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蜀國滅亡,吳國沒落,魏國能走到最後,這一點決定最終走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中國分裂成三個國家,分別是魏,蜀,吳。

三個國家在用人政策上各有千秋,同時也各有優劣,這也決定了三個國家的最終走向。

首先來談一下最先滅亡的蜀國。

蜀國的最高領導人是劉備。

他的優點是善於籠絡人心。

有例可證。

一是可以和關羽張飛結成結拜兄弟,捆成一個利益團體。

讓關羽和張飛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力。

二是可以放下身段三次親自前往諸葛亮住的草房子,請求諸葛亮輔佐自己。

三是採取挖牆腳的手段,從自己的老同學公孫瓚那裡挖來了大將趙雲。

這也是蜀國前期能夠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劉備還有兩個缺點,一是不善於挖掘,培養,起用新人。

到了後期,蜀國因此而出現了人才斷檔,青黃不接,等老一輩的人才死去之後,接班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官二代。

真正的中下階層的新人不多。

蜀國頓時陷入了巨大的人才危機之中。

自然而然,在與魏國吳國的競爭中處於下風。

二是任人唯親。

蜀國接班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官二代,這些人能力不強,卻又占據著各個重要崗位,新人基本上就沒有出頭之日。

第二,再來談一談吳國。

孫權能夠三分天下,建立一番事業,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他在用人方面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敢於大膽起用新人。

他能夠重用魯肅、周瑜、呂蒙、陸遜等人。

這些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背景,都是一般的普通人,但是孫權卻眼光獨到,能夠知人識人,敢於大膽重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當年周瑜被孫權重用的時候,不過也就是二十幾歲。

重用魯肅掌管國家大事,使曹操根本就不敢南下。

接班的呂蒙也是少年才俊,打敗了蜀國大將關羽,奪回了荊州。

陸遜更是火燒連營700里,大敗劉備。

從知人用人這個角度上來看,吳國要比蜀國更高一籌。

因此吳國並沒有像蜀國那樣出現人才斷檔的危機,確保了吳國的可持續發展。

最後來說一說魏國。

曹操對人才的渴望達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他為了一個人才可以不惜使用任何手段,只要你是人才,他可以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不管你的家世背景,也不管你的道德人品,哪怕是投降的降將也無所謂。

只要你能為他所用,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在一邊。

許多中下階層的人才在他這裡得到了鍛鍊發展重用,在歷史舞台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還曾經在詩中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渴求。

因此天下的大廣大人才,就像水流向大海一樣聚集在他的身邊。

所以在三國中,魏國是人才最多的一個國家。

最後由魏國來統一了全國,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曹操也有他的缺點,就是性格多疑。

恃才傲物的楊修同志,就是被多疑的曹操找了個理由給砍了腦袋。

但瑕不掩瑜,曹操的用人經驗仍然值得我們後世的人學習借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魏蜀吳各自的獨門大招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魏蜀吳三國人物描繪的非常有特色,而且傳神。當然軍事上,各個國家陣營都有自己勇猛的武將和謀士。按照三國演義里的說法,魏蜀吳各國在計策戰略上都有自己的獨...

三國里有哪些厲害的儒將,其實他們都很牛

在三國有很多文武雙全的人才,雖然他們的武藝異於常人,非常的厲害,但他們行軍打仗並不靠一股腦的猛勁,有時候也靠聰明的才智。他們這樣的人也是小編喜歡的人,他們打仗不靠蠻勁,靠的是智慧。那大家就要問了...

東吳的都督都死的很不正常嗎?其實不然!

在三國名將中,吳國的四任大都督是比較奇怪的幾位,功勳自不用說,羽扇綸巾,指揮作戰,均是鎮定自若,風采十足。唯一與眾不同的是都死的比較突然,尤其是前三任,周瑜,魯肅,呂蒙。他們的死不顯得很突然嗎?...

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

東吳的四個大都督,誰最厲害?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東吳,大約是三國分立中國力最弱、存在感最小的政權了,不過還是裝下了很多人才,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