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為何不殺柴氏後人?不殺士大夫?神秘誓碑還原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整個北宋基本上不殺士大夫、言官,營造出一種很適合文人生活的氛圍。

與歷史上其他王朝相比,文人士大夫再怎麼讓皇帝過不去,也不擔心性命問題。

在這樣的環境下,宋朝文壇也百花齊放,出現了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文壇領軍人物。

其中蘇軾由於深陷「烏台詩案」,很多人喊殺,蘇軾也只是被流放南方,保住了自己的「老頭皮」。

蘇軾

范仲淹曾由衷地讚嘆道:「祖宗以來,未嘗輕殺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那麼。

宋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呢?

這還得從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起。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得了江山。

得江山易,守江山難。

趙匡胤即位之初,就在皇宮一處密室立了一塊神秘之碑,讓繼任者恪守碑文的約束。

關於這塊神秘之碑,尤以南宋陸遊《避暑漫抄》記述最為詳備。

藝祖受命之三年,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用銷金黃幔蔽之,門鑰封閉甚嚴。

因勑有司,自後時享及新太子即位,謁廟禮畢奏請恭讀誓詞。

獨一小黃門不識字者從,余皆遠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誦訖,復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自後列聖相承,皆踵故事,歲時伏謁,恭讀如儀,不敢泄漏。

雖腹心大臣亦不知也。

靖康之變,兵人入廟,悉取禮樂祭祀諸法物而去,門皆洞開,人得縱觀。

碑高七八尺,闊四尺余,誓詞三行

一云:「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一云:「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一云:「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其大意是: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第三年,秘密鐫刻了一塊石碑立在太廟寢殿的一個夾室。

歷代皇帝都嚴守這個秘密,其他人一概不知。

靖康之亂爆發,金軍攻破開封,人們才看到了這神秘之碑。

碑上刻有三行誓詞:

一是柴氏家人不管有多大的罪行,都不能處以死刑。

二是優厚文人士大夫,不得對其進行殺戮。

三是強調前兩條之必須遵守,否則會遭到老天報應。

陸遊的這一記載在《宋史·曹勛傳》以及南宋史學家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也有佐證。

明末學者王夫之《宋論》也有相關記載,只有第三點改成:不加農田之賦。

大多數史學研究者傾向王夫之這一說法。

因為如果按陸遊的說法去理解,太祖立的誓約第三條無任何意義。

關於第一點,宋太祖為何要保全柴氏子孫呢?

趙匡胤對自己從孤兒寡母手中奪了天下,取而代之總有些理虧的愧疚之情。

何況柴榮對他恩重如山、情同兄弟。

於是趙匡胤就立了誓碑,立下祖訓。

奪了人家天下,而能優厚其子孫,也算他寬緩不苛,感恩回報。

黃袍加身

王銍《默記》中記載: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回師汴京,六宮迎拜,趙匡胤看見有兩個兒童,就問是誰的兒子。

回答說是周世宗之二子——紀王和蘄王。

當時,趙普、潘美都在一旁,趙匡胤問他們怎麼處理。

趙普說:「應該除去,以免後患。

唯潘美在後以手摳掐殿柱,低頭不語。

太祖曰:「你認為不可嗎?」

潘美回答說:「臣豈敢以為不可。

我與陛下曾同為周世宗之臣,勸陛下殺之,是負世宗;勸陛下不殺,陛下必定懷疑我。

趙匡胤點頭讚許,說:「我接人之位,再要殺人之子,我不忍心。

太祖當即將世宗子其一判給潘美為養子,後不再過問。

那麼宋太祖為何又優待文人而不擅殺呢?

趙匡胤是行伍出身,他以自己的親身體會感知武將掌管兵權絕不是什麼好事。

因而他對武人深懷戒心。

他認為要想天下太平安定,就不能讓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權力。

這是宋王朝高調重文輕武的根本因素。

這從下面一個歷史事件可以看出來。

趙匡胤在一次設宴招待群臣時,翰林學士王著,喝醉了酒思念故主,當眾大哭起來。

群臣大驚,都為他捏一把汗。

太祖卻毫不怪罪,命人將他攙扶出去。

第二天,有人上奏說王著當眾大哭,思念周世宗,應當嚴懲。

太祖說:「他喝醉了。

在世宗時,我和他同朝為臣,熟悉他的脾氣。

他一個書生,哭哭故主,可以理解。

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讓他去吧。

這件事也反映出趙匡胤的襟懷大度。

正是在趙匡胤影響下,北宋王朝以其鮮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文治盛世的頂峰,北宋王朝可以說是君主專制史上的最開明的一個王朝。

太祖誓碑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應不朽的誓言。

文人、士大夫生在北宋,何其幸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是真的嗎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是真的嗎趙汗青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宋太祖。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年輕時曾經在少林寺學習武術。948年,投後漢樞...

碧海青天夜夜心:善待官民 厚待兄弟後人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時,趙匡胤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當這老大。擁立者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要求眾將士,回京後不得妄殺亂搶,眾人表示聽命。...

亡國之君的兄弟們:後周世宗後裔簡記

後周世宗郭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並最終繼承皇位,成為五代十國歷史上最英明的一位皇帝,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壓根就沒有宋太祖趙匡胤的戲份,五代十國將在他手中結束,甚至燕雲十六州也有可能收回。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散聞軼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