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杯酒釋兵權」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禦敵。
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
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永昌陵。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後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李筠和李重進的反叛,基本鞏固了北宋王朝的統治。
隨後,宋太祖就 著手考慮如何革除五代時期驕兵悍將任意廢立主上的弊端,採取切實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宋太祖既然是通過兵變奪取政權的,因而對手下那班參與兵變的功臣們總是心有餘悸,時時懷有警惕之心。
他有一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雖然是針對南唐政權而言的,卻也把他對功臣的戒備之心表露得淋漓盡致。
對南唐可以用武力征伐,但對手下的開國元勛則不能採用同樣的手法。
深諳機謀的宋太祖對此是非常清楚的。
趙匡胤在後周時曾任殿前都點檢。
他利用社會上流行的「點檢作天子」的民謠,發動陳橋兵變,登基為帝,建立了宋朝。
他即位以後,曾任命自己的莫逆之交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
但他一想到「點檢作天子」的民謠,心裡就很不自在,於是不久就調慕容延釗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並乘機撤銷殿前都點檢一職,將統領禁軍的大權收歸自己掌握。
一天,太祖召見謀臣趙普,詢問治國的良策,他說:「自唐朝末年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先後改換了八個姓氏,戰亂頻仍,生靈塗炭,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呢?朕想使國家擺脫戰爭,達到長治久安,不知你有何良策?」
趙普回答道:「陛下深謀遠慮,提出這一問題,此乃天地人神之福也。
唐 末以來皇祚數移,兵革不休,戰亂頻仍,根本原因就在於方鎮勢力太大,君弱臣強。
現在要革除這一弊端,唯有削奪方鎮的權力,限制他們的財力,收編他們的精 兵,這樣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
當時,宋太祖的心腹大將石守信、王審琦等因擁立之功而執掌中央禁軍。
宋太祖對這幾位心腹大臣同樣極不放心,唯恐他們故技重演,唆使部下黃袍加身,將自己取而代之,於是他決心削去石守信等人的兵權。
這一天,太祖晚朝,國事已畢,太祖對石守信、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幾位領兵大帥說:「愛卿等留步,朕今晚在便殿設宴,與卿等共賞明月,盡君臣之歡。
」幾位節度使受寵若驚,欣然入席,君臣圍案而坐,觥籌交錯,接杯換盞,說不盡的奇珍異味、瓊漿佳肴。
太祖滿面春風,盡情暢飲,談古說今,海闊天空, 興致極高。
石守信等人見太祖如此有興致,也逐漸忘記了君臣禮儀,暢懷豪飲。
太祖見時機已到,便借著酒性,突然話鋒一轉,長嘆一聲道:「朕若無卿等擁戴,哪有今日。
但身為天子,實在不如卿等節度使快活。
朕自受禪以來,從未有一夕安眠。
」
石守信等一聽,連忙離座問道:「陛下何憂之有?」太祖又嘆了一聲,說道: 「朕與卿等乃患難之交,不妨直言告訴你們吧。
朕時常憂慮這皇帝的寶座是否穩當。
」石守信等一聽此言,不覺又驚又慮,便伏地叩首道:「陛下何出此言耶?而今天下一統,君臣名分已定,何人敢生異心?」
太祖道:「朕知卿等忠心,絕不會背叛朕。
但倘若卿等部下貪圖榮華富貴,暗中慫恿,一旦發生兵變,黃袍加身,卿等雖不欲為,事到臨頭,騎虎難下, 也難違眾意,就像當年陳橋兵變那樣。
」
石守信等人聽完太祖的這一番話,才恍然大悟:原來太祖所慮,正是我等手中的兵權。
他們長期跟隨太祖,深知太祖不僅是一位威武雄豪之人,而且也是一位深諳謀略的權謀大師,更深知他順者昌、逆者亡的特點。
既然太祖話已挑明,如不聽從太祖安排,定遭不測之禍。
於是石守信等便 跪拜於地哭著說:「臣等愚不及此,乞陛下哀憐,指示一條生路。
」太祖見這班功臣正如自己預料,如此知趣,心中非常高興,便說道:「人生匆匆,如白駒過隙, 生老病死,實難預料。
