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倒翁馮道學職場實用主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馮道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
後世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
但他在事親濟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五代時的馮道不是什麼名人,卻是一位奇人。
至少,他那張華麗麗的履歷表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五代十國是中國古代最動亂的時期之一,當時王朝更替、江山代謝、政權和皇帝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而馮道卻幾十年屹若巨山,經歷四朝十帝,始終不離宰相、三公、三師等領導人地位,江湖人稱「不倒翁」。
馮道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自有一套職場實用主義。
辨明市場風向 鼓足勇氣跳槽
初人職場的馮道投靠的是幽州劉守光。
後來劉守光被滅,馮道便投靠時任河東監軍的宦官張承業,被命為巡官。
他因為寫得一手好文章被張承業推薦給了李克用,後來又被繼位的後唐莊宗李存勖看上,拜為戶部尚書、翰林學士。
但是,李存勖似乎並不是馮道心目中的理想老闆,於是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後來兵變,奪了李存勖的皇位時,馮道果斷奉迎後唐明宗李嗣源,被拜為宰相。
明宗死後馮道繼續給他兒子愍帝當宰相。
但是愍帝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所以潞王李從珂造反,馮道果斷視愍帝為路人,率百官迎潞王入京。
潞王登基江山易主,唯一不變的是馮道的宰相之位。
後來,後晉滅後唐,契丹滅後晉,後漢逐契丹,卻又被後周所滅,皇帝從中原人變成異族人,又變回漢人,馮道卻總是適時並精準地選擇出勝利的一方,一會兒被封為司徒,一會兒被封為國公,一會兒被封為太師,直到70歲死的時候還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
一定會有很多人罵,馮道是個漢奸、小人!的確,按照古代氣節的評判標準,馮道算不上什麼君子,但如果僅僅用黑白對錯來評價一個人既失真又無趣,特別是在一個公司破產、千千萬萬公司站起來的今天,馮道這種及時調轉船頭,短時間把握市場風向的能力是必需的,總不能等著公司破產負債、老闆拖欠工資遁得無影無蹤的時候,才來欲哭無淚地埋怨「我要是早點跳槽多好吧?
槽要跳,但不能亂跳。
揣度勝敗,估量強弱,所有事情都得把握時機,做到恰到好處。
看看馮道,被捨棄的老闆來不及怨恨,被奉迎的新主正適合需要。
趨利避害,也是一種能力,馮道把握得恰到好處:每當動亂來臨的時候,馮道便隱身了,啥都不說,啥也不做,任你庭前刀槍劍雨、血流成河,他只在幕後默默觀察、理順頭緒。
一旦他覺得這局勢八九不離十了,他便跳出來作為壓垮舊老闆的最後一根稻草,幫助新主穩定局勢,最後以功臣的身份成為新主的寵兒。
這招雖然有點損,但是「少動多看、認清形勢」確是職場永恆不變的法寶。
幽默不可少 說話多動腦
馮道一生侍奉這麼多皇帝,這些皇帝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懷疑一個變節N次的人呢?遼世宗耶律德光面對馮道的投誠就很生氣,問他,你為什麼要來投靠我呢?馮道說:「我主子(後晉皇帝石敬瑭)都認你當爹了,你自然就是我的主子,給兒子當臣子和給老子當臣子有什麼區別呢?」耶律德光一想,是這個理兒呀,就又問馮道,你是個怎樣的人呢?馮道笑著回答:「哎呀,我不過是個無才無德喜歡玩樂的老頭子罷了。
」耶律德光一聽,這個人真是謙虛啊,他是後晉的司空兼司徒兼魯國公,一國最高的職位除了帝位就是他了,怎麼可能無才無德呢,於是直接任命他為太傅。
馮道此時可以說是命懸一線。
面對這個問題若換成你我,大多不是對新主歌功頌德便是大表忠誠之心,或者吐槽當年識人不清從了舊主,如今得遇明主便來效忠云云……無論怎麼說,全部都是錯,沒有一種可以磨滅背叛舊主的事實。
但是人家馮道可不認為自己背叛了舊主,咱一家人何必說那兩家話呢?
而對自己的評價,這可是面試時候的必考題,也是造成「面霸」當道的一大難題,多說一分顯浮誇,少說一分顯無能,但是這個度,似乎又沒人能把握住。
馮道卻另闢蹊徑,打了一個擦邊球眨低了自己,卻顯示了氣度。
幾十年來封侯拜相的履歷表就擺在你面前,我說我無才無德,你信嗎?
