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名將排行榜,非演義排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名將排行榜:周瑜 陸遜 鄧艾 魏延 張遼 呂蒙 徐晃 孫策 麴義 羊祜

第一名:周瑜

周瑜的歷史形象是完美的,他出身宦之家,為人謙恭有禮,不失大度,其少年得志、風度可人,文采超群且精於音樂,他一生征戰,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橫行天下的抱負,堪稱一代風流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蘇軾的赤壁懷古就是對周瑜最好的寫照。

在三國時代三大戰役的赤壁之戰中,周瑜是絕對的主角:與黃蓋謀劃、指示闞擇獻書、授計龐統、智斗蔣干、巧設苦肉計,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計謀環環相扣,率領三萬吳軍和兩萬劉備軍打敗曹操的十六萬魏軍和三萬荊州降兵,一戰成名,從此名揚天下,令三國記住了此公,令中國歷史記住了此公,也讓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家記住了此公(如蘇軾和羅貫中),更讓近代的外國人對其謀略進行了現代研究(比如日本、韓國和東南亞)。

可惜周瑜一代天驕,和同時代的謀士郭嘉一樣英年早逝,但僅僅赤壁一戰,足以使其名垂千古。

周瑜的赤壁之戰,讓另一位天驕曹操停下了統一中國的步伐,而周瑜的英年早逝,也讓吳帝國從此北進中原、統一中國的偉業永遠成為泡影。

而周瑜和曹操身處同一時代,又在同一戰役相遇,歷史註定兩強相遇必有一傷,兩人的相遇,使得中國的統一步伐停止了下來,最直接的結果是導致了中原文明發展的滯後,也使得赤壁之戰一百年後「五胡亂華」(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中國進入了更大、更長時期的分裂期。

所以說,周瑜排名十大元帥首位,當之無愧。

第二名:陸遜

按理說第一名已經是吳國周瑜了,第二名好歹也要讓給魏和蜀,但無奈三國時代三大戰役(第一官渡之戰勝者為曹操,第二赤壁之戰勝者為周瑜)中的第三戰役夷陵之戰中,陸遜是絕對的主角和勝者,所以說此公排名此位絕非等閒。

此公一出手,便將關羽、劉備、曹休這些前輩英雄送上了不歸路,真不愧是一代「奪命書生」。

赤壁之戰後,孫權想藉機北進,在合肥濡須一戰中,陸遜將才顯露出來。

當孫權想奪回荊州時,陸遜和呂蒙一起策劃,兵不血刃拿下荊州,將關羽送上不歸路。

後來蜀國劉備率領八萬精兵來打吳國,陸遜指揮五萬吳軍,火燒連營,一戰千古成名。

再後來魏國大司馬曹休來犯吳國,陸遜臨危受命,取得石亭之戰的輝煌勝利,令曹休最終惶惶而死。

除了臨陣指揮謀劃,陸遜還有通觀全局的戰略眼光,當擊敗劉備後,左右將領都主張乘勝追擊,而陸遜卻下令班師,他認為擊退了西面的劉備,北面的魏國會來攻打吳國,果然魏國「三路兵馬數十萬,星夜至境」。

後人評價陸遜是東吳的擎天柱,三國後期最傑出的將才。

第三名:鄧艾

將鄧艾列入第三名,最大的理由就是:三國時代不能永遠處於分裂、動盪中,總得有統一的進程,然而推動中國歷史統一的,鄧艾功不可沒,正是此公,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投降。

曹魏政權之所以在三國後期實力最強,與鄧艾的許多政治主張是分不開的。

在軍事上,鄧艾主要是和蜀國諸葛亮的接班人姜維交手,數次交手中,雙方不分勝負,也使得姜維的北伐事業在鄧艾的防禦下毫無建樹。

在魏國兵分三路進攻蜀國的征程中,鄧艾出奇兵偷渡陰平、經江油、綿竹、直趨成都,先於鍾會滅蜀,取得頭功。

鄧艾入成都,約束部眾,進城後,沒有發生搶掠。

他安撫投降的人員,使他們復任舊業,受到蜀人的擁護。

雖然在滅蜀過程中,同為魏國另外兩路將領的鐘會和諸葛緒功不可沒,且後來鄧艾因政治問題被其上司司馬昭誅殺,但整體來說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之一,其才能可比諸葛亮與司馬懿。

