巡官、掌書記,再為翰林學士,改授端明殿學士、集賢殿大學士、太微宮使,再為弘文館大學士,又充諸道鹽鐵轉運使、南郊大禮使、明宗皇帝晉高祖皇帝山陵使,再授定國軍節度、同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一為長春宮使,又授武勝軍節度、鄧、隨、均、房等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

官自攝幽府參軍、試大理評事、檢校尚書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檢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師、兼侍中,又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

正官自行臺中書舍人,再為戶部侍郎,轉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再為門下侍郎、刑部吏部尚書、右僕射,三為司空,兩在中書,一守本官,又授司徒、兼侍中,賜私門十六戟,又授太尉、兼侍中,又授戎太傅,又授漢太師。

爵自開國男至開國公、魯國公,再封秦國公、梁國公、燕國公、齊國公。

食邑自三百戶至一萬一千戶,食實封自一百戶至一千八百戶。

勛自柱國至上柱國。

功臣名自經邦致理翊贊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時處順守義崇靜功臣、崇仁保德寧邦翊聖功臣。

(五代•馮道《長樂老自敘》)

官職、爵位、勛名,洋洋洒洒一連串,令人有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之感。

其後馮道又直言「蓋自國恩,盡從家法,承訓誨之旨,關教化之源,在孝於家,在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志得意滿之情可謂溢於言表。

以「學而優則仕」主流價值觀衡量,做官至此,馮道確乎可以自傲。

一生之中,馮道何以會出任如此之多的官職?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

馮道生活的時代,是一個非常時期,史稱「五代」,時在公元907年—960年。

所謂五代,是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依次更替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馮道先後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後晉、後漢之交一度還在遼太宗耶律德光手下做官。

屈指算來,馮道更事五姓十一帝,卻始終穩居高官,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堪稱政壇「不倒翁」。

也因為如此,雖然其生前聲望日重,「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但其身後之名屢遭詬病,曰「無廉恥者矣」有之,曰「朝唐暮晉渾閒事,更舍殘骸與契丹」有之,曰 「奸臣之尤」亦有之。

然此種言論,不過是囿於狹隘的「忠君」或者「氣節」之觀念,不揣時勢,不問前因後果,乃腐儒之見,更以「一女不侍二夫」舉例類比之,尤見鄙陋之甚也。

倘若馮道真是這樣的一個宵小之人,則起用他的四朝十帝以及契丹耶律德光,豈不是太過愚蠢和低能了?!

那麼,馮道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從《舊五代史•馮道傳》和《新五代史•馮道傳》記載看,他是一個孝子,少時便「負米奉親」。

在後唐朝廷做官的時候,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立刻徒步星夜兼程趕回去——「道聞父喪,即徒步見星以行,家人從後持衣囊追及之」。

他生活簡樸,不貪財,扶危濟困。

在為父親服喪期間,遇到災荒,「所得俸余悉賑於鄉里,道之所居惟蓬茨而已,凡牧宰饋遺,斗粟匹帛無所受焉」,甚至,「有荒其田不耕者與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潛為之耕」。

他也不好色。

梁唐隔河對峙之時,馮道隨軍出征,「諸將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遺道,道不能卻,置之別室,訪其主而還之」。

他為人寬厚,有雅量。

唐明宗時期,工部侍郎任贊在背後戲謔馮道,說:「馮道如果走得急了,他身上一準會掉下一本《兔園冊》來。

」《兔園冊》是當時的兒童啟蒙課本,任贊此話意在譏諷馮道的學識淺薄。

馮道得知後並未動怒,召任贊前來對他說:「《兔園冊》是由著名儒者編撰的,內容豐富,並非淺薄之作。

現在的讀書人,只知欣賞科舉文場的俏麗詞句,用以竊取功名利祿和公卿高位,那才是真正的淺薄!」任贊聽後大為慚愧。

唐末帝年間,馮道出鎮同州,對副使胡饒稍有慢待。

胡饒常趁醉在牙門外辱罵馮道,馮道每次都會將胡饒召入府中,備辦酒食招待,毫無慍色。

後晉時期,有人牽著一匹驢招搖過市,驢臉掛著一個牌子,上寫「馮道」二字。

馮道得到親信的稟報,毫不動怒,只道:「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這可能是有人在為驢找尋失主,有什麼奇怪的?」

他也是一個風趣、幽默之人。

舉子李導求見馮道,馮道笑曰:「老夫名字為道,已經多少年了,況且久為宰相,秀才你不可能不知道。

但你也叫導,與我的名字同音,這合乎禮法嗎?」李導辯解道:「相公是沒有寸字底的道,而我是寸字底的導,同音不同字,有何不可?」馮道大笑道:「我不但名字沒有寸,做什麼都沒有寸(分寸)。

