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經解「常道」,非常之道說「非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兼與延熹道人商榷
《今日頭條》2017年7月16日登載《〈道德經〉是怎樣被念歪的?》一文。
此文作者延熹道人,引用白岩松所言「《道德經》長期以來是被中國人誤讀的」,列舉韓非子、王弼等古今名人關於《道德經》首句「道可道,非常道」的注釋和解說,推論「這種開言便陷入『道不可言說』,進而把『常道』解釋為『永恆不變之道』的解讀誤區,為人民大眾進入大道之門人為的設置了障礙。
正是這種『不可知,不可言』的解讀念歪了《道德經》,把一部本來易知易行的經典弄得如天書,似迷宮,玄達兩千多年。
」歸論「正是這種『永恆不變之道』的曲解抹殺了老子之道活的靈魂」。
我們認為,這種推論有些牽強附會,結論更值得商榷。
⑴「道可道,非常道」
誠如延熹道人所說「《道德經》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通篇的總綱。
此十二字弄不懂解不通,全篇就無法讀懂解通」。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準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這十二個字,來不得半點馬虎和大意。
對《道德經》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斷句、註解版本很多,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種,「道,可道;非常道。
」王弼說:「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任繼愈說:「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的道。
」馮友蘭說:「可以言說的,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陳鼓應說:「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就不是常道。
」馮達甫說:道,可以說得出來的,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第二種,「道可道,非常道。
」梁海明注《道德經》:道是可以用言辭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
上海出版社副總編羅偉國也持此意見。
第三種,「道可(道),道非常,道。
」在第二種解釋的基礎上,李玉成先生(北京)附議為:道是可以說出來的,但它不是永恆不變的。
或者道是可以用言詞表達的,但它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
第四種,「道可,道非;常道。
」道(相對真理)是可以說的,常(恆)道(絕對真理)是不可言說的。
用現在話說就是,老子的道是可知可行的,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道的常態是生生不息而非永恆不變。
第五種,「道可道,非常道。
」維根斯坦《哲學的一點體悟》:道說可以道說的(把不能道說的放一放),命名能命名的(把不能命名的留存)。
巴蜀書社嚴敏:道是可以知覺(知道)的,是用非常規的方法知覺的。
第六種,第六種,「道可道,非(無、沒有)常道」。
張緒通《道辯》:「道是可以言說的,沒有永久不變的所謂常道。
名是可以稱呼的,沒有永久不變的所謂常名。
延熹道人也附議張緒通的解釋。
我們認為,第一種觀點,把原句設定為一種假設關係,前句前要加「若、如」,後句前要加「則」,即「(若、如)道可道,(則)非常道。
」並且把「常」硬性解釋為「恆」。
「(如果)道說得出的,(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道。
」按此推理:「不能到說得出的,它就是永恆的道。
」這種說法,現在看來語法上牽強,邏輯上有以偏概全之嫌,推論也很荒謬。
第六種觀點,把「非」字當作「無、沒有」解,引《書經·大禹謨》和《元史·食貨志》中的例句,似乎意思可解釋通順,但不合古漢語語法規範。
我們看,例句「後非眾,罔與守邦」「民非食貨,則無以為生」中的「非」字,都是在複句的前句,表示一種假設關係「如果沒……,則……」。
而「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非」字,是在複句的後句,表示一種否定判斷。
另外,陳緒通和延熹道人人為地把「常道」看作一個專有名詞,極其武斷,也不符合古漢語習慣。
在古漢語裡單音節詞占多數,也就是說通常一個字就是一個詞。
「常道」是兩個詞。
其它幾種解釋,雖有道理,也能自圓其說,但有明顯不足,句讀(斷句)更臆斷。
比如「道可」後,點斷,就毫無道理。
因為,在古漢語裡「可」一般做能願動詞(虛詞)用,有時還要藉助於「以」(「可以」),幾乎沒有做實詞獨立使用的例子。
直到明末清初李漁《芙蕖》中,方出現「可」作「適合」解,也是使動用法,如「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
有人說,可以看做「可」後省略了個實詞。
這個說法也是牽強,因為不具備省略的條件(承前、蒙後、對話)。
我們比較傾向於梁海明、羅偉國二位先生的解釋:道是可以用言辭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
也就是老子之道:既普遍客觀存在,有不是永恆不不變的。
其實,古文,尤其是先秦文章幾近口語化,簡潔而意豐。
