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十二虎將,僅憑一招就能秒殺五虎上將,卻有致命人缺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千百年來話三國,從三國之後世人對三國的評論就沒有停止過。

如今我們也是有事沒事拿出來說道說道。

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世人過多的關注了影視作品和演義中的三國故事,而歷史沒有野史有趣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人們最是把個人的好惡加在歷史故事中,慢慢的就成了傳說。

其實我本人也愛看野史傳說。

就拿三國來說我更喜歡演義中的趙雲而不是史書中記載的那個被劉備因門弟之見而棄用於旁邊的趙雲。

三國之中魏蜀吳,最不讓大家關注的是東吳的那些人那些事,當然周瑜算是個例外,那也被演義描寫成氣量狹小沒有大丈夫之風的人物。

今天我就來說說東吳的那些人物。

都知道蜀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有五子良將張遼、張郃、樂進、徐晃、于禁,那東吳怎麼就沒安排個排位呢。

在《三國志》中東吳的將領有十二人有一個傳,這十二人是誰:

程普,東吳的副都督,給孫堅、孫策、孫權都打過工,占功赫赫。

赤壁之戰中更是一舉成名。

黃蓋,水軍大將,最讓人知道的是詐降計的主角。

一心只為輔佐江東孫氏,史書評價黃蓋此人善於搞好士兵的關係,每次打仗兵士們都嗷嗷叫的奮勇殺敵。

甘寧,從小就是個舞槍弄棒的地痞在江上搶人財物,投靠孫權後建功立業,他為人仗義深得兵士擁戴。

孫權曾說:「曹操有張遼,我有甘興霸,中相敵也。

可見甘寧也是一員猛將。

蔣欽,是孫策的小弟,與孫策一同打了不少仗。

在孫權討伐關羽時蔣欽死於班師路上。

蔣欽這個人不喜歡財,生活簡譜。

周泰,他原是山賊,在孫策平江東時歸順了東吳,一直是孫氏手下得力的幹將,多次保護孫權《三國志》中記載「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說周泰為救孫經身上受十二處傷。

有一次在酒宴上孫權讓周泰脫下衣服東吳眾將看了周泰身上的傷對周泰都佩服不已。

陳武,陳武此人樂善好施深得孫權和百姓的喜愛,由於陳武的為人孫策當年把一次最能打的精銳部隊交給陳武指揮。

董襲,江東水軍名將,有一次隨孫權討伐黃祖,董襲帶百十個人沖入短短敵陳砍斷攔江繩索吳軍才取得勝利。

韓當,此人善於射箭對江東建國有重要影響,在曹真打南郡時韓當就是守城將領,沒上曹真占到便宜。

凌統,東吳水軍名將,隨孫權爭戰時常常是先鋒官。

不過他爸爸是讓當時在黃祖手下幹事的甘寧射死的,不知道這兩個見面是不是分外眼紅。

徐盛,黃祖為害江東時徐盛曾以百人之力戰黃祖上千人馬並成功殺的黃祖不敢再來。

潘璋,最有名的當是他率軍打關羽,部下馬忠擒獲關羽這件事了。

由此也引來後世多少人對他的漫罵。

丁奉,他算是三國後期的將領了,孫權家的四代君主他都侍候過,以驍勇著稱。

以上就是東吳的十二位水軍名將。

人們都喜歡五虎,我想如果是單打的情況下江東這十二名將軍沒一個是五虎上將的對手。

可我們也換個位置考慮一下,如果在水上又有誰是這些江東名將的對手呢?記得水滸中的李逵嗎?在水中還不是讓浪里白條張順吊打,這是一個道理。

江東從開始就沒有大舉爭天下的理想,只是偏安於江東之地這也是這些江東名將不被後人讚頌的原因吧。

這些水軍名將保一方平安還是可以的。

如果非要拿人之短比人之長的討論就沒什麼意思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英勇驍戰、功勳卓著的江東十二虎

三國時孫吳方面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驍戰、功勳卓著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淵)。...

說三國:江東十二虎臣

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曹仁、 曹洪 、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而東吳除了四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