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和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誰更有自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公元951年,郭威第一次黃袍加身開始,後周建立。
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再次黃袍加身,北宋建立。
當時魯速君認為趙匡胤是一個模仿者,黃袍加身做的不如郭威好。
但是最近魯速君看《新五代史》發現情況剛好相反,當時魯速君只是了解了一個表面現象。
1、郭威的黃袍加身是迫不得已
首先,我們來看下郭威的情況,魯速君也認為郭威絕對是雄才大略的英主,只是成為皇帝時間太晚,然後死的也早,所以沒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郭威成為皇帝有些許的被動因素在裡面。
郭威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心腹大將,公元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之後攻下開封,定為都城。
郭威因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位至宰相。
如果說劉知遠能夠活的久一點,說不定能夠留下一段君臣佳話,但是後漢建立沒多久,劉知遠就掛了,他的兒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郭威成了託孤的輔政大臣,這一下讓劉承佑坐立不安,在五代十國的年代,自己分分鐘可能被做掉。
但是,你不用郭威還不行,因為李守貞叛變了,劉承佑剛開始是沒有派遣前朝武將去評判,而是派了白文珂前去平叛,但始終沒有攻破城池,最後迫不得已只能請郭威出山,郭威去了以後,沒多久就攻破城池,平定了叛亂,郭威為後漢又立了大功,劉承佑就更加坐立不安了,於是他終於使出了殺招,派人聯絡武將去殺郭威,郭威見事情緊急,即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隱帝令郭威誅殺諸位將領。
於是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隱帝見郭威起兵造反,並派兵抵禦郭威。
七里坡之戰,漢軍大敗,隱帝被郭允明所殺。
郭威帶兵進入了開封城。
這裡有幾個細節要跟大家說清楚,這跟郭威的黃袍加身有很大關係,郭威能夠發動士兵「清君側」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做了假的詔書,說皇帝要殺大家,讓大家同仇敵愾,但是再同仇敵愾,大兵們打仗也要糧餉,這就是第二個方面,郭威承諾士兵攻入開封城以後可以搶掠開封城。
於是士兵們士氣大振。
當人人以為郭威攻入開封城以後自己要做皇帝的時候,郭威卻禮遇李太后,並選取劉知遠弟弟劉崇的兒子做皇帝,本來劉崇聽到劉承佑被殺的消息要巨兵南下的,結果聽到自己兒子當皇帝,自己是太上皇,馬上就開心的罷兵,送自己的兒子去開封即位。
而郭威則接口契丹侵犯邊境,帶兵出了開封城,劉崇更加確信郭威是真的要自己兒子當皇帝,其實郭威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郭威雖然是樞密使,但是郭威沒有自己的班底,跟著他回開封的這些將領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而來,郭威要將他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另外就是劉崇在太原兵多將廣,如果郭威稱帝,肯定會局勢不穩。
所以郭威通過讓將士們搶奪開封府而站立在開封百姓的對立面,從而不得不跟著郭威,如果郭威要當皇帝,跟隨他的將領就有擁立之功,自己當了皇帝就不好控制,所以郭威要讓將士們主動擁立,而不是自己有所求,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搶了開封城,郭威手底下的將領深怕劉崇兒子劉贇即位以後會對他們清算,於是就有了郭威黃袍加身的一幕,從而讓這些將領徹底綁在了郭威左右。
而對於劉贇,郭威在稱帝以後,就派人把還在來開封路上劉贇給殺了,而劉崇則非常憤怒,而在太原建立了北漢。
2、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胸有成竹
趙匡胤雖然也是通過黃袍加身成為的皇帝,看起來是模仿郭威,其實趙匡胤稱帝是主動的,因為自己不好意思,所以才搞出來這麼一出黃袍加身,是為了向世人說明,我不是自己要當皇帝的,是他們逼我的,對於自己的恩主柴榮也算有了交待。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首先是追隨的郭威,在郭威的帳下當了親兵,等郭威稱帝以後,趙匡胤依然沒有能夠高升,於是他做了一個選擇:燒冷灶,他去了當時並不被看好的柴榮那裡。
事實證明趙匡胤的眼光非常獨到。
等柴榮登基稱帝以後,趙匡胤就有了發揮的空間,首先是在柴榮即位之初,大臣和將領都不服柴榮,而北漢又入侵,政權風雨飄搖,柴榮只好御駕親征。
在於北漢交戰過程中,北周先有將領逃跑,後被北漢打的措手不及,這個時候趙匡胤發揮了作用,指揮軍隊追隨柴榮抵抗北漢,從而穩住陣腳,等來援軍,大破北漢。
而在後續柴榮建立自己的部隊的時候,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趙匡胤,趙匡胤就在全國士兵中海選,挑出牛的人成立部隊,而在這個過程中,趙匡胤也建立了自己的班底,也就是著名的義社十兄弟,即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
他們都是郭威時期的低級軍官,趙匡胤提拔了他們,成為了趙匡胤的班底。
而在柴榮因病去世以後,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即位,這個時候的趙匡胤就感覺稱帝時機到了,於是複製了郭威的黃袍加身,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更加從容,也更加水到渠成,因為這個時候軍隊里的人基本都是趙匡胤的,再加上當初的點檢做天子的傳言,趙匡胤就主動策劃了黃袍加身。
事實也證明,趙匡胤對於這些武將的控制力更強,所以才有了杯酒釋兵權,從而兵不血刃的借了唐朝後期的軍閥割據,如果趙匡胤沒有控制武將和軍隊,絕對不會這麼輕鬆!
