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丕一生看不起蜀漢,認為名將唯關羽,最終被諸葛亮實力打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 | 江隱龍
平定益州、攻占漢中後,劉備達到了其個人生涯的頂點,然而半年之後,劉備的雄心就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而破滅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稱帝之後兵勢之強遠超孫權足以與曹丕爭鋒,征吳的軍隊被誇張成了「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然而在正史中,曹魏卻並未將此時的劉備放在眼裡,甚至懷疑劉備是否具體興兵伐吳的能力。
襄樊之戰後,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伐吳,眾議咸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唯有兩度建議曹操、曹丕伐蜀未果的劉曄指出劉備必然伐吳:「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
不過即使是劉曄也同樣看不上劉備的戰力,其議也是以「蜀雖狹弱」為始。
夷陵之戰對於蜀漢的打擊是毀滅性的——《隆中對》中的「跨有荊、益」已無可能,「外結好孫權」也因戰而廢,最關鍵的是蜀漢的精銳將士大半死於斯役,從此形成魏強蜀弱吳孤的戰略格局。
夷陵之戰後,原本認為「蜀,小國耳」的曹魏更未將蜀漢放在眼裡,曹丕從此之後均將戰略重心放在伐吳,兩度幸廣陵前線並發動了江陵之戰、濡須之戰與蘄春之戰。
曹丕最後一次伐吳是在黃初六年(225年),在這之後沒多久曹丕便病死,曹叡繼位。
夷陵之戰後,三國時期的主戰場一直在魏、吳邊境,曹丕、曹叡兩代魏帝都未將蜀漢視為一個真正的對手。
魏帝偶有徵蜀之舉,也被一片反對之聲所淹沒,比如曹魏重臣華歆的《諫伐蜀疏》:「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時動。
臣誠願陛下先留心於治道,以征伐為後事。
且千里運糧,非用兵之利,越險深入,無獨克之功。
如聞今年征役,頓失農桑之業。
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
使中國無饑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
或是王肅的《諫征蜀疏》:「『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途之行軍者也。
又況於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言之前代,則武王伐紂,出關而復還;論之近事,則武文征權,臨江而不濟。
豈非所謂順天、知時、通於權變者哉?兆民知聖上以水雨艱劇之故,休而息之,日後有釁,乘而用之,則所謂悅以犯難,民忘其死者矣。
」
值得一提的是王肅的身世——王肅為王朗之子,而在夷陵之戰前後,正是王朗反對伐蜀而主張靜觀其變,以至於曹丕喪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那麼此時華歆、王肅的主張是不是也是誤國之言呢?未必如此。
當時天下戰亂已久,休養生息極為重要,而且戰事的重心也的確在吳而不在蜀,至於諸葛亮在夷陵之敗的幾年後居然有能力北伐,實在難以預料。
其實,相似的言論早在曹操平定漢中時,就有一位叫劉廙的謀士在《上疏諫曹公親征蜀》中提出了:
「今以海內之兵,百勝之威,而孫權負險於吳,劉備不賓於蜀。
夫夷狄之臣,不當冀州之卒,權、備之籍,不比袁紹之業,然本初以亡,而二寇未捷,非暗弱於今而智武於昔也……於今之計,莫若料四方之險,擇要害之處而守之,選天下之甲卒,隨方面而歲更焉。
殿下可高枕於廣廈,潛思於治國;廣農桑,事從節約,修之旬年,則國富民安矣。
」
想來,在亂世中選擇最有利、最正確的意見,的確是一件太過艱難的事。
不過正因為這些謀士之議,諸葛亮得以有了六年喘息的機會,終於在建興六年(228年)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
劉備手下曾經人才濟濟,但六大謀士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歡迎關注興替鏡公眾號xingtijing,更歡迎大家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評論方式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篩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盡解答成文章(404問題除外,你懂的),讓30萬愛好趨同的人感受到你的腦洞。...
他是光武帝劉秀之後,若按他的規劃,整個三國的歷史將被改寫
說起三國時期的謀士,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蜀國的諸葛亮,「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嘛。其實,三國時期,謀士最多最優秀的是在曹魏。看看曹魏的那些謀士們,荀彧,程昱,賈詡,郭嘉,哪一個都不比諸葛...
王朗是怎麼死的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無中生有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罵死王朗這段挺火的,特別諸葛亮那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一時之間成為了網絡流行語。那麼歷史上的王朗是否如演義這般如此不堪呢?
此人十三歲殺佞臣!有佐世之才,屢出天下大計!卻不被採用,被人遺忘!
劉曄七歲時和哥哥接受母親遺命「你父親的侍者有誣陷人的秉性,我擔心我死後會出亂局,你們長大後一定要殺掉他。」劉曄十三歲時就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劉普原先大怒,但知道事情真相後...
曹營眾多謀士,曹操為何最信任郭嘉?他的特長,其他人萬不能及!
公元207年,曹操在官渡之戰取勝後,以勢如破竹之勢,統一了河北、河南、山東、兩淮之地,卻在征討烏桓的白狼山之戰時,失去了他極信任的謀士郭嘉。接著曹操又兵不血刃收取荊襄,當陽之戰虎豹騎急襲,將劉備...
曹魏最重要的謀士不是郭嘉,也並非荀彧,而是身為三朝元老的他!
此人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他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他的職務雖然不算太高,而且也沒有郭嘉和荀彧的名氣,但是一直是歷代魏主的心腹,參與重大事情的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