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北漢後周與宋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幾日趙匡胤心情很不好,心情雖然不好,但北漢還是要接著打的,於是派遣內客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繼筠分詣晉、潞州,與節度使趙彥徽、李繼勛會兵入北漢境,攻其邊邑及遼州、石州。
按照當初與趙普定好的政策是先南後北,但出兵也是需要理由的,南邊那幾個國家對宋特別敬畏,除了每年納貢之外,每逢宋有喜慶的日子也是派遣使者送禮物祝賀,這次收復耕湖,就連化外之地高麗國(朝鮮或棒子)也派使者攜禮物前來祝賀,只是海上浪大,船被打翻了,所有隨行的九十餘人全部遇難,南唐吳越等國更是不用說。
趙匡胤也實在是找不出出兵的理由,畢竟師出無名是被所有人所不恥的。
各個國家也懂得這個道理,就是用這些稅貢堵住你,以保自己安全,所以趙匡胤只能等待時機,但打北漢就不同了,因為兩國數十年來一直敵視,兩國的關係也較特殊,所以我們得說說這個北漢。
公元948年,劉知遠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讓弟弟劉崇留守太原,擔任河東節度使,同年,劉知遠病重,傳位於年幼的兒子劉承佑,但此時的大權在樞密使郭威那裡,劉承佑繼位後對郭威十分猜忌,與親信密謀打算除掉郭威,沒想到這件事被郭威知道了,於是郭威採用謀士魏仁浦計謀,偽作詔書,宣稱劉承佑要一舉剷除舊將勢力,讓我殺了諸位將軍,致使群情激奮,推舉郭威以清君側的名義打回京城開封。
劉承佑見郭威起兵造反便殺了郭威在京的全部家屬,派兵抵禦,郭威掌管著全國兵權,劉承佑哪裡是郭威的對手,交戰後大敗,劉承佑也在逃跑途中被殺,郭威帶兵入京,完全控制了後漢朝政,但自己的名義是清君側,不能立即稱帝,同時為了穩住河東節度使劉崇,便騙著馮道去迎接劉崇的兒子劉贇,表示要立其為帝,馮道歷經數朝,很懷疑郭威的動機,於是問到「你此舉不是真心吧,老夫生平不說假話,你可別讓我騙了別人」郭威指天發誓說不會。
劉崇本欲舉兵南下,聽到說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於是高興的罷兵。
郭威此時謊稱契丹南下,於是率兵北上抵禦,途徑澶州時,士兵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就是其中的士兵之一,這一幕何其熟悉。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國號大周,史稱後周。
這下劉贇就尷尬了,劉贇知道自己即將身遭不測,對馮道說「我本來就懷疑這是騙局,是因為您這位三十年的老宰相來和我說,我才沒有顧慮前往京師,現在事情危機,如何是好」馮道默然無語,這也是馮道一生的痛。
劉崇知道郭威稱帝後怕兒子有意外,於是派人入京想接兒子劉贇回太原,但劉贇此時已經遇害。
喪子喪國的劉崇恨不能活吃了郭威,同年劉崇在太原稱帝,國號還為漢,史稱北漢,剛剛既位便命次子劉承鈞率兵攻打後周,結果無功而返。
北漢意識到自己地小民貧,無力抗衡後周,於是依附遼國,向遼帝稱侄,重金賄賂,希望遼國能出兵援助,自此便經常攻擊後周,但勝少敗多。
公元954年郭威病逝,由於自己的兒子都被後漢所殺,於是傳位於養子柴榮,劉崇認為現在後周政權交替,是報國恥家愁的最佳時機,決定趁機南征,並向遼國借兵,遼國出兵十萬相助,劉崇勢在必得開始大規模南下討伐後周,柴榮御駕親征在高平大敗劉崇的軍隊,劉崇本人僥倖逃回太原,後周軍隊一路打到太原城外,後來被遼軍擊敗,柴榮這才撤軍回京,自此北漢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南下,劉崇本人也憂憤成疾,不久便病重而亡,臨死傳位於兒子劉承鈞,並對兒子說到「希望你能勉勵共復家國之仇」公元954年劉承鈞即位,後改名劉鈞。
公元960年趙匡胤兵變即位後李筠起兵時劉鈞曾出兵相助,結果也失敗了,自此便只能對宋的邊境進行小規模的騷擾。
所以在劉鈞的心理,不管是周還是宋,都是奪我劉姓江山,殺我劉姓宗族的仇人,雖然我現在實力不行,但我也要用行動證明我和你勢不兩立的態度。
對於趙匡胤來說,自當兵開始就與北漢戰爭不斷,更不能容忍的是太原本是我華夏之地,現在豈能容你歸附於契丹,那我這個堂堂華夏帝王還有何面目面對人民!所以在趙匡胤心理最想收復的就是北漢,只是目前時機不合適而已。
此時昭義節度使李繼勛等人率領步兵起兵萬餘人已經來到遼州,北漢馬軍都指揮使郝貴超領兵來援,兩軍激戰於遼州城下,李繼勛大獲全勝,這下遼州刺史杜延韜慌了,和部下商量後覺得沒有希望了,於是打開城門,率領部下及兵士三千人舉城來降。
宋軍順利拿下遼州城後,北漢主劉鈞慌了,慌忙求助於契丹。
當初石敬瑭向遼求救時就許諾做兒皇帝,並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代價,這次劉鈞的求救也讓他成為了「兒皇帝」,他父親稱遼帝為叔是侄皇帝,他稱遼帝為父成了兒皇帝,這輩份就夠讓劉鈞恥辱的了。