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

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

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第四名魏延

將魏延排名第四,不是說此公有多麼出眾的才華和偉業,完全是考慮到作為三國之一的蜀國,理應有一員上將名列上榜,否則,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但是,在三國時代璀璨的武將名單里,蜀國真的是人才凋零,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魏延了(如果有人說有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姜維的,我得說你只看演義不懂歷史,更不懂何為名將,這個最後會詳細說明)。

在蜀國,能上三國名將前十位的,有且只有魏延一個了。

作為蜀漢不可多得的將才,在取漢中、平南蠻、北伐等過程中,魏延都曾立下汗馬功勞,他有勇有謀,性格直率而自視甚高。

劉備死前,捉冷苞、殺張任、敗張頜(此公將才不在張遼、徐晃之下),魏延都有參與,而且在斜谷界口一箭射中曹操(估計不符合歷史),差點要了他的命。

劉備死後,魏延更是南征北戰的主將,擒孟獲、收姜維、斬曹遵、誅王雙,功勳卓著。

在魏延傳奇的一生中,最有可能改寫中國歷史的時期則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獻出兵出子午谷奇謀,此計大膽創新,連後來的司馬懿也在假設中替蜀國想到此方案,但謹慎的諸葛亮未予採納(此事件直接暴露出蜀國話事人諸葛亮的弱點之一,當然諸葛亮北伐是其並非想打敗魏國,更多的則是為了政治目的,這又是另外話題了)。

在魏延將自己畢生才華獻於兵出子午谷而未得上司採納後,忠誠的魏延開始慢慢輕視起上司諸葛亮來,並消極怠工,逐漸他被大權獨攬、胸無氣量的諸葛亮所嫉恨並污衊「有反骨」,最終被馬岱誅殺。

魏延的死無疑是蜀國政治鬥爭的結果,說到蜀國的政治,不得不說蜀國政治的「傳統」,蜀國做為一個典型的幫派性質的獨裁國家,能獲得上司信任,則風光無限,如果失寵,則再有才華也不得展現,且蜀國幫派老大為了鞏固地位,只是將手下人做為能辦事的小弟和棋子使用,而不像吳國那樣,對後繼者的培養比較重視,主公和大臣之間的關係像家庭成員那般和睦,所以說蜀國從未出現過像吳國那樣的「東吳四傑」,隨著時間的流逝,蜀國人才凋零的狀況逐步顯露出來。

昔日魏延任蜀國漢中太守時,魏延曾對劉備說:「若曹操舉天下之兵而來,我為大王拒之;若是偏將十萬之眾至,我為大王吞之。

」在那個武將群星璀璨的時代,魏延的這番話有著何等的自負和自信,也永久的迴蕩在三國那個遙遠的年代。

第五名張遼

在大魏國眾多的武將中,張遼絕對是一位名將,因為在曹操帶兵東征西戰中,張遼始終做為另外一處軍事重鎮的總指揮,可見其深得曹操的信任。

結合史實可知,早期張遼曾先後追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和賈詡一樣,數易其主。

丁原被董卓所害,張遼不但沒有為主報仇,反而隨呂布跟隨了董卓。

呂布命殞下邳,張遼被擒,經關羽求情,曹操便將其招降。

從此張遼開始在三國舞台上大展身手,為曹操屢建奇功。

張遼跟隨曹操轉戰南北,曹操戰山東、討袁譚、滅袁尚、平遼東,都有張遼的身影。

征二袁時,烏桓王率兵來迎,張遼趁其立足未穩,沖入敵陣,即斬烏桓王蹋頓於馬下。

在赤壁之戰中,曹操中計大敗,關鍵時刻也是張遼射傷東吳名將黃蓋,助曹操脫身。

經數易其主了解多路諸侯運兵特點和多年征戰生涯的洗禮,張遼逐漸從一名只知道衝鋒陷陣的虎將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

赤壁之戰後,張遼坐鎮合肥與吳國交鋒數次。

第一次孫權欲取合肥,使伏兵潛入城中,結果被張遼將計就計,殺得大敗,還折了太史慈等大將。

後來孫權乘曹操征戰漢中的機會,率領十萬軍隊來取合肥,張遼僅率手下「敢死隊」八百人衝鋒陷陣,連殺吳兵無數,直衝入孫權帥旗之下,嚇得孫權奪路而逃。

當孫權發現張遼僅有幾百人後,又捲土重來,面對重兵圍困,張遼毫無懼色,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