遇事依違兩可 活用中庸圓滑
「中庸」本是孔子提倡的一種思想方法和道德理念,本意是靈活地維護道義原則,但是馮道這類不肖子孫卻將其演化為無可無不可的圓滑奸狡處世方法。
而這種方法也在千年後大行其道。
後晉皇帝石敬瑭曾詢問馮道用兵之法,馮道對石敬瑭說:「老闆你千辛萬苦成就大業,神武睿略天下無人不知,這種兵伐之事還是要你自己決定。
我這個老頭子不過是個書呆子,只是為主子你守著一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規條,哪裡敢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我以前的主子也問過我這件事兒,我也是這麼說的。
」遇到自己不好回答的問題,先誇誇老闆「神武睿略」,必然龍顏大悅,然後以這種問題屬於高層該決策的,將皮球踢回給老闆。
但是不要忘了表明自己一向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將本職工作做得一絲不苟。
還有,不是我不告訴你我的想法,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對我以前的老闆也是這樣說的。
簡簡單單兩句話,沒什麼實質意義,卻也挑不出錯。
老闆細細品味還會發現,嗯,這人不錯很誠懇!
馮道的圓滑還在於他會適時披誦吟諷,靈活運用委婉的諷諫、無關痛癢地譏誚取悅老闆。
後唐明宗時,馮道向皇帝推薦了一首當時舉子的《傷田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明宗聽了,便命侍臣抄錄下來,經常誦讀。
馮道是在表明:「皇上啊,你要居安思危,以天下蒼生為念,才是一個好皇帝呢!」
有時候,老闆喜歡聽聽諫言,從古至今,不都說能聽諫言的老闆才是好老闆嗎?但是馮道的諫言中實際上有什麼治國安邦的建議呢?很明顯,並沒有。
但是這次所謂的諷諫之後,明宗卻對馮道更加器重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往往你告訴你的老闆我們要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新未來,比實際提出今天我們要執行這個方案、明天我們要制訂那個計劃來得妙。
因為你不能保證這個方案那個計劃就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而且,制訂方案和計劃,那是老闆該幹的事兒。
往往很多人反其道而行,每天都在苦思冥想公司的發展大計,最後反而白白失了老闆的信任。
作為一名「不作為」的領導人,馮道數十年大旗不倒玩轉職場讓我們看出,並不是一定要在職場中發揮什麼重要作用,干出什麼影響力巨大的轟動事件才叫成功。
保持長久,才是一個人最有智慧的制勝之道。
馮道的職場實用主義,可以說達到了「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從中也立身」的極高境界。
而且有時候會有一種是馮道將現代的職場觀點空降到了1000多年前的古代的錯覺。
這些實用主義,在古代或許還有些違和感,但是在現代職場卻可以如魚得水,通權治世。
所以,要成為一個「不倒翁」,也不是那麼難吧!
此人歷經十朝,都能獨善其身,他究竟有什麼妙招?
宰相是上要輔助君王,下要安撫群臣的職位,可謂責任重大。許多人千辛萬苦爬上宰相的高位,卻未得善終。無論天下如何是是非非,變化莫測,今天的主角都是穩坐釣魚台,如果沒有幾把刷子,是沒辦法做到的。
馮道:前後侍奉過十個皇帝,五代十國的亂世「不倒翁」。
五代十國,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是繼南北朝後的又一個亂世。五代,是唐朝滅亡後,中原先後更替的五個政權。十國,中原地區外的割據政權。在這段時期,出了一個「不倒宰相」,他多次變節,十次易主,在亂世...
宰相中的「第一老油條」
1宰相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職業,比較特殊,上要輔助君王,下要安撫群臣,可謂是責任重大,馬虎不得。許多人千辛萬苦爬上宰相的高位,但卻總是臨門一腳的時候犯了失誤,被罰下場。例如明代第一奸相嚴嵩,將嘉靖皇...
曾經恭順伺候了十個主子,唯獨看走眼一個,倒是最厲害的皇帝
在我們的印象中,三朝元老、四朝元老是很難得的。然而,在五代十國時期,由於中原王朝變更速度太快,五十三年之間,朝代從唐更替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最後歸於北宋。絕大部分文臣武將都不止跟隨過...
一代傳奇人物,歷經五朝十二帝,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古語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國的歷史上,朝代的更替是常見的事,新時代的來臨,也表示舊時代的滅亡。每一位開國皇帝登基之後,大多不會任用前朝大臣,因為前朝重臣大多都是忠臣志士,假如那位大臣想為舊主報仇...
我們心裡都住著一個"馮道",希望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逢凶化吉
馮道生逢五代亂世,政權更迭頻仍,戰亂不斷。馮道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無論在什麼惡劣環境中,都能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是史上第一官謎,著名的"官場不倒翁",晚年自號長樂老,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不大好。他...
「十一朝元老」馮道與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
無恥還是識時務:他是官場不倒翁,十朝元老,卻被罵成無恥奸臣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神人,他歷經6朝,侍奉過11個皇帝,無論怎麼改朝換代,誰家天下,誰做皇帝,此人都能身居高位,甚至3次拜相,累積居相位20餘年,這個人就是被稱為「官場不倒翁」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