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狠謀士,曾獻妙計2條,若曹操父子採納,諸葛亮也回天乏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畢竟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所以也成就了許多的英雄人物。
今天我們說一個人,在讀者眼裡可能不是一個正派的人物,但是這個人不得不說是很厲害的存在,以狠出名後一直為曹操父子兩個人效力,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謀士,曾經提出的兩個計劃如果能被曹操父子重用,諸葛亮也沒有辦法解決。
接下來由小編帶著大家詳細一下史上最狠的人物。
這個人叫做劉曄,劉曄的出身還是相對比較富貴的,也不會為了饑飽發愁。
其實劉曄狠的性格應該是和他的母親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劉曄本身並沒有這種狠的苗頭。
不過在他年少的時候,他的母親因病臥床不起,在他母親還有一口氣的時候,特意交代年少的劉曄,一定要殺了他父親身邊的那個侍衛,不然就會死在侍衛手上。
一.13歲一鳴驚人本想著劉曄年少不懂事,很不懂得大人間的恩怨,可是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居然親手殺了那個侍衛,這讓他的親哥哥都不能相信。
殺人畢竟是件大事,所以事情一發生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這個小孩殺人的事情。
當時被一位大評論家評價劉曄是一位可以輔助皇帝的人,可見劉曄不同於普通人。
二.獻計曹操,如果被採納諸葛亮也沒有辦法。
雖然劉曄原來是蜀漢的人,但是並沒有在劉備手下而是聽從於曹操,劉曄還是非常讓曹操滿意的一個謀士,畢竟在許多戰役上給出的建議都非常的可靠和有用。
不過後來曹操和張魯在漢中大戰時,因為張魯不敵曹操的攻擊很快就投降了。
這個時候的劉備沒有了張魯這個防禦,劉備當時在益州的兵力非常的弱,說白了就是一點反擊的能力都沒有。
這個時候的劉曄就看到了劉備的軍事力量的不足,就聯繫曹操藉助這個機會,一下子擊敗劉備的統治,但是曹操當時剛剛大勝張魯非常的得意忘形,就表示還不屑於和劉備對峙。
所以就沒有聽從劉曄的建議,不過後來曹操因為這件事卻把腸子悔青了。
因為沒有抓住合適的機會攻擊劉備,劉備就靠著這一點的空隙拚命的強大自己的軍隊力量,結果當曹操想起來要攻打劉備的時候,劉備已經藉助最快的速度準備好了應戰,這樣曹操白白的浪費了一次一舉殲滅蜀漢的大好時機。
結果曹操就要硬拼,不僅沒有討到一點好處,也損失了許多大將,讓曹操後悔不已。
三.為曹丕獻計沒有被採納,不然諸葛亮也回天乏術。
後來曹操因為積勞成疾就去世了,自然而然就由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他父親的位置,雖然換了主人,但是曹丕對劉曄還是非常的信任依賴的,畢竟劉曄的實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三國的勢力的強弱逐漸分出來了,這個時候的曹魏還是優於東吳和蜀漢的,東吳的孫權眼看著自己就要滅亡了,這個時候劉曄找出東吳和蜀漢的矛盾,就建議曹丕去攻擊東吳,然後將東吳收服之後,三國的局勢幾乎就已成定局,曹魏必贏。
但是曹丕卻沒有採納,後來東吳和蜀漢破冰重好,他們兩個國家聯合起來攻打曹魏。
即使東吳和蜀漢再弱但是一旦聯合肯定不亞於曹魏的軍事力量。
自負的曹丕根本沒有將他們兩個國家放在心上,依舊派兵攻擊這兩個國家,但是讓曹丕失望了,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一點好處就沒有得到,還元氣大傷。
小編認為如果曹操父子聽取了其中一次建議就可以一統三國了,就沒有諸葛亮後來的掙扎反抗了。
只不過結局往往讓人意想不到,但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劉曄這個人還是非常的優秀的。
夷陵之戰後蜀漢實力大減,為何曹丕伐吳不伐蜀?難道害怕諸葛亮?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不顧眾臣勸阻,出兵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在最初的時候,蜀軍勢如破竹,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嚇得孫權慌忙求和,然而令劉備沒想到的是,拒絕了孫權的求和之後,名將陸遜來到了前線,戰...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
此人計謀足以吊打司馬懿,謀略不在郭嘉之下,法正平生不與其交手
三國時期能人異士眾多, 臥龍,鳳雛,冢虎,幼麒,毒士,他們均是聲名遠播的謀士。除此之外,還有曹魏早期頂級謀士,他幫助曹操一統中國北方,並且提出了著名的《十勝論》,他便是郭嘉。說起郭嘉,大家或許並...
三國複雜的人物,夢三國司馬懿的城府
司馬懿這一人物形象十分複雜。你無法簡單的說他是賢臣還是佞臣。甚至你都無法確切的說出他對曹魏竟是忠心耿耿,還是早就包藏禍心。司馬懿經歷了積極效忠到反叛奪權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政治立場逐漸轉變。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前兩大戰役是...
曹操曹丕一生看不起蜀漢,認為名將唯關羽,最終被諸葛亮實力打臉
文 | 江隱龍平定益州、攻占漢中後,劉備達到了其個人生涯的頂點,然而半年之後,劉備的雄心就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而破滅了。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稱帝之後兵勢之強遠超孫權足以與曹丕爭鋒,征吳的軍隊被誇...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三國時期曹魏麾下人才濟濟,賢臣良將數不勝數,在這麼多人的共同輔佐下曹操才在這亂世之中建立起來最強大的勢力集團。曹操手下最為人知的幾大謀士有郭嘉荀彧程昱賈詡等人,除了這些名聲卓著的人之外,還有很多...
三國中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更不是司馬懿,而是神奇的他
在三國中,有許多非常著名的謀士,像蜀漢的諸葛亮,曹魏的司馬懿,以及東吳的周瑜等人。的確,這些謀士都為自己的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要說起三國中最聰明的人,恐怕這些人還不夠資格,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是光武帝劉秀之後,若按他的規劃,整個三國的歷史將被改寫
說起三國時期的謀士,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蜀國的諸葛亮,「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嘛。其實,三國時期,謀士最多最優秀的是在曹魏。看看曹魏的那些謀士們,荀彧,程昱,賈詡,郭嘉,哪一個都不比諸葛...
三國最狠謀士,曾獻2條妙計,曹操父子若採納,諸葛亮都無力回天
一、13歲時一鳴驚人他叫劉曄,跟劉備一樣都是漢室宗親。但他的家庭條件可比劉備強多了,不但不用織履販席,而且還有一位非常「狠」的母親。那年劉曄剛七歲,母親便得了重病,臨死前對劉曄道:「你老爸身邊的...
曹魏隱形謀士,曹操曹丕不聽其計必敗,兩大謀略可更早統一天下
聽其他謀士之計,曹操勝。不聽劉曄之計,曹操敗,曹丕也敗。沒有多少人意識到他的存在,但認真閱讀,他似乎又無處不在。曹操、曹丕對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悔不聽君言」。
三國最牛謀士,差點讓曹操父子一統江山!
三國期間最牛叉的謀士是誰?你可能會舉出一大堆,比如諸葛亮、郭嘉、龐統等。可是有一個人,你可能不太注意。他是曹操這一派系的謀士,曾侍奉曹魏三代君主,他的目光十分獨到。如果曹魏父子可以完全聽從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