這一戰,張遼威震逍遙津,打得江南人人害怕,但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啼哭。

做為中原王朝的「半邊天」,張遼排名第五,名符其實。

第六名呂蒙

按時間先後,排名「東吳四傑」第三的呂蒙(第一周瑜,第二魯肅,第四陸遜),最傑出的貢獻就是白衣渡江、奇襲荊州,令關羽敗走麥城,使得吳國處於巔峰時期,也使得老百姓心目當中的「武魂」關羽永遠的退出歷史舞台,也永遠使得關羽僅僅單純的做為一名忠勇武將而非名將活在人們心中,關羽的失敗,也造就了呂蒙成為三國舞台上一顆璀璨的名將和吳國的擎天柱。

我們拋開三國演義的偏見不談,結合正史來審視這位大將,就會發現呂蒙的確是一代將才。

呂蒙早先是一名衝鋒陷陣的武將,孫策廣納人才時,呂蒙前往投奔,後來在剿滅吳郡城外山賊的戰鬥中初露鋒芒,獲得孫權器重。

呂蒙早年沒有上過學,被人蔑稱為「吳下阿蒙」,但孫權發現他是個可造之才,便勸他多讀書(以此可見孫權敢於大膽用人,這也始於孫權自己本身就從小坐得大位)。

這就是有名的「孫權勸學」,從此呂蒙開始苦讀兵書,加上他天資甚好,數年間便有了很大長進。

後來魯肅與他論事,呂蒙皆對答如流,令魯肅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即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此後,呂蒙成為吳國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將才,上陣英勇當先,慮事機謀深遠。

曹操再下江南時,呂蒙曾建議於濡須口築塢以防曹操騎兵衝擊,此謀充分體現了呂蒙的遠見。

後來呂蒙在荊州「白衣渡江」,輕而易舉的騙過關羽的烽火防線,並趁勢賺取荊州。

進城之後,呂蒙又嚴令不得掠奪,並善待關羽及其將士家屬,以至在襄陽、樊城的荊州兵聽說家眷安全之後都全無鬥志。

由此可見,呂蒙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一代傑出名將。

第七名徐晃

將徐晃列入此位,原因有二:首先徐晃和張遼一樣,也是曹操麾下一名有勇有謀,能夠坐鎮指揮一方的名將;其次在魏、蜀、吳三國背景下的「小三國」要地——荊州、合肥、漢中,做為三國角逐最激烈的荊州,最終被呂蒙和徐晃瓜分,使得呂蒙和徐晃從此青史留名,也使得關羽從此從三國名將行列中退出。

換句話說,是關羽的失敗,造就了呂蒙和徐晃的功成名就。

徐晃原為軍閥楊奉手下,李傕、郭汜作亂時,曾協助保護漢獻帝,擊退郭汜的追擊,後來曹操派滿龐說服了徐晃來降,從此徐晃開始了他為魏國的南征北戰,平呂布、滅袁紹、敗馬超、降張魯、戰赤壁等等戰事,徐晃都有參加,且多有戰功。

徐晃智勇雙全,胸有韜略。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在和袁紹的爭鬥中,由於雙方仇恨較深,所以曹操每占據袁紹的地方,往往有屠城之舉(有點類似霸王項羽的不良作風)。

徐晃認為,這樣做會適得其反,更加激起袁紹勢力的反抗,阻礙北方的統一,於是他攻下易陽時,勸曹操不要再屠城,而應該善待投降者,曹操採納他的意見(由此可見曹操善於接納下屬意見),果然從此順利平定了北方。

後來,蜀國關羽占領襄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又以大軍包圍樊城,樊城主將曹仁僅以幾千人苦守。

眼看關羽就要勢如破竹,進軍中原,曹操準備遷都避其鋒芒。

徐晃臨危受命,聲東擊西,指揮曹軍深入重圍,大敗關羽,成功解除樊城之圍。

此戰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謀劃的天下有變時,派遣一名上將軍(姑且認為是關羽)率軍從荊州出擊中原,另外一路由劉備率領從漢中北上中原,統一中國的方案,徹底成為了泡影。

此一戰,也使得三國角逐的荊州,逐步從舞台中退出,合肥和漢中從此成為了新的焦點。

所以說,在三國競爭最激烈的歷史關頭,徐晃展示出了他出眾的才華,走上了三國前十名將的行列。

第八名孫策

將孫策選入名將第八名,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孫策和曹操、劉備一樣,都屬於開疆拓土的諸侯豪傑,理應不被列入,但孫策死後,其弟弟孫權僅僅將孫策追諡為長沙桓王(司馬炎稱帝後,尚且給父兄司馬師景皇帝的諡號),所以,孫策應該被列入帝王和名將之間的行列,排名也應該靠後。