故生時當多積金銀,及時行樂,方不虛度此生,也可造福子孫。
卿等不如解去兵權,多買良田美宅,歌童舞女,日夕安樂,頤養天年。
朕與卿等約為婚姻,世世親睦,上下相安,君臣無猜,豈不兩全其美?!」
石守信等武將見太祖雖然削奪其兵權,卻並沒有恩斷義絕,而是恩賞有加,連忙拜謝於地道:「陛下憐臣等一至於此,正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於是皆大歡喜而散。
次日,諸位軍帥紛紛上表稱疾,請求罷去兵權。
宋太祖一一準奏。
就這樣,宋太祖在杯酒談笑之中,便巧妙地削奪了這些開國元勛對禁軍的統領權。
宋太祖解除了石守信等人對禁軍的統領權後,又開始著手解決地方節度使的問題。
於是他故伎重演,召永興節度使王彥超、安遠節度使白重贊、保大軍節度使楊廷璋等 同時如朝,賜宴後花園。
當酒宴正濃時,太祖舉杯對這些節度使說:「卿等皆國家舊臣,長期鎮守邊鎮,風沙雪雨,辛苦至極,此非朕優禮賢臣之本意。
朕今召卿等 歸朝,欲使卿等安享富貴,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說者有意,聽者有心,王彥超立即品出了太祖這番話的真實用意,立即離席跪奏道:「臣素乏功勞,蒙聖上恩寵, 叨占節度使重職。
今已年老腐朽,請准老臣解甲歸田,以享天年。
」太祖見王彥超對自己的意旨心領神會,非常高興,大大誇獎了他一番,並予以恩賞。
誰知節度使中有一位名叫武行德的人,為人耿直,且不懂人情練達,他居然不明白太祖的用意,反而以為太祖真的撫勞邊鎮,於是便滔滔不絕地誇耀自己的戰功,表白辛苦。
太祖冷笑一聲,打斷他的話,說道:「這些都是前代的故事,也不值得再提起了吧。
」武行德自討沒趣,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次日,太祖下旨,革去武行德等人的節度使之職,唯有王彥超留任如故。
為了從根本上剷除節度使割據一方的弊端,緊接著太祖便採納趙普的計策,「奪其權柄,制其錢穀,收其精兵」,所謂釜底抽薪,使地方節度使完全被架空,有名無實,喪失了與中央對抗的實力。
節度使雖然被剝奪了權力,但軍隊還得由他們掌握,南征北戰更少不了他們。
為了進一步控制武將,太祖思來想去,決定對武將採取「用其長技,厚之以財,限之以權,警惕其變」的謀略。
公元974年,宋太祖決意征南唐,任命曹彬為 西南路行營都部署,潘美為都監,率十萬大軍南征。
為了激勵曹彬征戰,臨行前,太祖特地為他舉行壯行宴會。
太祖對曹彬說:「江南之事,朕就託付給卿了。
切忌 暴掠生民。
」又親賜曹彬尚方寶劍一把,說:「十萬大軍由卿一人節制。
凡副將以下不聽命者,可先斬後奏。
」宴會後,太祖又私下對曹彬說:「卿若攻克江南,活 捉李煜,朕定封卿為相。
」
當時副將潘美在一旁聽得 仔細,出朝後便向曹彬預祝官運亨通。
曹彬早已看透了太祖的用意,便笑著說:「此次出師,上賴祖宗庇護,下靠眾將士奮勇拼殺。
我雖為統帥,如果有幸獲勝,也 不敢居功自傲,宰相之職,位極人臣,豈敢覬覦。
」潘美說:「天子無戲言,攻下江南,自當加封。
」曹彬卻不以為然地答道:「攻下江南,還有太原。
」潘美仍然似信非信。
第二年,曹彬就攻克江南,俘獲南唐後主李煜,凱旋迴朝,向太祖奏捷。
太祖見曹彬果然不負所望,大獲全勝,心裡十分高興,但一想起自己對曹彬的許諾,不覺犯難了。
他認為宰相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任最重,斷不能由武將擔任。
如果擁兵權者為相,軍政大權操於一人之手,勢必震主凌上。
因此決不能封曹彬為相。
於是他和顏悅色地 對曹彬說:「朕本想任將軍為宰相,但而今北漢未平,待將軍攻平北漢後,自當加封。
」結果正如曹彬所料,太祖果然自食其言,背約失信。
潘美與曹彬相視,不覺 會心一笑。
二人的表情正好被太祖瞧見,便追問原因。
潘美便將前次二人所言如實稟報。
太祖聽後,也頗有內疚之色,便賜曹彬50萬錢作為補償。
曹彬退朝後自我 解嘲道:「人生何必做宰相,好官亦不過多得錢而已。
」
宋太祖收回地方將領的兵權以後,建立了文人治軍的軍事制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
通過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
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但卻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後來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