「道可道,非常道」,是一種輕微的轉折關係,即「道,可道;(而道)非常道。
」第一個道,是名詞,即老子的道;可,可以、能夠;第二個道,是動詞,言、說、講之義;「非」之前承前主語省略一個「道」;非,副詞,表示否定判斷,不、不是之義;第三個道,也是名詞,道理、原理、規律、法則等,與第一個「道」完全不同;常,形容詞,平常、一般、普通。
例如,《說文解字》註:「(常)下帬也。
……今字裳行而常發矣。
從巾。
尚聲。
從巾者、取其方幅也。
引申為經常字。
」再如「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游褒禪山記》)等。
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可直譯為「道(是)可以言說的,(但這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
」可以意譯為:道,是可以用言辭表述的,(但不是可以用一些言辭完全細緻表達清楚準確的),(但它)不是一般的道理;(不然的話,這個道就不是(老子)心裡要說的那個道(萬物之母)了。
事實上,《道德經》整篇都在闡釋「道」的表象特徵和內在特性,努力描述「道」的內涵和外延,但始終沒給「道」一個確切的概念和名號。
到第二十五章還在無奈地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凡是能用語言文字明確表達出來的,似乎已經就沒有了道意。
道意就是一種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莊子天道》)。
老子也希望後人對「道」不誤解,不曲解,不死解;要活解,全面地理解,辯證地理解,發展地理解,並在自己的實踐中身體力行,不斷感悟道,豐富道。
⑵非常道,道非常
也誠如延熹道人所言,問題的癥結:是把「道可道,非常道」解讀為「道是可言說的」,但在「常道」的解釋上,又不盡相同。
進一步探究分析發現,是多數人錯誤地把「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道」看作一個專有名詞。
延熹道人和陳緒通先生就屬於這種情況。
延熹道人同時還列舉了唐玄宗、司馬光、周生春和郭世銘等人的語錄努力證明「沒有永恆不變的『常道』」,反而有力地佐證我們的觀點:道,是「可以言說的」,不是一般的道,是「非常道」「非常之道」「非常人所謂之道」。
我們來看看延熹道人文中例句。
「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也。
首一字標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之由徑,可稱為道,故云可道。
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無定方,強為之名,不可遍舉。
是不常於一道也,故云非常道。
」(唐玄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世俗之談道者,皆曰道體微妙,不可名言。
老子以為不然,曰,道亦可言道耳,然非常人之所謂道也。
」(司馬光《道德真經論》)「道是可以表達的,它不是普通的道。
如果道不可言傳,那麼《老子》五千言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周生春《老子註譯》)「道是可以說清楚的,但不是人們一向所說的那樣。
也就是說在老子之前以及老子同時別人也在講道,不過老子認為他們講得都不對,現在要重新來講。
」(郭世銘《老子究竟說什麼》)
上述例句,無一不是印證我們的解釋:「道」,「可道」「亦可言道」「可以言傳」,但「道」,「然非常人之所謂道也」,是「非常道者」。
至於「變化」「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是老子之道的特性,乃老子道之精髓和靈魂所在,無需朱熹、朱謙之等贅言。
後文我們還要談到。
有無「常道」這個詞語的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作兩個單音詞,「常道」通常兩種解釋:
1、一定的法則、規律;常有的現象。
如,「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
」(《荀子·天論》)「政有常道,法有恆訓。
」(《晉書·夏侯湛傳》)「有無通則民財不匱,勞逸均則人樂其業。
此自古之常道也。
」(《魏書·食貨志》)「古者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業。
」(曾鞏《兜率院記》)「國滅史存,古之常道。
」(《元史·劉秉忠傳》)
2、通常的方法。
如,「進退盈縮,與時變化,聖人之常道也。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乃苟進之常道也。
」(《北史·恩幸傳序》)
最早帛書本《道德經》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文中有標誌性的虛詞「也」提頓、斷句,並構成判斷句式,與「非」一起構成否定判斷句式。
釋義為:道,是可知而行的,但不是恆久不變的道;名,是可以據實而定的,但不是恆久不變的名。
這種句讀、句式和釋義,與我上文的觀點是相同或相近的。
「常道」出現在《道德經》里,是在漢代,為避皇帝劉恆的諱,「恆」才改為「常」。
至於某些專家為了研究《道道經》,硬性把「常道」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出現,則至少是在唐宋以後研究者的文章里,且不符合語法規範。
那麼,老子之道的涵義有哪些呢?