遙想孫策,往往讓人想到霸王項羽,所以孫策在那個時代被稱之為「小霸王」。

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孫策是「籍父之名」,然而孫策真正從其父親手中繼承的,只有一塊傳國玉璽,沒有半點土地,兵馬也少的可憐,然後孫策去世時留給孫權的卻是江東基業和十萬精兵,可見孫策確實是一代梟雄,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令人嘆憾。

孫策十七歲時,父親孫堅被劉表的部下射死,孫策即前往淮南投奔袁術,並以傳國玉璽做為抵押,向袁術借了三千兵馬,以此起家。

孫策武藝高強,驍勇無比,是一個馳騁疆場的青年英雄。

與劉繇對陣時,孫策挾死一將,喝死一將,其威風令人駭然。

孫策不僅只是勇武,還善於用兵。

詐死賺秣陵,計降太史慈,都充分展現了他的智慧。

在征戰中,孫策既是統帥,又是將領。

攻城略地,他總是衝鋒在前,手下士兵無不拚死效命。

而且孫策還注意安民恤眾(這一品德項羽是始終不具備的),因此江南之民,無不仰頌,投者無數。

在他的帶領下,早先的三千軍馬迅速壯大,席捲江南,開創了吳國基業。

開基創業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孫策對此也十分重視。

他本性豁達,善於結交籠絡人才,而且還能知人善任。

周瑜、張昭、朱治、呂范、張紘等文臣武將,都是他結交並重用的。

他死的時候,吳國已具雛形,如果再給他多一些時間,或許東吳的疆域會是另外的樣子。

第九名麴義

請大家記住這個看似陌生的人名,因為他在三國歷史上意義非凡。

三國歷史,是一個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時代,在這個年代,袁紹最先憑藉四世三公的家世,召集一大批文臣武將,逐步兼并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稱雄天下。

天下九州,袁紹獨得四州(後來稱帝的劉備最大地盤時也僅僅是荊州、益州和漢中),可以說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在魯肅為孫權「榻上策」構想中(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要早整整十年),三國將是北方的袁紹,東吳的孫權和荊州的劉表,可見當時袁紹的聲威在諸侯中有何等影響力。

拋開後來的官渡之戰袁紹敗北不說,袁紹能夠鼎足冀州、青州、幽州、并州,並非一位昏庸無為之徒,而在此開疆拓土過程中,麴義則是其手下不可多得的將才。

麴義原為韓馥部下,初平二年(191年)叛變,擊敗韓馥,又擊敗叛變袁紹的匈奴單于於夫羅。

麴義成名之戰就是在界橋之戰中以八百弓手大破公孫瓚引以為自豪的「白馬義從」, 斬殺嚴綱,又回救被圍的袁紹。

這一戰是袁紹爭奪河北霸業的奠基戰,也是中國歷史上以步兵擊敗騎兵的典型戰例,意義非常(張郃也參加此戰,但表現不佳)。

興平二年(195年),麴義合兵烏桓峭王、劉和破公孫瓚於鮑丘,殺鄒丹等二萬餘人。

瓚遂保易京,開置屯田,稍得自支。

麴義軍糧盡,士卒飢困,餘眾數千人退走。

瓚徼破之,盡得其車重。

三國時代漢人能夠爭鬥百年而沒有被北方遊牧部落乘虛「亂華」,這與麴義做為漢人北方邊疆的頂樑柱分不開,麴義率領的漢人軍隊以步兵擊敗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永久的成為遊牧民的噩夢,他們所做的,只有服從中原諸侯。

當然三國演義中麴義撞著趙雲,戰不數合,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那不是歷史。

所以從為袁紹鼎足四州和民族角度考慮,將麴義列入排行榜第九,毫不過分。

第十名羊祜

將羊祜入選,理由和鄧艾的一樣:三國時代不能永遠處於分裂、動盪中,總得有統一的進程。

最終協助晉國滅亡吳國的,羊祜功不可沒。

晉武帝稱帝後,素有吞吳之志。

便積極籌劃消滅孫吳政權的戰爭,以實現統一全國的大業。

泰始五年(269年),司馬炎除任命大將軍衛瓘、司馬伷分鎮臨淄、下邳,加強對孫吳的軍事布置以外,又特地調任羊祜為荊州諸軍都督,假節,並保留他散騎常侍、衛將軍原官不變。

