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雄天下的三大法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的三大英雄曹操、孫權、劉備互爭天下,最終是各懷絕技,相持不下,終以三分天下為態勢,最終是誰也沒有征服誰。
在這三大英雄爭天下的過程中,雖然相似的地方很多,但還是依然各有特色,丁丁先前說過劉備稱雄天下的三大法寶是一哭二睡三朋友背後捅刀。
那麼,孫權稱雄天下的法寶又是什麼呢?丁丁認為,孫權稱雄天下的法寶與劉備不同,但同樣有三大法寶。
一是投降或示弱。
大家發現沒有,作為三大政權之一的東吳,在孫權時代,在與另外兩方交手的戰爭中,失敗是最少的一方,如三國的鼎力之戰赤壁之戰,孫權大勝,曹操大敗,劉備也因為攀附孫權而有了立足之地;在與劉備爭荊州的戰役中,孫權竟然生擒關羽,全取荊州;後來與劉備相爭的夷陵戰役,更是孫權大勝,劉備十萬大軍幾乎是全軍覆滅,劉備也因此氣死在白帝城;後來的陸遜領導的四次北伐,竟然是三勝一平,無一敗績;後來到了陸遜兒子陸抗手中,陸抗在與曹魏軍隊對抗的大小戰役中那也是全勝。
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孫權在取得勝利的大小戰役中,他們都使用了一個共同的策略,那就是投降,示弱,而且幾乎所有戰爭,都因投降而起,無論真假,如赤壁之戰,黃蓋假意投降麻痹了敵人;如與劉備的荊州之爭,魯肅向關羽示弱,隻身赴單刀會,在關羽的大刀下恭維關羽,後來呂蒙又麻痹關羽,並且向曹魏稱臣,最終是擒殺了關羽;夷陵戰役,陸遜示弱,後退千里,並且同樣向曹魏稱臣,最終取得夷陵大捷;而後來的石亭戰役,同樣是假意讓人向曹魏投降,最終讓曹休上當,大敗曹魏大軍,氣死曹休;陸遜第三次北伐,同樣使用詐降手段,雖然被滿寵識破,但依然取得小勝;後來陸抗發動的西陵戰役,這次是因為東吳將領真投降曹魏,但依然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羊祜因此而黯然失色。
可以說,孫權政權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戰役,核心謀略都離不開投降,這其中既有真投降,但大部分都是假投降,虛虛實實,令對手難以分辨,這一招可謂是屢試不爽,百用百中,仿佛成了靈丹妙藥,成為孫權稱雄天下的最大法寶。
二是不干預手下。
如果單分析曹操、孫權、劉備三大英雄的軍事才能,孫權無疑是最弱的,可以說孫權主導的戰爭就從來沒有勝利過,如合肥戰役,是孫權看到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大捷,以為曹操真不堪一擊,馬上自己親率大軍發動合肥戰役,沒有想到寸步難行,後來到了陸遜時代,孫權看到陸遜在石亭戰役中大敗曹魏軍隊,以為現在的曹魏實力減弱,再次逞能,親自率軍北伐,沒有想到差點丟了性命,如果不是手下死保,那孫權一世英名就要截止,後來又幸虧陸遜使用空城計,才最終轉敗為勝,但那是孫權逃回首都之後的事,後來陸遜只要聽到孫權要親臨一線就嚇得躲在家裡不肯出來。
但是,即使如此,孫吳政權竟然在三國時期的三大著名戰役中,竟然獨中兩元,取得了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偉大勝利,而且後來能夠比肩三大戰役的石亭戰役、西陵戰役都是大勝。
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放權,從不干預手下的軍事指揮,這是孫權稱雄天下的第二大法寶。
孫權雖然軍事能力超弱,但他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相信部下,從來不干預部下的用兵,放心讓部下去戰鬥,而且無論前期怎麼緊張,他都不干預。
如赤壁之戰,他就說一句周瑜你只管打,打輸了還有我,最終是周瑜以三萬軍隊創造了打敗曹操至少是23萬大軍的輝煌戰果,而且曹操軍隊至少是死傷過半,從此無力南下,最終是三國鼎立;後事魯肅、呂蒙與劉備尤其是與關羽爭荊州,那也是只任命魯肅、呂蒙先後為總指揮,自己只在家中等結果,最終是俘殺了關羽,奪回了荊州;後來陸遜與劉備的夷陵之戰,即使陸遜先期後退千里,表面上要輸了,但孫權也不干預,放手讓陸遜指揮,最終是將劉備十萬大軍消滅得乾乾淨淨。
到了石亭戰役、西陵戰役,無論是陸遜,還是陸抗,他從不過問戰爭的過程,最終都是以大勝而告終。
可以說孫吳政權取得如此多的輝煌戰績,那確實是孫權相信部下,下干預部下的結果,當然也是因為孫權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軍事指揮能力超弱,但他卻不以老大的身份干預部下,這種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這也讓無論是曹操手下那麼多傳奇的謀臣武將,包括劉備手下傳奇的第一武將關羽等,那在孫權手下的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等英雄面前根本不敢驕傲甚至不敢吭聲,因為都是他們手下敗將,尤其是事關天下形勢的赤壁之戰,曹操是集手下幾乎是全部大將和所有謀士全體出征,竟然敵不過周瑜,最終是集體失聲,黯然失色,可謂牛氣沖天。
三是房中術。
劉備最大的本事就是和手下英雄睡,和關羽、張飛、趙雲睡,和諸葛亮睡,這樣睡出了感情,睡出了真誠。
