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學高興:如何做高品質的讀書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同學說自己一天能讀多少頁書,有些人一天能讀 50 頁,有些人讀 100 頁,可大學期間按照清單讀了 200 多本書,卻沒有感覺到讀書的價值體現出來。
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如何才能有效地讀書?下面,就這兩個問題,個人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低品質讀書的原因◆
❶ 為了讀書而讀書
首先,用多少本書來形容你讀書的經歷,這種思路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如果認真讀到書里,是完全不會在意今天讀了多少頁書,今年要讀多少本書這些問題的。
帶著今天看了多少頁這種心態讀書,焦慮而刻板,很難真正把書讀進去。
況且我們讀書的目的應該是為了從書中獲取知識,幫助自身成長,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不是為了在書單後的每一項打上勾,證明自己已經看過,用一個勤奮堅持的姿態給自己打上 「心理安慰劑」。
❷ 沒有系統書單,混亂地讀
一些人是在無窮的信息中找到一份書單,然後機械地朝著書單上的每一項,一本本看下去。
或者哪天心血來潮,看到哪本書蠻感興趣,書名不錯,封面不錯,看到書評合胃口,就買下。
甚至更多人是為了消遣,心情煩悶了,買一些鼓舞的 「雞湯」 求安慰;無聊了,買一些快餐品進行消磨時間。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確實讀了一些書,但是讀的東西信息雜亂,不成體系。
回過頭來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讀到了什麼,更別提把書上的東西學以致用。
❸ 不做讀後思考,讀完就丟
最後的一點就是,我們讀而不思。
讀完一本丟一本,頂多在書中一些有感慨的句子下面畫畫線。
我們看似認真地讀完了一本書,卻無法真正汲取一些東西,變成自己的有效價值。
一個勁兒地輸入,卻不能有效地輸出。
那麼針對以上三點,我們該如何高效地讀書呢?
◆讀書目的論◆
需要什麼就讀什麼。
我們要知道讀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提高我們自己,是根據我們的需要而讀的。
首先讀書前要思考我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為了什麼?
比如,在人際關係中受到了困擾,那我們就要想是什麼事情讓我們產生了困擾的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那我們該如何解決改善?
經過思考,我們會得出結論,比如不懂人性,或者不會有效溝通,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情商不足等問題,針對需要,我們就可以列出以下書單:《高難度談話》《貝克》《人性的弱點》等卡耐基全集…… 那麼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問題,建立我們所需要的書單,針對性去讀。
◆有效建立書單◆
下面我就介紹兩種建立書單的分類法:
❶ 根據需要
剛剛在前文中提過,根據自己的問題與需要建立書單。
根據自己的需要系統讀書,還可以細化為工作類(對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幫助的)、生活類(增強生活技能的)、個人管理類(時間管理、GTD 等等)。
總有計劃外的事情會出現,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是嗎?我們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做計劃與安排時,我們通常不會排得過滿,因為過滿的計劃一定是會因被打亂而失敗的。
這部分的列表是空白的,用來為還未出版的書或者突然闖進我們視野的好書做準備的。
❷ 根據作者建立連結
我十幾歲時讀《挪威的森林》,書裡面提到了很多名詞都讓我好奇:Beatles、菲茨傑拉德、塞林格...... 這些人是誰?為什麼要寫到書里?書里的人為什麼這麼熱衷這些音樂家或者作家?我就不禁想要探個究竟。
然後我就聽完了 Beatles 的所有專輯。
然後再回到村上春樹,我覺得這個人寫得很好哇,摘抄他寫的話,聽他聽過的爵士樂和搖滾樂,然後,就去看他的其他小說了,《舞舞舞》《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 一系列看下來以後,逐漸了解了日本那個年代的歷史以及村上的寫作風格。
沿著這個路徑下來,我還會看理察·耶茨、雷蒙德·卡佛,以及那個時期日本的其他歷史小說和同時期的作家。
這樣一個連結閱讀以後,我不僅對村上的寫作風格有個深入的了解,還能對那個年代的背景有個體會,這樣就形成了我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會做讀書筆記◆
那麼做讀書筆記有多重要呢?我們先看下面的對比:
1. 當你不做讀書筆記的時候,閱讀可能是這樣的:
過程匆忙簡單,像是完成任務
讀完後就像沒讀過
獲得信息量雜亂有限
2. 當你做了讀書筆記的時候,閱讀可能是這樣的:
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節節奏
清晰地知道書中講了什麼
書中的內容為自己所用
所以利用好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做到學以致用。
如何做好實用的讀書筆記呢?寫讀書筆記時,要注意以下三項信息:
1. 讀書筆記的分類
2. 摘抄+評論
3. 讀後筆記
關於讀書筆記的分類,我是分成四類:
第一類是自己的 「個人書單」,即自己現階段所需要的書,我會自己抄在專門的筆記本上,在微博或者微信看到一些好的書評推薦,我也會立即分類抄在我的書單本上。
第二類是思考摘抄本,在書中看到一些特別有感觸的句子,一下子戳中內心的句子,很勵志,很有道理的段落,我會專門摘抄在這本思考摘抄本上,甚至我會把很有感觸的那一頁剪下來貼在本子上,這本筆記本相當於我的」心靈雞湯 」,在我迷茫,低落的時候給我充電。
第三類是好句摘抄本,即專門摘抄我認為寫得很美很有味道的句子與段落。
第四類是讀後筆記,類似讀後感與總結,讀完一本書,一定要寫自己的收穫與感觸,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至於摘抄在本子上的句子,我會在下面留兩行。
第一行,寫自己的評論與感受,這個句子為什麼好以及自己的理解;第二行,寫自己的仿寫,模仿這個句子練習寫作 ,想想這個句子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怎麼用。
讀完一本書,要想有所收穫,最後的總結讀後筆記可以逼著自己去思考,這本書究竟讓你汲取了哪些知識,該怎麼運用到生活中。
帶著目的讀書,建立屬於自己的書單,有效地做讀書筆記,經過這幾個步驟完成閱讀,你會發現你是真正地讀進去一本書。
改變我們的讀書方法,從而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
如何用閱讀培養核心能力
從小到大,我一直保持著閱讀的習慣,但是把一本書翻完並不意味著「讀完了」。就拿四大名著來說,自己從頭到尾先讀一遍後,會把印象深刻的章節再讀一遍,總結出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再看看別人對這些問...
一個小小筆記本,幫你解決讀書的三大難題
全民閱讀的時代,讀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風氣。遍地開花的各種形式讀書會,功能越來越齊全的閱讀app,以及那些靠讀書崛起的一代斜槓青年們,都在有形無形展示著讀書的重要性。閱讀,已經在這個社會蔚然...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一本書教你學會有效閱讀,開啟書評和寫作的大門
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同樣是閱讀一本書,有些人會有很多收穫,有些人卻收效甚微。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是因為有些人讀書只是純粹的讀一遍,而沒有用心去讀,在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