為什麼說沒有後周太祖郭威,就沒有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比巨人更高的成就。趙匡胤深深懂得這個道理。在闖蕩江湖的最初幾年裡,局勢頻繁動盪,趙匡胤出人頭地的機會並不多。他想依靠一棵大樹,依傍一座大山,離出頭之日的距離也許會更近。千...
五代十國18—周世宗壯志未酬幼子繼位 宋太祖黃袍加身盛世來臨
郭威把後漢老劉家的幾個子嗣軟禁的軟禁,殺的殺,搞得後漢都沒有直系繼承的人了,或者說沒有人敢站出來去爭這個皇位了。於是郭威顧盼四周,馬上就有一大票狐朋狗友一擁而上,請他登上大位做了皇帝,國號大周。
閒敘歷史之—「周世宗斥馮道」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進了汴京,自稱大遼皇帝(這一年契丹改國號為遼)。京城百姓聽到遼兵進城,紛紛逃難。遼主耶律德光登上城樓,派人用漢語宣布說:「大家別怕,我也是人嘛。我本來並不想來,是漢人引我們...
宋太祖最不願聽的一段往事,徹底暴露了趙匡胤本性,誰說誰被砍頭
公元947年,石晉被契丹攻滅。契丹人撤出開封北還後,駐守太原的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中原無主,立刻領兵南下,兵不血刃地進入開封建立新朝,國號為漢,是為後漢高祖。劉知遠病死後,其子劉承祐繼位。但...
中國歷史上均為開國皇帝的兩兄弟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個王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開國皇帝?答案因統計口徑和角度的不同,認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約略地說有83個王朝;559位帝王(一說494位),包括397個"帝"和162個...
哪位皇帝向契丹稱臣並自封為侄皇帝?
劉旻,後漢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家世貧寒,從小不學無術,是一個市井無賴,他嗜酒嗜賭如命,窮愁潦倒,無以生計,於是當了兵,想混口飯吃。
北宋與北漢自建立起就帶著仇恨,相互對立,原因竟然在後漢
盛唐在經過安史之亂之後,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削弱,在平定戰亂中,各個地方節度使乘機興起,形成了後唐藩鎮割據的局面,最終唐朝在這種紛爭的局面中也無力回天,於公元907年,節度使朱溫迫使唐哀帝禪讓,唐...
後漢北漢後周與宋的關係
這幾日趙匡胤心情很不好,心情雖然不好,但北漢還是要接著打的,於是派遣內客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繼筠分詣晉、潞州,與節度使趙彥徽、李繼勛會兵入北漢境,攻其邊邑及遼州、石州。 按照當初與趙普定好的政策...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支軍隊建立了五個朝代,出了七位帝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支軍隊,準確的講應該是割據軍閥,從這裡走出了七位帝王,分別建立了五個不同的朝代。雖然這支隊伍的戰鬥力不是最強的,但是改朝換代的能力在歷史無出其右。用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來形容是再...
後周、北宋為何會不遺餘力的想滅掉北漢
歷史上有一個王朝北漢一直被後周的郭威、柴榮、北宋的趙匡胤所惦記,但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滅掉北漢,難道是因為北漢的強大麼?為何他們都會心心念著滅掉北漢呢?這就不得不提北漢的建國史了。北漢的建國者劉崇...
趙匡胤為何會想到「黃袍加身」?原來他曾這樣擁戴過他人稱帝
我們都熟知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因發動「陳橋兵變」後,由其部下擁戴「黃袍加身」後,代替後周建立北宋王朝,那麼,趙匡胤為什麼能想到這一計策呢?原來,趙匡胤在10年前就曾親身參與過一次這樣的兵變,可...
一場滅門慘案改變了後周的命運,也給了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機會
五代分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其中後周作為五代里最後一個朝代,前承五代後啟趙宋,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後周在周世宗柴榮的領導下達到最巔峰,柴榮被譽為「五代第一英主」,他在位期間...
其實歷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並不是趙匡胤,而是此人
郭威18歲從軍,當地的節度使李繼韜招募兵士他去應招,郭威長得很魁梧,勇力過人,李繼韜很欣賞他便留他在身邊做了親兵,後來李繼韜被李存勖發兵滅掉,郭威也被收編進了後唐軍隊,入了李存勖的親軍。
黃袍加身:郭威的迫不得已和趙匡胤的胸有成竹
從公元951年,郭威第一次黃袍加身開始,後周建立。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再次黃袍加身,北宋建立。當時魯速君認為趙匡胤是一個模仿者,黃袍加身做的不如郭威好。但是最近魯速君看《新五代史》發現情況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