」此事見載於《五代史補》。

《歸田錄》則記載了另一件逸事。

後晉時期,馮道與和凝同朝為相。

一天,和凝問馮道:「你新買的靴子多少錢?」馮道抬起左腳,說:「九百。

」和凝是個急性子,聞聽後回頭便訓斥小吏道:「我的靴子為什麼花了一千八?」責罵了好長之後,馮道又慢慢抬起右腳,道:「這隻也是九百。

」一時哄堂大笑。

他學識文章一流,真才實學令同儕不得不佩服。

唐明宗時期,「復有梁朝宰臣李琪,每以文章自擅,曾進《賀平中山王都表》雲,『復真定之逆賊』。

道讓琪曰:『昨來收復定州,非真定也。

』琪昧於地理,頓至折角。

其後百僚上明宗徽號凡三章,道自為之,其文渾然,非流俗之體,舉朝服焉。

道尤長於篇詠,秉筆則成,典麗之外,義含古道,必為遠近傳寫,故漸畏其高深,由是班行肅然,無澆漓之態。

馮道雖然更事四朝以及契丹,卻並不是一個一味逢迎阿附、溜須拍馬之輩。

對於這些帝王,他時時加以諷諫乃至直諫。

唐明宗天成、長興年間,連年豐收,唐明宗問馮道:「如今天下豐收,百姓是否富足?」馮道答道:「穀貴餓農,穀賤傷農,這是常理。

臣記得近代有個叫聶夷中的舉子寫過一首《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

』」唐明宗便命侍臣將此詩錄下,經常誦讀。

顯德元年,周世宗柴榮繼位,河東節度使劉崇趁機起兵攻打上黨。

周世宗召集大臣商議欲御駕親征,馮道極力勸阻。

周世宗說:「當年草寇蜂起,唐太宗都是親自出征,最終平定天下。

」馮道直言不諱:「陛下您比得上唐太宗嗎?」

沒有疑問,光有人品和學識,顯然不足以讓馮道在頻繁的朝代更替中屹然不倒。

對四朝十帝以及契丹的耶律德光而言,起用馮道,根本原因在於其超強的行政能力,即治國理政之才幹。

唐莊宗李存勖占據河北的時候,「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從契丹出使回歸之後,晉高祖石敬瑭「事無巨細,悉以歸之」。

不唯自己能幹,他亦知人善任,注重選拔人才,「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鎮之」。

內政之外,亦勇於擔當外交重任。

晉高祖石敬瑭欲派大臣出使契丹,此去兇險,人人皆知。

馮道在政事堂獲悉此事後,便在紙上寫下「道去」二字,並命書吏草擬出使敕令。

馮道命人代他向妻子告別,當晚便住到驛館中準備出使事宜,過了幾天即北上契丹。

其做事果斷如斯。

晉高祖石敬瑭反倒猶豫不定,一面說 「此行非卿不可」, 一面又說:「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

」馮道回答曰:「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何有不可!」

不能不提一下馮道滯留契丹期間的行為表現,因為從中可以一窺這位「長樂老」之謀略與城府:

道在契丹,凡得所賜,悉以市薪炭,征其意,云:「北地苦寒,老年所不堪,當為之備。

」若將久留者。

契丹感其 意,乃遣歸,道三上表乞留,固遣乃去,猶更住館中月余。

既行,所至留駐,凡兩 月方出境,左右語道曰:「當北土得生還,恨無羽翼,公獨宿留,何也?」道曰: 「縱急還,彼以筋腳馬,一夕即追及,亦何可脫,但徐緩即不能測矣。

」眾乃服。

(《舊五代史•馮道傳》)

馮道另一非常人所及之處,是對自身能力的清醒認識以及對文官職責的清楚界定。

《舊五代史•馮道傳》云:

晉祖曾以用兵事問道, 道曰:陛下歷試諸艱,創成大業,神武睿略,為天下所知,討伐不庭,須從獨斷。

臣本自書生,為陛下在中書,守歷代成規,不敢有一毫之失也。

臣在明宗朝,曾以戎事問臣,臣亦以斯言答之。

」晉祖頗可其說。

中國的讀書人喜歡指手畫腳,自以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尤其有一種特別的癖好,以文人而偏愛談武略,多至敗事。

宋朝終其一朝軍事不振,留下 「宋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的笑話流傳至今,即此害也。

馮道認為兵事「須從獨斷」,非書生所能染指,實乃絕大的見識。

這樣一個人,指責其 「無廉恥者矣」甚至「奸臣之尤」,真乃是不知所云,借用馮道批評任贊的話說,「何淺狹之甚耶」!那麼,馮道更事四朝以及契丹,「視喪君亡國亦未嘗以屑意」的行為,又該如何解釋?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戎夷交侵,外有強敵窺視,內部則軍閥混戰。

當其時也,中原大地,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這是一個武人的好時代,這是一個文人的壞時代,是武人建功立業的年代,卻不是文人宣揚道德文章的年代。

這是馮道生活的時代,時也,命也,他別無選擇。

生為文人,在這樣的亂世,馮道沒有選擇「以不才而終其天年」的退隱之路,而是積極進取,登上了政治的舞台,最終成為傳奇般的政壇「不倒翁」,其一生之事業和使命,余以為,概而言之一句話,「苟全性命於亂世」耳。

苟全性命於亂世,小而言之,是苟全自己的性命於亂世。

毋庸諱言,在走馬燈似的朝代變遷中,馮道沒有選擇忠於一君,是有著個人的性命利害考量的。

《資治通鑑》記載,清泰元年,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反叛,攻打洛陽,唐愍帝逃往衛州。

