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中的司馬懿果然是個好人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來,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上映了,該片確實是一個好片,不論從選角,構圖,還是故事性來說都如此,但是歷史性就不敢恭維了,比如說,司馬懿果然就如同劇中所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魏純臣麼?

對於司馬懿的定性,他的君主最有發言權。

曹叡問:「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
陳矯說:「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魏晉世語》

朝廷至望,一時而已,社稷之臣,大魏也。

陳矯這句評價點明了司馬懿的兩面性。

縱觀司馬的才能,他的確有資格被評為「朝廷之望」。

破公孫於遼東,兵貴神速。

擒孟達於上庸,策無遺算。

與諸葛對峙,能以逸待勞。

破吳兵四路,又穩操勝算。

如果有把握打勝,就用最快的速度進攻。

如果沒把握打勝,就用最穩的辦法保底。

這就是司馬懿的用兵特點。

提拔鄧艾於寒門,慧眼識才。

推廣屯田於邊塞,以備軍需。

鎮守京畿,文帝比之為蕭何。

三朝託孤,明帝依之為霍光。

為公辦事時,必能獲得上司的認可。

為己謀私時,又讓政敵找不到把柄。

這是司馬懿的治政特點。

司馬懿集急與忍、攻與守於一體,這種人是朝廷的希望,但又是對社稷的威脅。

因為當他「忍守」時,會讓你對他掉以輕心。

當他「急攻」時,又會打你個措手不及。

但為什麼司馬懿不能成為魏國的社稷之望呢?主要從兩個方面說明:

  1. 司馬懿的世家背景。

    司馬懿出身河東世家司馬家族。

    眾所周知,曹操起家時,唯才是舉打破了士族大家壟斷官場的規則,這是曹操一生中最偉大的地方。

    但卻因此得罪了士族豪門,這也是曹操終身未能稱帝的原因之一。

    到了曹丕時期,施行「九品中正制」,緩和與士族矛盾,最終改元稱帝。

    曹魏政權在「九品中正制」的護佑下,到了曹爽手裡。

    曹爽留給世人的印象,大多是無才無德,其實曹爽也想有一番作為,他任用夏侯玄等人改革九品中正制,希望恢復唯才是舉的人事制度,這就會再次擠壓了士族大家的特權。

    不巧的是,司馬懿正是士族大家出身。

    所以說,司馬懿和曹爽兩人,既有政敵之分,又有政見之別。

    這就是註定司馬懿無法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司馬懿也不可能去為曹魏的「萬代社稷」去考慮。

  2. 司馬懿的政治操守。

    司馬懿的政治操守與他的軍事水準是一樣的,以快取勝,功則動於九天之上,守則藏於九地之下。

    心狠手辣,做事務盡。

    與他一生最大的對手諸葛亮比一下就可以知道。

    諸葛亮處理同為輔政大臣的李嚴,開誠布公,依法行事;司馬懿處理同為輔政大臣的曹爽,暗中設計,兵變奪權。

    諸葛亮對李嚴,廢為平民,僅懲罰他一人,依舊重用他的兒子;司馬懿對曹爽,先是許諾平安,然而出爾反爾,屠滅曹爽三族。

    諸葛亮去世時,囑託的是蔣公琰、費文偉,是為國家計;司馬懿去世時,託付的是司馬師、司馬昭,是為家族計。

    諸葛亮子孫三代,都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司馬懿子孫三代,終將曹魏政權過戶到自己名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誰是忠誰奸,真的沒必須再多說了。

脫離了封建時代的君臣大義,現代人可能會說司馬懿是「胸懷大志」,諸葛亮是「恪守愚忠」,但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回到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社會道德之下。

脫離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社會道德,去評價歷史人物,都是耍流氓!

呂思勉先生說曹操是大漢忠臣,司馬懿是奸臣賊子,我覺得這個觀點有待商究。

在我眼中,曹操和司馬懿的本質是一樣,都是能臣,但也都是權臣,即便不是奸臣,但也絕對算不上忠臣。

用石勒的話就是:「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關於司馬懿是不是奸臣?有個故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晉明帝曾向丞相王導詢問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得天下呀,王導不加隱飾地敘述了司馬懿創業時種種兇狠猜忍的手段,又說起司馬昭殺害魏帝曹髦的所作所為。

晉明帝聽後大慚,把臉埋覆在床上哭著說:「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晉朝的社稷怎麼能長久呢?」。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連他的子孫後代都覺得羞愧,仲達呀,仲達呀,這是你一生最大的悲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如此厲害,為何在早期一直被埋沒?

有人形容他為潛伏大師。出道時二十多歲,來到曹操身邊做事,一干就是五十多年,到七十多歲才執掌大權。最後把曹魏大權全部奪到自己手裡,為西晉王朝的建立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他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是奸臣嗎?

司馬懿比之曹操何如?讀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會發現呂先生的觀點是他覺得曹操和司馬懿的本質完全不同,曹操可以算大漢忠臣,而司馬懿他們一家則一直是野心勃勃,可以算是奸臣賊子。由於《晉書》上有很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