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丕一生看不起蜀漢,認為名將唯關羽,最終被諸葛亮實力打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江隱龍

平定益州、攻占漢中後,劉備達到了其個人生涯的頂點,然而半年之後,劉備的雄心就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而破滅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稱帝之後兵勢之強遠超孫權足以與曹丕爭鋒,征吳的軍隊被誇張成了「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然而在正史中,曹魏卻並未將此時的劉備放在眼裡,甚至懷疑劉備是否具體興兵伐吳的能力。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襄樊之戰後,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伐吳,眾議咸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唯有兩度建議曹操、曹丕伐蜀未果的劉曄指出劉備必然伐吳:「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曹魏謀臣認為蜀名將唯有關羽,連張飛、魏延都被無視了

不過即使是劉曄也同樣看不上劉備的戰力,其議也是以「蜀雖狹弱」為始。

夷陵之戰對於蜀漢的打擊是毀滅性的——《隆中對》中的「跨有荊、益」已無可能,「外結好孫權」也因戰而廢,最關鍵的是蜀漢的精銳將士大半死於斯役,從此形成魏強蜀弱吳孤的戰略格局。

夷陵之戰後,原本認為「蜀,小國耳」的曹魏更未將蜀漢放在眼裡,曹丕從此之後均將戰略重心放在伐吳,兩度幸廣陵前線並發動了江陵之戰、濡須之戰與蘄春之戰。

曹丕最後一次伐吳是在黃初六年(225年),在這之後沒多久曹丕便病死,曹叡繼位。

曹丕三征孫吳,並無勝績

夷陵之戰後,三國時期的主戰場一直在魏、吳邊境,曹丕、曹叡兩代魏帝都未將蜀漢視為一個真正的對手。

魏帝偶有徵蜀之舉,也被一片反對之聲所淹沒,比如曹魏重臣華歆的《諫伐蜀疏》:「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時動。

臣誠願陛下先留心於治道,以征伐為後事。

且千里運糧,非用兵之利,越險深入,無獨克之功。

如聞今年征役,頓失農桑之業。

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

使中國無饑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

華歆極有才華,愛財愛權,這在當時受到了管寧的鄙視,以至於割席絕交

或是王肅的《諫征蜀疏》:「『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途之行軍者也。

又況於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言之前代,則武王伐紂,出關而復還;論之近事,則武文征權,臨江而不濟。

豈非所謂順天、知時、通於權變者哉?兆民知聖上以水雨艱劇之故,休而息之,日後有釁,乘而用之,則所謂悅以犯難,民忘其死者矣。

王朗父子均反對伐蜀,因為……愛得深沉?

值得一提的是王肅的身世——王肅為王朗之子,而在夷陵之戰前後,正是王朗反對伐蜀而主張靜觀其變,以至於曹丕喪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那麼此時華歆、王肅的主張是不是也是誤國之言呢?未必如此。

當時天下戰亂已久,休養生息極為重要,而且戰事的重心也的確在吳而不在蜀,至於諸葛亮在夷陵之敗的幾年後居然有能力北伐,實在難以預料。

其實,相似的言論早在曹操平定漢中時,就有一位叫劉廙的謀士在《上疏諫曹公親征蜀》中提出了:

如果曹操聽了司馬懿之計伐蜀,天下可能會很快統一

「今以海內之兵,百勝之威,而孫權負險於吳,劉備不賓於蜀。

夫夷狄之臣,不當冀州之卒,權、備之籍,不比袁紹之業,然本初以亡,而二寇未捷,非暗弱於今而智武於昔也……於今之計,莫若料四方之險,擇要害之處而守之,選天下之甲卒,隨方面而歲更焉。

殿下可高枕於廣廈,潛思於治國;廣農桑,事從節約,修之旬年,則國富民安矣。

好謀無斷,應該是很多人的毛病吧

想來,在亂世中選擇最有利、最正確的意見,的確是一件太過艱難的事。

不過正因為這些謀士之議,諸葛亮得以有了六年喘息的機會,終於在建興六年(228年)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