孫權在這方面其實並不遜色於劉備,但他不是睡,而是與手下英雄到自己的房中談,談感情、談天下,諸葛亮有著名的「隆中對」,但周瑜與魯肅和孫權也有著名的「榻中對」、「臥中對」,孫權在關鍵時刻總是與手下英雄一起來到自己的房中談,大搞「房中術」,同樣在房中結下了生死友誼和忠誠,而且孫權不僅在年輕時與手下英雄如此,在年老時也是如此,後來與陸遜也有類似經歷,即使到了陸抗時代,他也是單獨招集陸抗來到房中大談親情、感情,大談天下,大談其父親陸遜生前的榮耀和他們的深情厚誼,並自我剖析對陸遜的不對之處,確實讓人動情,不能不令後輩英雄對其忠誠。
正是孫權深諳「房中術」,讓手下英雄死心塌地為其奉獻一生,從而讓孫權稱雄天下有了最大的資本,那就是讓手下英雄能夠忠心,而且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其實,諸葛亮當年也有投奔孫權的想法,但擔心孫權手下英雄太多,孫權不會讓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事實證明,諸葛亮的擔心是多餘的,只是要孫權認定的英雄,那絕對是百分之百的讓你能夠充分發揮其才能,何況,孫權當年對諸葛亮的重視那也非同尋常。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
蜀漢有諸葛亮,曹魏有司馬懿,東吳靠什麼三國鼎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烽煙四起的三國時代,各路梟雄「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上演了場場精彩大戲。如果說蜀漢有諸葛亮這位中流砥柱...
正史上,三國將相單獨成傳的,除了諸葛亮,就是他
在三國歷史上,有一位相當厲害的軍事家,他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出將入相」型的高手,而且和諸葛亮一樣,手握軍政大權,左右國之命脈。在陳壽所著《三國志》中,魏蜀吳三國的文臣武將,幾乎都是一幫人合傳成卷...
陸遜:金聖嘆說他是三國第一人(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
呂蒙魯肅周瑜陸遜——哪位是東吳最強大都督?
老羅的《三國演義》中孫吳沒有武藝特別驚世駭俗的武將。只有孫策、太史慈、甘寧能勉強稱上武藝一流。若論統兵,孫吳中當屬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中,哪位最強?
孫權一生最重要的兩人,都是文武雙全,他們死後東吳只能偏安一隅
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宦官輪流專權,朝廷腐敗無能,廣大老百姓民不聊生。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各地農民起義揭竿而起,聲勢最大的當屬黃巾起義,而這場農民起義幾乎成為了壓死東漢王朝最後的一根稻草。之後的東漢王...
話說三國 揭秘東吳大都督皆短命的真相
作為三足鼎立唯一一個既可以向漢也可以背漢的集團,東吳一直處於顛簸的狀態,但是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這與統治者的英明決策息息相關,而出風頭的一直都是大都督,東吳大都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職位呢,為什麼坐...
曹操、孫權、劉備,誰謀略第一?從這塊全國最重要的地方看得出來
曹操、孫權、劉備對於荊州的處置,三人誰的謀略是第一?曹操是當世第一流出色的統帥,精通兵法,變化無方。但曹操之所以不能夠統一全國,是因為他手下缺乏如韓信之流的大將之才。如此,曹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只...
東吳的四任大都督分別是誰?他們之中誰的功勞更大?
三國之中說起東吳的武將陣容,好像並沒有魏蜀兩國那麼豪華,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加兩夏侯,而東吳武將中算得上一流的好像就只有太史慈、甘寧和周泰這幾人了,但是小編認為,東吳盛產的不是衝鋒陷陣...
東吳四大都督,陳壽為何只給陸遜一人單獨立傳?原因其實並不複雜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三國時期的斷代史,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其中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和《吳書》二十卷;除了帝王比如曹操曹丕,劉備劉禪以及孫權(孫堅孫策合傳這個也能...
四大名將虎視眈眈,但諸葛亮出現誤判,後果太慘痛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荊州問題,是三國格局的基本問題。對荊州問題的探討,多半集中在關羽的作為上面,可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受重視的程度卻不夠,那就是東吳奪取荊州的決心。這個決心才...
若無這位名將,三國三分之勢不可能形成,不是司馬懿不是諸葛亮
最近熱播的大劇《虎嘯龍吟》讓我們見識了漢末三國的很多風雲人物,像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大咖級的謀臣自然震鑠古今。不知道是不是《三國演義》等文藝作品的渲染,魏蜀兩國的謀臣武將更為大眾所熟知,相反孫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