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最牛的丞相,從政52年,效力12位君主,成為官場上的不倒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朝末年,硝煙再起,在中原地區很快就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俗稱五代,而與此同時,在中原以外的地區也出現了前蜀 、後蜀 、南吳、南唐 、吳越、閩、楚、南漢 、南平、北漢 十個割據政權,俗稱十國,這就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

而在這個時期,在政壇上卻出現了一個奇人,他在亂世中數次易主,官職越做越大,晚年更是寫了一本《榮枯鑒》,道出了他的為官寫照,這個人就是馮道,一個在亂世中的聖人,不過卻被後人竭力貶低,這是為何?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在五代十國政壇之中的不倒翁,被北宋文學大師歐陽修瘋狂批判的五代宰相馮道。

馮道出身貧農,但是卻勤奮好學,憑著優秀的品性,被當時擔任幽州節度使的劉守光看中,給了他一個掾屬的官職,後來劉守光自立為帝,號稱大燕皇帝。

不過在劉守光討伐定州的時候,由於馮道的阻止,劉守光大怒之下把馮道關進了大牢,後來劉守光兵敗,馮道趁機逃到了太原,投到了李存勖的門下,之後李存勖也自立為帝,馮道被提拔為戶部侍郎。

由於老父去世,馮道回家守喪,在這期間,馮道還把自己的錢財給了鬧饑荒的災民,為此還差點被契丹的士兵擄走。

在喪期已過,馮道準備回去的時候,李嗣源發動了兵變,殺了李存勖,自立為帝,由於李嗣源老早就知道馮道的名聲,所以把馮道升為兵部侍郎,不久又讓馮道做了宰相。

在做宰相的期間,馮道竭力推薦品行兼有的寒士學子,對一些浮躁之徒加以嚴格管制,就這樣馮道一直在後唐待到了李嗣源的兒子即位。

到了公元934年,李從珂起兵造反,這時候後唐皇帝自知不敵,便逃到了衛州,馮道於是又擁立李從珂為帝。

然而還不到兩年的時候,石敬瑭又勾結契丹滅了李從珂,建了後晉,馮道又在後晉當起了官,還被封為魯國公。

之後耶律德光滅了後晉,建立後漢,馮道又被封為太師,後漢被後周滅了之後,馮道繼續做後周的太師,直到後周世宗柴榮即位,御駕親征上黨,馮道竭力勸阻,這惹怒了柴榮,所以在其之後親征北漢的時候,便讓馮道去主持後周太祖的喪事,可惜馮道並沒有主持完後周太祖的祭祀活動,就去世了。

隨著他的去世,五代十國也相繼滅亡,歐陽修認為馮道不應該如此不停的去投靠新的朝代,應該盡臣子本分,罵他「不知廉恥」,司馬遷也說馮道是「奸臣之尤」,在崇尚風節的古代,早就有「忠臣不事二主」的原則,如明朝的忠臣方孝孺。

但是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僅有一次,到底該怎麼活?

不過縱觀馮道的一生,雖然侍奉了很多皇帝,但馮道絕不是一個喜歡溜須拍馬的人,馮道做人有自己的原則,時時刻刻想著人民,並且馮道雖然身居高位,但作風清高,既不結黨營私,也不貪財好色,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如果這樣的人都能被冠以罵名,那究竟該如何為人處世?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舊五代史》等記載,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一朝元老」馮道與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