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如何「杯酒釋兵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後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李筠和李重進的反叛,基本鞏固了北宋王朝的統治。
隨後,宋太祖就 著手考慮如何革除五代時期驕兵悍將任意廢立主上的弊端,採取切實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宋太祖既然是通過兵變奪取政權的,因而對手下那班參與兵變的功臣們總是
心有餘悸,時時懷有警惕之心。
他有一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雖然是針對南唐政權而言的,卻也把他對功臣的戒備之心表露得淋漓盡致。
對南唐 可以用武力征伐,但對手下的開國元勛則不能採用同樣的手法。
深諳機謀的宋太祖對此是非常清楚的。
趙匡胤在後周時曾任殿前都點檢。
他利用社會上流行的「點檢作天子」的民謠,發動陳橋兵變,登基為帝,建立了宋朝。
他即位以後,曾任命自己的莫逆之交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
但他一想到「點檢作天子」的民謠,心裡就很不自在,於是不久就調慕容延釗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並乘機撤銷殿前都點檢一職,將統領禁軍的大權收歸自己掌握。
一天,太祖召見謀臣趙普,詢問治國的良策,他說:「自唐朝末年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先後改換了八個姓氏,戰亂頻仍,生靈塗炭,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呢?朕想使國家擺脫戰爭,達到長治久安,不知你有何良策?」趙普回答道:「陛下深謀遠慮,提出這一問題,此乃天地人神之福也。
唐 末以來皇祚數移,兵革不休,戰亂頻仍,根本原因就在於方鎮勢力太大,君弱臣強。
現在要革除這一弊端,唯有削奪方鎮的權力,限制他們的財力,收編他們的精 兵,這樣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
當時,宋太祖的心腹大將石守信、王審琦等因擁立之功而執掌中央禁軍。
宋太祖對這幾位心腹大臣同樣極不放心,唯恐他們故技重演,唆使部下黃袍加身,將自己取而代之,於是他決心削去石守信等人的兵權。
兵變也得講學問-陳橋兵變的台前幕後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國旅行引起了政變上台的軍方總理巴育的強烈不滿,據說泰國政變次數眾多,而且軍校還開設了專門的「政變課程」。但不得不承認,其手段並不高明。不信,看看咱們中國的皇帝們是如何政變的...
陳橋兵變看似偶然,實則是趙匡胤蓄意謀劃的篡位政變
在傳統評書演義中,一提起宋太祖趙匡胤,總是稱讚「兩個拳頭、一條杆棒,打遍中原八百軍州,開創大宋三百年基業」。趙匡胤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武藝高強、勇猛過人的英雄好漢形象。然而,趙匡胤做皇帝,並非全...
漢、明初建時功臣盡逝,看趙匡胤如何保住大宋功臣
世人皆知伴君如伴君如伴虎,大漢初建,漢高祖劉邦殺韓信、屠彭越、斬英布,連那個足智多謀的張良也退避三舍,搞起了隱居。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後,便把當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幾乎殺了。徐達、李善長、劉基、胡...
為了保趙家天下,趙匡胤竟兩次「杯酒釋兵權」,權術直逼梅長蘇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後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李筠和李重進的反叛,基本鞏固了北宋王朝的統治。隨後,宋太祖就著手考慮如何革除五代時期驕兵悍將任意廢立主上的弊端,採取切實措施加強中央集...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 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
趙匡胤兩次問計於趙普,得治國安天下之妙策
公元960年初,時任後周禁軍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派人謊報遼軍南下入侵,周世宗柴榮夫人符太后和年幼的後周恭帝派趙匡胤率兵出擊。而趙匡胤率軍僅走了二十里,就在汴京(今開封)東北的陳橋駐紮下來,然後由他...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下後周政權!
唐朝滅亡以後,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 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這些朝代最長的撐了十七年,最短 的才持續了五年。同時,中國南方和山西地區先後出現了吳、南唐、吳 越...
陳橋兵變是怎麼回事?為何說是最成功的兵變?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個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說的是趙匡胤通過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的故事。那麼陳橋兵變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說陳橋兵變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兵變?陳橋兵變發生在後周。公元95...
趙匡胤稱帝是被部下逼迫的嗎?四大疑點說明了一切
在傳統評書演義中,一提起宋太祖趙匡胤,總是稱讚「兩個拳頭、一條杆棒,打遍中原八百軍州,開創大宋三百年基業」。趙匡胤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武藝高強、勇猛過人的英雄好漢形象。然而,趙匡胤做皇帝,並非全...
《我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960年陳橋兵變3
前文我分析了世宗柴榮在駕崩前進行的一系列縝密的布局,那麼,為什麼如此縝密的布局並沒有穩固後周的江山呢?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前文總結的柴榮的部署。這主要分為五個方面:一是託孤宰相,並相互牽制;二是...
趙匡胤當皇帝真的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趙匡胤陳橋兵變,揭秘「黃袍加身」真相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面對剛剛即位的七歲的小皇帝,後周大將趙匡胤終於按捺不住對「萬人之上」地位的渴望。他聯合屬下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如願以償地坐上了龍椅。從此,自唐末以來五十餘年的...
金戈鐵馬之兩宋烽煙錄第一篇《北疆狼煙》:第五集、陳橋兵變
五、陳橋兵變 上一講咱們講到,周世宗在彌留之際,為了確保後周江山和兒子皇位的穩固,費盡心思安排了一個個人能力突出、人人相互牽制、各方力量平衡的文武顧命大臣集團。周世宗去世後,他年僅7歲的兒子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