《周易.繫辭上傳》里說,「一陰一陽謂之道。
」
首先,道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經》第4章)「道者萬物之奧」(《道德經》第42章)
其次,道客觀存在,不好表述。
這個「道」,「有物混成」,是「常(恆)道」,是「非常道」,不是一般的道,「不可道」,不是「可道」之道,強字、強名曰「大」「道」。
「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其上不徼,其下不昧,泯泯兮不可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再次,道「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道德經》第25章)「反者道之動」,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再其次,道德潤仁厚,澤被萬物。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道德經》第2章)「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第10章)
⑶握「常道」,惠人生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中國文化的核心在於「和合」二字,一個字就是「通」,精品中的精品是司馬遷的《史記》,精髓中之精髓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貴在「通」和「變」兩個字。
而老子之道活的靈魂恰恰在於他是運行之道、變化之道、生生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德經》第42章)朱熹說:「道者,變化之總名。
與時遷移,應物變化。
」
朱謙之也說:「自昔解《老》者流,以道為不可言。
實則《老子》一書,無之以為用,有之以為利,非不可言說也。
老聃所謂道,乃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既無永久不變之道,亦無永久不變之名。
」
但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恆」與「變」「常」與「非常」也是相對的、辯證的。
「道」,會意字。
金文從行,從首,從止。
有方向、目標,有過程,有流動性。
朱熹:「道,猶路也。
」《莊子·漁父》:「道者,萬物之所由也。
」韓非:「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
」引申為途徑、規律、道理、原理、原則、法規。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
老子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為道紀。
」(《道德經》第14章)
那麼我們怎麼樣「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走好人生之路呢?
《道德經》蘊含的智慧涉及領域廣泛,內容深刻。
但《道德經》四十六章也給我們有明確告白:「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
具體到個人,我的體會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遵守天道,敬畏自然
「天之道,利而無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第81章)人要居下位,向目標、對標準、憑能力、重過程、提自身。
第二,正反對照,多維思辨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第40章)福禍所依,居安思危;逆境堅定,蓄勢後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背著遺憾前行,也許是我們生命中另一種「靚麗」。
第三,儉約達觀,知足樂道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道德經》第46章)物極必反。
要少私寡慾,把握適度;控制飲食,消費理智;作息有度,節制意欲。
人要快樂,就要簡單的物質生存,完美的精神追求。
第四,有容若谷,居下不爭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66章)爭強好勝往往適得其反,居下柔順反而贏得多,得的多。
朱熹詩「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舟童)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第五,處厚抱朴,心誠唯德
人們只要「守雌」「守辱」,「見素抱樸」,使「常德」充盈,使人「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德經》第37章)
時刻要求自己「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道德經》第10章)
第六,忍辱不辯,木訥守拙
老子反對能言善辯,巧言令色,提倡少說多做實幹。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5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同上)
做人,要大智若愚,善於守拙;知雄守雌,以退為進,寬容大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第45章)
第七,腳踏實地,知行合一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經》第63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未;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道德經》第64章)
人有想法,就付諸行動;行動伴之以思考。
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
第八,明心自省,自知自勝
人貴有自知之明。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道德經》第22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道德經》第24章)
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道德經》第33章)
第九,珍愛生命,形神兼養
老子強調「愛生」「貴身」「惜命」的人類生命價值和個體生命價值。
「天之大德曰生。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經》第13章)
修身。
「知足不辱」(《道德經》第44章)
養性。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道德經》第19章)
淡泊名利。
「身與貨孰多?」「功成名遂,身退。
」(《道德經》第9章)
快樂與享樂,一字之差,結果迥異。
管理者除了做好上述九點外,還應該懂得「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道理,努力做到「以百姓心為心」,少私寡慾,清靜無為,處厚包容,知止不「敢」,從善如流,因勢利導,謀定而動。
綜上所述,老子之道是普遍客觀存在的,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老子之道是可言可知可行的,但不是能用言辭表述準確的。
老子之道是非常之道、變化之道、發展之道。
我們要尊重老子、走進老子、了解老子、研究老子,學習、豐富、把握老子之道,為人民安康、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服務。
作者,王欽利,男,60後。
現在供職於安徽省渦陽縣教育局
淺談《道德經》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文帝(劉恆)的諱,才改為「常」,「常」即永恆。道可道,第一個「道」表示萬事萬物的真理,「可道」可以理解為「道說」。...
想學《道德經》,可看到第一句就蒙了!什麼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開篇第一句什麼意思,真那麼玄乎難以理解嗎?要知道,在老子那個時代,人家也只不過是講了一句大白話,只是時代相隔久遠了,我們現在感覺晦澀難懂了。《道德經》開篇第一句,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