馮道便率百官開城迎接李從珂,並擁其繼位為帝,是為唐末帝,三日後愍帝被殺害。

在等待李從珂進城的時候,馮道讓中書舍人盧導起草勸進文書。

盧導說:「潞王入朝,百官列班迎接便可。

就算有廢立之舉,也應聽太后教令,怎可由我等倉促勸進。

」馮道回了四個字:「事當務實。

」天福十二年,契丹滅晉,馮道到汴京朝見遼太宗耶律德光。

《新五代史•馮道傳》記錄了兩人之間的一段對話,非常精彩:「德光責道事晉無狀,道不能對。

又問曰:『何以來朝?』對曰:『無城無兵,安敢不來。

』德光誚之曰:『爾是何等老子?』對曰:『無才無德痴頑老子。

』」顯而易見,無論是命人寫勸進表,還是老實坦承「無城無兵安敢不來」,以及裝瘋賣傻自稱「無才無德痴頑老子」,保全個人的性命是其時馮道首要的考量。

苟全性命於亂世,大而言之,是苟全百姓的性命於亂世。

契丹滅晉之後,遼太宗耶律德光有一次問馮道:「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馮道答曰:「此時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這可不是簡單地拍耶律德光的馬屁,而是為了儘可能避免戰端再起,生靈塗炭。

連指責馮道是「無廉恥者」的歐陽修也承認,「人皆以謂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

」天福七年,晉高祖石敬瑭病重。

他召馮道入內,命幼子石重睿叩拜馮道,並讓宦官將石重睿抱到馮道懷中,希望馮道能輔佐石重睿即位。

然而,石敬瑭病逝後,馮道卻與景延廣商議,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為由,擁立石重貴為帝。

其實,也包括上述提及的擁立李從珂繼位,馮道做出這樣的選擇,固然有個人利害的考慮,但希望儘量避免戰爭,救百姓於倒懸也是沒有疑問的。

因為弱者在位,必然引起強人的覬覦,尤其是在這亂世之季。

而戰端一起,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苟全自己和百姓的性命於之外, 在這亂世之秋,馮道在文化上也幹了一件大事。

「時以諸經舛繆,與同列李愚委學官田敏等,取西京鄭覃所刊石經,雕為印版,流布天下,後進賴之。

」後唐長興三年,馮道奏請唐明宗,以唐代鄭覃所刊石經為底本,刻印儒家經典著作《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得到唐明宗批准,並於當年開始印行,至後周廣順三年全部刻印完成,前後共歷時二十二年。

宋儒張載有一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歷來為讀書人所高舉。

讀書人所說的大話,以此言為登峰造極,虛驕與傲慢盡顯無疑。

其實何曾做到過一絲一毫?所多見的,是不知世事而又自以為是自命不凡的迂腐之徒,或者是不通物理人情卻又偏執刻薄的愚酷之人。

自稱「無才無德痴頑老子」的馮道,倒是做到了其中的兩點:苟全百姓的性命於亂世,不正是 「為生民立命」麼?大規模刻印儒家經典著作,不正是「為往聖繼絕學」麼?這位被人譏諷為「視喪君亡國亦未嘗以屑意」的長樂老,實在是讀書人的榜樣和楷模。

所謂「視喪君亡國亦未嘗以屑意」又何嘗是知人之論?城頭變幻大王旗,面對著朝代頻繁更替,馮道果真是心靜如水,內心沒有一絲波瀾麼?非也。

其《長樂老自敘》云:「為時乃不足,不足者何?不能為大君致一統、定八方,誠有愧於歷職歷官,何以答乾坤之施!」說得明白不過,倘若有一統天下的大君,他何嘗不想追隨其一生,做一個賢臣名臣?奈何時不我與,生逢亂世,遭遇的都是偏安一地的「小君」,也就只好做一個「時開一卷,時飲一杯,食味、別聲、被色,老安於當代」的長樂老了。

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不忘文化之傳承,主持刻印儒家《九經》:「取西京鄭覃所刊石經,雕為印版,流布天下」,此心誰知?委身契丹之際,他諫言耶律德光:「此時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拯救生民於倒懸,此心誰知?自號「長樂老」的他,卻有著難言的苦楚:「不能為大君致一統、定八方,誠有愧於歷職歷官,何以答乾坤之施!」此心又誰知?嗚呼,「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

2018/5/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人歷經四朝十帝,是歷史上最牛的宰相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著名宰相,比如蕭何、諸葛亮、趙普、張居正、和珅等。但若論履歷最牛的宰相,當屬五代時期的馮道。馮道曾經在四個朝代當宰相,分別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他為相期間歷經過9...

歷經五朝侍奉八姓十二帝的官場奇人

做官,是一門極其高深的藝術。這藝術看起來神秘,其實只隔一層紙。在中國封建社會政權中,官場不倒翁並不少見,其秘訣無非有二:一是不辨是非,良心喪盡;二是見風使舵,善投新主。官場不倒翁的人生哲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