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人口都集中在什麼地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魏蜀吳鼎足而立。

從地圖上看,似乎魏國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其實不然,我們先來做一個各國疆土的數據統計

圖1 三國區劃圖

一、疆土數據

魏國的疆域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

立國後有87郡及十二州,十二州分別為: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北部)、揚州(北部)。

據有關文獻記載,公元262年,魏國的國土面積達291萬平方公里,是三國中統治面積最大的國家。

蜀國在失去荊州後,統治的區域包括蜀中、南中和漢中。

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蜀漢的北大門;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蜀漢的東大門;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

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

據統計,公元262年,蜀國的國土面積是107萬平方公里,是三國中國土面積最小的。

吳國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

孫權稱帝後,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東及南至東海 南海,其中最南達越南的中部。

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荊州、揚州、交州。

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併入交州。

據統計,公元262年,吳國的國土面積達到了145萬平方公里

二、時代背景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

隨之而來的軍閥混戰,再加上天災頻頻,人口空前減耗

後來,董卓亂京,火燒洛陽,據記載:

「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青州邑有萬戶者,著籍不盈數百」,「(冀州)得戶三十萬眾」(只及東漢時的二十分之一)。

人口減損之多,可想而知。

三、人口統計

圖2 三國人口密度分布圖

曹操得勢後,廣行屯田,興修水利,招募流民。

這使得黃巾之亂中的無所事事的農民又投身到農業中,
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據記載:

「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資食有儲,而無水害」。

曹操對農民的稅收也比較低,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此外,絲織業也得到復甦。

而被董卓燒毀的舊都洛陽,到公元240年時已成為「其民四方雜居,多豪門大族,商賈胡貊,天下四方會利之所聚」的繁華的大都市了。

蜀國所在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在諸葛亮「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的政策下,農業畝產量大大提高。

紡織業也得到大力發展,久負盛名的蜀錦遠銷魏、吳兩國。

成都已是「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巨千,賄貨山積,纖麗星繁」的大都會了。

當劉禪向鄧艾投降時,降書中說:

「百姓布野,餘糧棲畝」,「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

吳國立國之初,北方人民躲避戰亂南下,帶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擴大了耕地面積;又由於實行屯田和興修水利,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此外,武昌的冶鑄業,沙中(今江蘇常熟)的鹽業,三吳的絲織業,侯官(今福州市)的造船業都有很大發展。

吳都建業有大市、東市,商業繁盛。

據記載:

「富中之氓,貨殖之選,乘時射利,財豐巨萬」。

圖3 三國戶數分布圖

因此,綜上所述:

蜀國人口約有28萬戶,士兵人數約10萬。

吳國人口約有52萬戶,士兵約23萬。

魏國人口約有103萬戶,士兵約50萬。

三、總結

自古有言:「得中原者,得天下

如今看來,所言非虛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三國的人口與疆土來看,曹魏統一是大勢所趨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疆土方面:曹操占據北方,東吳依長江天險與魏國劃江而治,蜀漢獨占益州。人才方面:蜀漢握有五虎上將,臥龍和鳳雛;吳國方面,江東四傑是星光熠熠。可蜀漢和東吳聯手為何還打不敗魏...

歷史往事:三國疆域圖,三國歷史地圖

曹魏的邊境在曹操時即幅員遼闊,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抗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

三國時期各國人口有多少?

三國時期,魏蜀吳鼎足而立。一、疆土數據 魏國的疆域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