雖然很恥辱,好在遼軍答應出兵,而且還是六萬精騎兵,這次趙匡胤慌了,沒想到遼兵能出這麼多兵來幫助北漢,趕忙遣郭進和曹彬也率六萬人來支援,這下京城開封亂了,有心懷叵測之人在京城散布謠言說契丹入侵,皇上要御駕親征呢,馬上就要徵集我們的糧食,並讓我們送往前線,恰巧此時河南境內正在鬧饑荒,一時開封城內人心惶惶,更有四萬多人逃離開封城,趙匡胤更加惱怒,造謠之人其心可誅!於是讓自己器重的薛居正去處理此事,薛居正果然有辦法,十來天開封城內就恢復了平靜,出逃的人也都回來了,薛居正也得以加兵部侍郎拜參知政事。
遼的六萬騎兵和北漢軍已經來到遼州,信心滿滿的要收復遼州城,李繼勛和曹彬郭進他們也率六萬大軍迎戰,雙方戰於遼州城下,遼兵大敗,帶兵逃走,北漢此時再也沒有能力收復遼州了。
宋太祖最不願聽的一段往事,徹底暴露了趙匡胤本性,誰說誰被砍頭
公元947年,石晉被契丹攻滅。契丹人撤出開封北還後,駐守太原的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中原無主,立刻領兵南下,兵不血刃地進入開封建立新朝,國號為漢,是為後漢高祖。劉知遠病死後,其子劉承祐繼位。但...
父親當「侄皇帝」,兒子當「兒皇帝」,這爺倆輩分咋論?
五代十國時期,道德滑坡,倫理喪失,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忠義廉恥幾乎完全被踐踏,形形色色的皇帝紛紛登場,活躍在這個被稱作「第五季」的黑暗政治舞台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兒皇帝」石敬瑭出於此,第一個...
哪位皇帝向契丹稱臣並自封為侄皇帝?
劉旻,後漢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家世貧寒,從小不學無術,是一個市井無賴,他嗜酒嗜賭如命,窮愁潦倒,無以生計,於是當了兵,想混口飯吃。
如果採用他的策略,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回,兩宋不再受三百年欺凌了
五代時期,石敬瑭為了和李從珂爭奪皇位,兵力不夠,向契丹主耶律德光借兵5萬。耶律德光同意借兵,但獅子大開口,要求事成之後,石敬瑭得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後石敬瑭如願取代李從珂,建立後晉。從此,...
黃袍加身:郭威的迫不得已和趙匡胤的胸有成竹
從公元951年,郭威第一次黃袍加身開始,後周建立。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再次黃袍加身,北宋建立。當時魯速君認為趙匡胤是一個模仿者,黃袍加身做的不如郭威好。但是最近魯速君看《新五代史》發現情況剛好...
談古論晉:山西的這個縣原來就是北宋時期的「平定軍」啊
-----史話三晉之平定篇在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年代,一位小名叫作香孩兒的人,懷抱著統一全國的雄心。他拎著一根盤龍棍,憑著過人的武藝及超凡的軍事才能,從容滅掉了南方諸多割據政權,然後眯縫著雙眼轉頭...
五代最負盛名的雄主,差點改變歷史卻英年早逝
在五代十國這個君弱臣強、軍閥混戰的時代想當一個好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自己的手下給殺死了!而五代時期的明君後唐明宗算是一個,而後周有一位雄主也是公認的雄主,那便是...
五代十國18—周世宗壯志未酬幼子繼位 宋太祖黃袍加身盛世來臨
郭威把後漢老劉家的幾個子嗣軟禁的軟禁,殺的殺,搞得後漢都沒有直系繼承的人了,或者說沒有人敢站出來去爭這個皇位了。於是郭威顧盼四周,馬上就有一大票狐朋狗友一擁而上,請他登上大位做了皇帝,國號大周。
後周、北宋為何會不遺餘力的想滅掉北漢
歷史上有一個王朝北漢一直被後周的郭威、柴榮、北宋的趙匡胤所惦記,但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滅掉北漢,難道是因為北漢的強大麼?為何他們都會心心念著滅掉北漢呢?這就不得不提北漢的建國史了。北漢的建國者劉崇...
北周與後周何其相似,且看北周武帝和後周太祖、世宗是何其英武?
北周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公元560—578在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曾用年號:保定(561-565);天和(566—572三月)...
五代十國又一個無底線的超級亂世(五)
五代十國第一明君柴榮柴榮商人出身,家裡也曾富貴過,可惜在這亂世中家道中落了,就去投奔了姑父郭威,被收為養子。郭威此時還沒發跡,家裡也不富裕,柴榮為了補貼家用又干起了老本行,出去販賣茶葉。等到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