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說過最經典的名言,一句被黑道視為座右銘,一句改變無數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隨著《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加上演義的故事經典刻畫,讓我們非常熟悉這個時代的人物,甚至將小說之中的人物當成正史來看。

比如我們最喜歡的奸雄曹操,其實也是一位性情中人。

又比如劉備這位仁義之君,其實也是有腹黑的時候。

關於劉備,不得不說,此人曾說過不少經典的名言,其中一句被黑道視為座右銘,一句改變無數人。

劉備,字玄德,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

赤壁之戰時,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

而後進取益州。

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劉備在稱帝過程之中,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關羽和張飛這對萬人敵不離不棄。

對於他們之間的感情,可以說情同兄弟,《三國演義》也塑造出了一個桃園三結義的橋段。

也就是在他們三人結義之時,說出了一席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國演義》第一回記載: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性,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在正史之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也說明他們三人關係親密的如兄弟。

但是史料也無結義之說。

在此,劉關張三人當年是否結義、是否盟誓,都已不重要了,桃園結義作為後人效仿的經典和楷模已然深入到社會,這句話基本被黑道視為座右銘。

第二句這是劉備在東征孫吳,遭遇夷陵慘敗,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時候,在遺詔中寫給後主劉禪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目的是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

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

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這句話值得讓世人知道並銘記在心,從而改變無數人。

事實上,確實如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為啥不救關羽?對於他們的關係你怎麼看?

劉備的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劉備家屋舍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於,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來往的人都覺得這棵樹長...

殺害張飛的幕後策劃究竟是誰?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猛將張飛是被屬下的人睡覺中殺害的,每每演到這段時難免讓人唏噓,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以這樣一種憋屈的方式離開了舞台。有人說張飛的死與他的暴躁性格和體罰士卒有直接的關係,...

研究發現:歷史上劉關張從未桃園三結義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敘述了劉備、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後人常常也因此而與志同道合之人結為異性兄弟。可見,這個故事在人們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