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奸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比之曹操何如?

讀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會發現呂先生的觀點是他覺得曹操和司馬懿的本質完全不同,曹操可以算大漢忠臣,而司馬懿他們一家則一直是野心勃勃,可以算是奸臣賊子。

由於《晉書》上有很多為司馬懿美化的地方,很難看清司馬懿的真實面目。

他到底算不算一個奸臣呢?

魏明帝曹睿曾與大臣陳矯有這樣一段對話。

曹叡問:「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

陳矯說:「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魏晉世語》

陳矯這句評價算是說出了司馬懿的兩面性。

朝廷之望,一時也。

社稷之臣,萬代也。

縱觀司馬的才能,他的確有資格被評為「朝廷之望」。

破公孫於遼東,兵貴神速。

擒孟達於上庸,策無遺算。

與諸葛對峙,能以逸待勞。

破吳兵四路,又穩操勝算。

如果有把握打勝,就用最快的速度進攻。

如果沒把握打勝,就用最穩的辦法保底。

這就是司馬懿的用兵特點。

提拔鄧艾於寒門,慧眼識才。

推廣屯田於邊塞,以備軍需。

鎮守京畿,文帝比之為蕭何。

三朝託孤,明帝依之為霍光。

為公辦事時,必能獲得上司的認可。

為己謀私時,又讓政敵找不到把柄。

這是司馬懿的治政特點。

司馬懿集急與忍、攻與守於一體,這種人是朝廷的希望,但又是對社稷的威脅。

因為當他「忍守」時,會讓你對他掉以輕心。

當他「急攻」時,又會打你個措手不及。

司馬懿不能成為曹魏政權的「社稷之臣」,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是司馬懿的背景身份

曹操起家時,唯才是舉,打破了士族大家壟斷官場的規則,這是曹操一生中最偉大的地方。

但卻因此得罪了士族豪門,這也是曹操終身未能稱帝的原因之一。

到了曹丕時期,施行「九品中正制」,緩和與士族矛盾,最終改元稱帝。

曹魏政權在「九品中正制」的護佑下,到了曹爽手裡。

曹爽留給世人的印象,大多是無才無德,其實曹爽也想有一番作為,他任用夏侯玄等人改革九品中正制,希望恢復唯才是舉的人事制度,這就會再次擠壓了士族大家的特權。

不巧的是,司馬懿正是士族大家出身。

所以說,司馬懿和曹爽兩人,既有政敵之分,又有政見之別。

這就是註定司馬懿無法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司馬懿也不可能去為曹魏的「萬代社稷」去考慮。

第二,是司馬懿的政治操守

凡事就怕對比,司馬懿的政治操守好不好,拿他和諸葛亮一對比就知道了。

諸葛亮處理同為輔政大臣的李嚴,開誠布公,依法行事。

司馬懿處理同為輔政大臣的曹爽,暗中設計,兵變奪權。

諸葛亮對李嚴,廢為平民,僅懲罰他一人,依舊重用他的兒子。

司馬懿對曹爽,先是許諾平安,然而出爾反爾,屠滅曹爽三族。

諸葛亮去世時,囑託的是蔣公琰、費文偉,是為國家計。

司馬懿去世時,託付的是司馬師、司馬昭,是為家族計。

諸葛亮子孫三代,都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司馬懿子孫三代,終將曹魏政權過戶到自己名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誰是忠誰奸,真的沒必須再多說了。

脫離了封建時代的君臣大義,現代人可能會說司馬懿是「胸懷大志」,諸葛亮是「恪守愚忠」,但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回到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社會道德之下。

脫離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社會道德,去評價歷史人物,都是耍流氓!

呂思勉先生說曹操是大漢忠臣,司馬懿是奸臣賊子,我覺得這個觀點有待商究。

在我眼中,曹操和司馬懿的本質是一樣,都是能臣,但也都是權臣,即便不是奸臣,但也絕對算不上忠臣。

用石勒的話就是:「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對比曹操和司馬懿,曹操的所作所為還是上得了台面的。

畢竟當時的大漢王朝四分五裂,行將就木,在曹操的努力下使東漢政府重新開張。

而且曹魏政權的每塊土地,都是曹操親自打下來的。

司馬懿則不同,他是在國家政治穩定的情況下,靠兵變奪權,然後進行了政權演變。

但在掌權後,司馬懿比曹操的舉動又收斂很多,司馬懿沒有稱王爵,沒有加九賜,沒有逼皇嗣,沒有殺皇后,這些事都是司馬懿的兒子輩做的,他本人並沒有這麼做。

司馬懿和曹操這些細節的不同,不影響他們本質的相同,都是屬於豪強把持朝政。

關於司馬懿是不是奸臣?有個故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晉明帝曾向丞相王導詢問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得天下呀,王導不加隱飾地敘述了司馬懿創業時種種兇狠猜忍的手段,又說起司馬昭殺害魏帝曹髦的所作所為。

晉明帝聽後大慚,把臉埋覆在床上哭著說:「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晉朝的社稷怎麼能長久呢?」。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連他的子孫後代都覺得羞愧,仲達呀,仲達呀,這是你一生最大的悲哀。

最後,我們回到故事的最開始。

公元201年,22歲的司馬懿被曹操召入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室將衰,不想為曹操效力,以自己患風痹病為藉口,拒絕了應召。

公元208年,曹操使用強制手段應召司馬懿為文學掾。

曹操對使者說:「司馬懿要還不來,就把他收監!」。

29歲的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

同年,47歲的劉玄德去南陽臥龍崗拜訪27歲的諸葛亮,凡三往乃見,最終臥龍出山,鞠躬盡瘁,成為千古美談。

公元249年,70歲的司馬懿詐病的手段再次上演,這次他對付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操的族孫曹爽。

目的也不是躲避應召,而是奪取大權。

之後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掃墳時,起兵政變,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

公元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稱帝,宣告曹魏政權正式滅亡,並貶魏國末代皇帝曹奐為陳留王。

可能是巧合,漢朝末代皇帝劉協在做皇帝前的封號也是陳留王。

曹家先是欺負劉家孤兒寡母得天下,司馬家又欺負曹家的孤兒寡母得天下。

東晉末年,有位名叫劉裕的漢室後裔又欺負司馬家的孤兒寡母得了天下。

歷史轉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天道有常,無往不復。

你用什麼樣的手段去對付他人,他們也會用什麼樣的手段去對付你。

曹孟德若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後悔當年強行徵召那位名叫司馬懿的青年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的形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崩塌的?

司馬家族是三國時代的終結者,而司馬懿是後三國時代唯一的勝者。司馬懿跑贏了曹操,跑贏了曹丕,跑贏了曹叡,見證了大魏三祖無與倫比的輝煌,也經歷了大魏朝堂勾心鬥角的算計。司馬懿,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