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杯酒釋兵權始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

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力部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總兵力不足20萬人;二是藩鎮勢力,即由駐守各地的藩鎮(節度使)統領的軍隊,人數並不確定。

經歷過五代時期藩鎮作亂,靠軍隊支持奪取政權的趙匡胤,深感軍權旁落對政權的潛在威脅。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和九月,趙匡胤登基後不久,兩個實力派藩鎮昭義節度使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相繼擁兵反叛。

趙匡胤親率精兵良將出征,至十一月方將叛亂平息。

此後的一天,趙匡胤與心腹謀臣趙普有一段很著名的談話。

趙匡胤問:「自唐末以來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姓,國家戰火不熄,生靈塗炭,這是什麼原因?我要平息天下的兵火,為國家謀一個長治久安之計,應該怎樣做?」趙普回答:「陛下考慮到這些,真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這沒有別的原因,方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而已。

現在要根治,唯有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稍奪其權即逐漸剝奪藩鎮的權力,制其錢糧即控制藩鎮的經濟命脈,收其精兵即收取藩鎮的精兵良將,這三大方針成為宋朝解決藩鎮問題的基本國策。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於是一個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並逐步付諸實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權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權,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范浚在《五代論》中指出:「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

這些話揭示了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從小軍官到殿前都點檢,又從殿前都點檢躍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十分懂得軍事力量的重要作用。

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加強了對禁軍的控制。

建隆二年太祖鑒於當時已控制局勢,就著手陸續採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罷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度使。

因為殿前都點檢是宋太祖黃袍加身前擔任過的職務,從此不再設置。

由石守信接替韓令坤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並不介意,趙普就向他數次進言說:「臣也不擔心他們會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們的部下貪圖富貴,萬一有作孽之人擁戴他們,他們能夠自主嗎」?這些話實際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記住陳橋兵變的事件,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

果然宋太祖採取措施要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

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

「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鍋,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

宋太祖緩緩說道:

「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

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

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趙匡胤所處的時代,中原地區經過晚唐五代時期的戰亂,宋初的版圖竟然比三國時期曹魏政權還要小。

北方的大遼和北漢政權虎視眈眈,南方八個地方政權長期割據,新興的北宋政權可謂腹背受敵。

如果沒有積極進取的決心,如果沒有正確的策略,如果沒有領導者過人的才智膽略,華夏大地四分五裂的動盪格局不知要持續到哪一年。

從這個角度來講,趙匡胤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大英雄。

他在穩固政權的同時,以殺罰很小的代價,實現了華夏大地的統一。

所以啊,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其實是一個明智之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

歷史上真實的「杯酒釋兵權」始末

宋太祖即位後,接受趙普建議,解除武將兵權,以免重蹈晚唐五代滅亡之覆轍。建隆二年(961),太祖召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等宿將飲酒,勸諭他們釋去兵權,這是消除禁軍將領發動兵...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趙匡胤是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他出身軍人家庭,卻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文治局面。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這皇位得來容易,鞏固起來可就不那麼簡單了。一次,...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宰相趙普的「十二字方針」成就大宋三百年基業

作者:【齊濟頭條號】特約嘉賓文一評老師 唐朝末年,朝庭在邊防普遍設立了節度使制度,附著唐朝中央政府的逐漸腐化與衰弱,這些邊疆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

杯酒釋兵權只是吃一次飯那麼簡單嗎?

導讀:太祖杯酒釋兵權說起來簡單,看的人也認為簡單,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絕非我們史書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一場飯局!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

歷史上真的有杯酒釋兵權嗎?

上次說到趙匡胤為了避免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演,需要加強中央集權。唐末以來長期存在著藩鎮跋扈的局面,一旦中央變弱,那地方就會吃掉中央,所以在唐末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所以要使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首...

別被傳說騙了!「杯酒釋兵權」沒那麼簡單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臣故事,講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利用一次與大將們喝酒的機會解除了他們的兵權,保障了政權的長治久安。這個事情看似簡單,實則原因和真相異常複雜,今天功德君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一杯酒換回全國軍隊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以後把兵權都交給了誰?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要杯酒釋兵權呢?這是為了避免走五代時的老路,防止武夫亂國,武夫手握重兵,容易坐大,然後順便就把江山給奪了。為此,趙匡胤當上皇帝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