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的兄弟們:後周世宗後裔簡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周世宗郭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並最終繼承皇位,成為五代十國歷史上最英明的一位皇帝,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壓根就沒有宋太祖趙匡胤的戲份,五代十國將在他手中結束,甚至燕雲十六州也有可能收回。

不過歷史沒有如果,郭榮終究還是死得早,在他去世後第二年,趙匡胤就發動陳橋兵變,奪了他兒子的江山,建立北宋。

趙匡胤算是一個比較厚道的人,為收兵權還弄出個杯酒釋兵權,而不是直接殺功臣,那麼他對郭榮的兒子們如何呢?

郭榮一共生有七子,但很不幸,老大、老二、老三都死於非命,當時郭榮和養父郭威都是後漢的將領,郭威更是後漢最主要的將領,可他並不受後漢隱帝劉承佑的信任,劉承佑派人想幹掉他,結果反被郭威先行下手,扯旗造反打到汴京城下。

郭威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在城下喊起了話,表示一切都是誤會,只要劉承佑放過他的家眷,他就撤兵離去。

劉承佑不信,把郭威的家眷全部咔嚓了,然後出城迎戰,卻因為一場烏龍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在這場劫難中,郭榮的三個兒子全部被殺,不過郭榮勉強算是因禍得福,因為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也沒了,只剩下他這個養子,不然郭威的位子還未必是他的。

這之後,郭威打進了汴京城,擁立了一個小皇帝,不久搞了一場黃袍加身,稱帝建國了,也就是後周。

郭威去世後,郭榮繼位,此時他已經有了四個兒子,分別是柴宗訓、柴熙讓、柴熙謹、柴熙誨,為什麼他們不姓郭?是因為後周滅亡後他們改回了父親的本姓,但郭榮本人並沒有改姓,是北宋給他改的,所以仍稱之為郭榮。

郭榮去世時這四個兒子都很小,最大的柴宗訓才七歲,最小的柴熙誨甚至還在襁褓之中。

柴宗訓在父親去世後繼位,雖然不久就被趙匡胤奪位,但作為後周恭帝,他還是在正史留下了確切記載。

趙匡胤登基後,降封柴宗訓為鄭王,據《續通鑑長編》記載:「建隆三年,周鄭王出居房州。

皇朝開寶六年春,崩於房陵。

」、」仁宗嘉祐四年,詔有司取柴氏譜系,於諸房中推最長一人,令歲時奉周祀。

也就是說柴宗訓和養母符太后被遷往房州,到北宋開寶六年(973年),柴宗訓逝世,終年20歲,被諡為恭帝。

柴宗訓的死有沒有蹊蹺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的子嗣相繼離世後,他這一脈就斷了,所以宋仁宗從柴氏中選出一人過繼給柴宗訓。

剩下三位,史書只留下他們的名字和一抹掠影,《舊五代史》中只記載了他們的名字和爵位,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歐陽修《新五代史》提到」皇朝乾德二年(964年)十月,熙謹卒」、「熙讓、熙誨,不知其所終。

但在其他宋人的記載中,這些前朝皇子有不同的結局,宋人記載大概有三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來源於北宋學者王鞏在《隨手雜錄》中的記載。

按照此版本,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進入皇宮,看到有宮女抱著一個小男孩,便問男孩是誰,宮女回答是周世宗的兒子。

這句話挑動了趙匡胤的神經,當時范質、趙普、潘美等人都隨侍趙匡胤左右,趙匡胤回頭詢問對他們,趙普說:」去之「。

潘美與其他人卻不說話,趙匡胤於是又問潘美,潘美還是閉口不言。

趙匡胤說:「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

」。

此時,潘美才開口,道:」臣與陛下曾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勸說陛下殺掉這個孩子,則辜負了周世宗,勸說陛下不殺,陛下必定對我生疑,所以不敢回答」。

趙匡胤乾脆就順水推舟,讓潘美把孩子帶回家,「其後太祖亦不問,美亦不復言。

」大家權當沒這回事。

第二個版本來源於北宋學者王銍在《默記》中的記載,與第一個版本大同小異。

趙匡胤稱帝之後,周恭帝被安頓在了天清寺中居住。

有一天趙匡胤前去探望,發現有兩個宮女分別抱著男嬰跪在旁邊,一問才知道,他們倆正是郭榮的兩個小兒子。

趙匡胤回頭對部將說:「此復何待?」意思是還留著他們幹什麼,潛台詞就是把他們咔嚓了。

左右侍衛就將兩個孩子提走,趙匡胤看見潘美在用手掐著宮殿的柱子,低頭不語。

趙匡胤便問:「汝以為不可耶?」

潘美回答:「於理未安。

趙匡胤於是命令將兩人追回,將其中一人賜予潘美,據說是紀王柴熙謹。

潘美將他收養為兒子,趙匡胤此後也不再過問,此人就是潘惟吉,潘惟吉的後裔與潘美的子孫使用不同的字輩。

第三個版本出自浙南各地盧氏族譜的記載。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入宮發現了兩個小男孩,得知是周世宗的兩個兒子。

趙匡胤環顧諸將,問該如何處置這兩個小孩。

大多數人揣摩趙匡胤的心意,都提議把這兩個孩子處理掉。

大臣盧琰勸諫趙匡胤:「堯舜授受不廢朱均,今受周禪安得不存其後?」

大將潘美也表示:「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耳。

」趙匡穎於是讓把孩子追回。

讓潘美抱走紀王柴熙謹,盧琰抱走蘄王柴熙誨。

建隆三年(962年),趙匡胤封盧琰為越國公。

到了乾德六年(968年),趙匡胤又開始關心起柴熙誨的情況,盧琰辭職,然後跑到永康靈山隱居。

為避免趙匡胤查出柴熙誨下落,盧琰為其取名盧璇。

盧璇的子孫繁衍很快,為九支盧中人口最多的。

以上三個版本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宋仁宗尋找柴氏子弟過繼柴宗訓的時候,並沒有找潘惟吉的後人,可見北宋官方並不認為他們是柴氏後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善待柴榮的後人了嗎

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周世宗柴榮文韜武略是當時亂世之中少有的有能力的皇帝,可惜柴榮最後在北伐契丹收復幽雲十六州時突染重疾,英年早逝。當初趙匡胤作為柴榮的部將被柴榮所賞識對其給予重用,柴榮死後趙匡胤改任...

宋朝非同一般柴氏家族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建立北宋。北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曾在太廟立下石碑,在碑上給後世新天子留下三條誓詞,其第一條即說「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