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到底是哪五代?哪十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07年至959年(共計53年),史稱「五代十國」。

在這50餘年間,中原地區共有五個王朝前後交替,而南方地區則前後存在十餘個割據政權。

接下來我們依照王朝更替順序來介紹「五代」:

一、後梁(907~923年)

907年,唐朝的梁王朱全忠廢除唐哀帝,稱帝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史稱後梁。

後梁共傳三位皇帝,即梁太祖朱全忠、梁承帝朱友珪、梁末帝朱友貞。

二、後唐(923年—936年)

923年,唐朝的晉王李存勖稱帝於魏州,史稱後唐。

然後,後唐出兵消滅了後梁。

後唐共傳四位皇帝,即唐莊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唐愍帝李從厚、唐末帝李從珂。

三、後晉(936年—947年)

936年,後唐將領石敬瑭於晉陽舉兵叛亂,並遣使向契丹求援。

在契丹的扶持下,石敬瑭稱帝於太原,史稱後晉。

石敬瑭尊耶律德光為父,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契丹出兵消滅了後唐。

後晉共傳兩位皇帝,即晉高祖石敬瑭(被戲稱為兒皇帝)、晉少帝石重貴。

四、後漢(947年-951年)

946年,後晉大將杜重威欲效法石敬瑭,企圖勾結契丹當上皇帝。

947年,杜重威引契丹軍南攻開封,後晉滅亡。

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改國號為遼,並縱兵搶劫,遭到中原軍民的抵抗,被迫撤離中原。

不久之後,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稱帝於太原,出兵占領洛陽、開封,收復河南、河北諸州,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

後漢共傳兩位皇帝,即漢高祖劉知遠、漢隱帝劉承佑。

五、後周(951年—960年)

951年,在兵變中被擁立為帝的後漢大將郭威,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954年,郭威死,養子晉王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

後周共傳三位皇帝,即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榮、周恭帝柴宗訓。

講完「五代」,我們來簡要說說「十國」:此時,南方先後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等九個割據政權,與北漢政權並稱十國。

以上內容部分節選自《宋朝簡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興亡——期望理清五代交替脈絡

公元907年,在長時期的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中,曾經盛極一時的唐朝,終於為後梁政權所取代。從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53年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政權,史稱後梁、後唐...

亂世梟雄,短命皇帝:劉知遠

亂世梟雄,短命皇帝:劉知遠搜集整理:涼州賢孝博覽館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公元907年,朱全忠(朱溫)逼迫唐哀帝禪讓,不久又殺之,唐朝正式宣告滅亡。朱全...

回眸歷史,帶你了解五代十國之五代風雲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後梁(907~923年),即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