當時,西晉和孫吳各有一個荊州,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西晉的荊州包括今天的陝西、河南的一小部分和湖北北部地區。

吳國的荊州則有今天的湖北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區。

晉吳間的邊界線以荊州為最長,所以這裡是滅吳戰爭的關鍵地區。

羊祜到任後,發現荊州的形勢並不穩固。

不但百姓的生活不夠安定,就連戍兵的軍糧也不充足。

於是,羊祜首先把精力放在開發荊州方面。

羊祜大量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安撫百姓,懷來遠人。

並與吳國人開誠相待,凡投降之人,去留可由自己決定。

還禁止拆毀舊官署。

當時風俗,官長如果死在官署之中,後繼者便說居地不吉,往往拆毀舊府,另行修建。

羊祜認為,死生有命,不在居室,命令下屬,一律禁止。

最主要的是設計使吳國撤掉了對襄陽威脅最大的石城駐軍,吳國石城駐軍離襄陽七百多里,常常侵擾邊境。

羊祜深以為患,於是巧用計謀,使吳國撤銷了守備。

然後羊祜他把軍隊分作兩半,一半執行巡邏戍守的軍事任務,一半墾田。

當年,全軍共墾田八百餘頃。

羊祜剛來時,軍隊連一百天的糧食都沒有,到後來,糧食積蓄可用十年。

羊祜的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荊州的社會秩序,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晉武帝為表彰他的功績,下令取消江北所有的都督建置,授予羊祜南中郎將的職務,負責指揮漢東江夏地區的全部軍隊。

西陵救援失利後,羊祜總結教訓認識到:吳國的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荊州尚有陸抗這樣的優秀將領主持軍事,平吳戰爭不宜操之過急。

於是,他採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方,尋找滅吳的合適時機。

鑒於歷史上孟獻子經營武牢而鄭人畏懼,晏弱築城東陽而萊子降服的經驗,羊祜揮兵挺進,占據了荊州以東的戰略要地,先後建立五座城池。

並以此為依託,占據肥沃土地,奪取吳人資財。

於是,石城以西均晉國占有,吳人來降者源源不絕。

羊祜於是實施懷柔、攻心之計。

在荊州邊界,羊祜對吳國的百姓與軍隊講究信義,每次和吳人交戰,羊祜都預先與對方商定交戰的時間,從不搞突然襲擊。

對於主張偷襲的部將,羊祜用酒將他們灌醉,不許他們再說。

有部下在邊界抓到吳軍兩位將領的孩子。

羊祜知道後,馬上命令將孩子送回。

後來,吳將夏詳、邵頡等前來歸降,那兩位少年的父親也率其部屬一起來降。

吳將陳尚、潘景進犯,羊祜將二人追殺,然後,嘉賞他們死節而厚禮殯殮。

兩家子弟前來迎喪,羊祜以禮送還。

吳將鄧香進犯夏口,羊祜懸賞將他活捉,抓來後,又把他放回。

鄧香感恩,率其部屬歸降。

羊祜的部隊行軍路過吳國邊境,收割田裡稻穀以充軍糧,但每次都要根據收割數量用絹償還。

打獵的時候,羊祜約束部下,不許超越邊界線。

如有禽獸先被吳國人所傷而後被晉兵獲得,他都送還對方。

羊祜這些作法,使吳人心悅誠服,十分尊重他,不稱呼他的名字,只稱「羊公」。

羊祜死後二年,杜預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祖國統一大業,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武帝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此羊太傅之功也!」。

所以說,羊祜是三國末期晉國最著名的武將,理應上榜,但考慮到其未在有生之年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且其已處於三國末期,沒有了群雄逐鹿時期的強勁對手,所以只能排名第十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上真正的頂級名將,只有這八位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之時,群雄並起,名將輩出。可以說,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英雄史。金戈鐵馬,硝煙瀰漫的三國戰場,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締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

三國時期的頂級名將,或許他讓你意想不到!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留名青史的軍事將領也不計其數。可以說,這既是一部三國史,也是一部英雄史,他們創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然而,真正能稱得上頂級名將的卻是屈指可數。所謂頂級名將必須具備超乎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