為了保趙家天下,趙匡胤竟兩次「杯酒釋兵權」,權術直逼梅長蘇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後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李筠和李重進的反叛,基本鞏固了北宋王朝的統治。隨後,宋太祖就著手考慮如何革除五代時期驕兵悍將任意廢立主上的弊端,採取切實措施加強中央集...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 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揭秘: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創造了大宋盛世,也埋下了無盡的禍端!
大家好!歡迎來看我的文章,大家對我的文章有什麼看法,對今天聊的話題有什麼想法,對小編的觀點是否認同,在這篇文章內容之外還有什麼想知道的,都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參與討論哦!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是集中了權利,還是離間了人心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
歷史上的今天 杯酒釋兵權始末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力部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總兵力不足20萬人;二是藩鎮勢力,即由駐守各地的藩鎮(...
趙匡胤如何「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後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李筠和李重進的反叛,基本鞏固了北宋王朝的統治。隨後,宋太祖就 著手考慮如何革除五代時期驕兵悍將任意廢立主上的弊端,採取切實措施加強中央集...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承上啟下,國富民強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
趙匡胤陳橋兵變,揭秘「黃袍加身」真相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面對剛剛即位的七歲的小皇帝,後周大將趙匡胤終於按捺不住對「萬人之上」地位的渴望。他聯合屬下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如願以償地坐上了龍椅。從此,自唐末以來五十餘年的...
宋太祖趙匡胤手下為何多貪財好色之徒?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宋朝(960-1279年)的建立者,涿州(今屬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
文史隨筆 趙普大樹為喻諫太祖——杯酒釋兵權故事的由來
自唐末以後,數十年之間,換了八姓的帝王,爭戰一直不停,直到宋太祖重新統一中國。 一天,宋太祖召見趙普,有意問道: 「天下自唐末以來,朝代頻繁更迭,帝王換了八姓,一直戰亂不止,生靈塗炭。我...
宋太祖何以能杯酒釋兵權-五代十國亂世的終結者趙匡胤的人格魅力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似乎是歷代帝王和他的功臣們走不出的怪圈,可凡事總有例外,宋太祖趙匡胤和他的兄弟們在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統一中原後,以杯酒釋兵權,輕鬆走出了這個怪...
宰相趙普的「十二字方針」成就大宋三百年基業
作者:【齊濟頭條號】特約嘉賓文一評老師 唐朝末年,朝庭在邊防普遍設立了節度使制度,附著唐朝中央政府的逐漸腐化與衰弱,這些邊疆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
黃袍加身的將軍-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又以杯酒釋兵權等策,削奪禁軍宿將及藩鎮兵權,加強中央集權。 宋太祖,著名名軍事...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