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年老昏聵,使袁家奪嫡模式再次出現,開啟東吳衰敗模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用了孫權身上也很貼切。

孫策死後,面對東吳動盪不安、內憂外患的局面,孫權廣施仁政,改革時弊,親賢臣,遠小人,不僅穩住局面,在赤壁之戰中,和劉備集團聯合,大敗曹操,奠定的三分天下基業。

曹操說過:袁紹的兒子是一蟹不如一蟹,生子當如孫仲謀。

可見孫權算是一個英雄人物。

但隨著時間推移,年老的孫權,也如袁紹一樣,愛子無章,將家事和國事混為一談,挑起奪嫡之爭,為東吳帝國的滅亡埋下了火藥線。

孫權立的第一個太子是孫登。

孫登在史籍中不乏溢美之詞,上得孫權之歡心,下被天下百姓愛戴,中與朝中大臣和睦相處,其治理國家之能力,在大情小事上皆閃耀著一個明君之光芒。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他將來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可惜英年早逝,33歲病逝。

孫登死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但孫權同時特別喜歡孫和的弟弟孫霸,封他為魯王,待遇和太子一樣。

於是,朝中大臣分為兩派,分別擁護。

東吳帝國開始了火熱的奪嫡爭鬥。

孫霸手下聯合手起,成群結對的誣陷太子。

孫權被讒言迷得昏了頭,連陸遜都被他逼死。

公元250年,孫權對太子孫和和孫霸之爭感到厭煩,下令罷黜太子孫和,貶作平民,放逐故鄣,同時下令孫霸自殺。

封當時他最喜歡的兒子孫亮當太子。

孫亮只是一個兒童,根本沒能力擔當大任。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十歲孫亮繼位皇帝,大權落入權臣諸葛恪手中,東吳帝國從此開戶了衰敗模式,皇帝淪為權臣控制的傀儡,掌握廢立之權。

權臣間又相互鬥爭,徒耗國力。

最終被司馬家吞併。

吳國之敗,首惡在於孫權。

既立孫和為太子,就必須和其它人有所區別,太子是一國儲君,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人。

孫權混把國事當家事,年老昏聵,把吳國拖入混亂之中,開啟了衰敗模式,驗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講講三國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孫權篇

今天來講講孫權,孫權作為國君,家事兒和東吳錯綜複雜的政局糾纏在一起,挺難寫的。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