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陳橋兵變,是跟他學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死後。

他兒子劉承祐即位,這個劉承祐就是個敗家子。

劉知遠在死前給他留下五位輔政大臣,但是別人劉承祐不喜歡。

於是劉承祐找了個機會咔嚓了三個人,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文臣對他沒威脅,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主人公郭威,他當時在外地。

之後敗家子劉承祐居然派人去謀殺郭威,消息提前被郭威知道了,沒成功。

這時郭威不幹了,他宣稱皇帝令他誅殺諸將,頓時群情激奮,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劉承祐哪是郭威的對手,沒多長時間,郭威就打進了開封城。

要是別人接下來就要登基稱帝了,但是郭威偏偏沒有,他先去參拜太后,對了,忘了說一句,劉承祐早就跑了(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殺)。

然後郭威說要從宗室挑選一位子弟繼承皇位。

之後藉口契丹南下,帥軍北上。

北上途中郭威手下的大頭兵都很迷惑,按照慣例不是應該郭威當皇帝,然後封賞大家嗎?他郭威要是不當皇帝,依舊讓劉氏當皇帝,他們怎麼辦呢,於是這些大頭兵衝進了郭威的營帳異口同聲說到——請您當我們的皇帝吧!但是郭威依舊不為所動,大頭兵激動了直接給郭威套上了龍袍。

終於郭威成為了皇帝,一個新的國家成立了。

歷史上的宋太祖,此時的趙匡胤剛好就是郭威的親兵,他親眼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發生。

日後的陳橋兵變想必也有來自這件事的啟發。

就是不知道九泉之下的郭威是何感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歷史故事由來

陳橋兵變,這是一個典故,即趙匡胤策劃的奪取後周政權的軍事政變。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政變。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藉口北漢與遼聯合南侵率軍出大梁(今河南開封)至陳橋驛(今開封東北)授意將士給他穿上黃...

陳橋兵變背後的故事,止戈

陳橋兵變發生在公元960年,後周柴榮公元659年去世,英年早逝才34歲。陳橋兵變的過程非常短和迅速,960年的大年初一報契丹來犯,倉促之間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領兵出戰;初三行軍至陳橋驛,趙匡胤黃袍...

歷史上有樣學樣的成功範例——黃袍加身

五代十國至宋初時期,是一個藩鎮割據、軍閥稱雄、兵變頻發的混亂時代。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王朝更迭中,兵變是導致改朝換代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式。世人熟知宋太祖趙匡胤是發動"陳橋兵變"得以"黃袍加身",卻...

是誰殺死了後周,為趙匡胤的造反鋪平了道路

五代十國,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大分裂的時代,無數英雄豪傑振臂一呼,希望憑藉一己之力重新收拾破碎的山河,然而最終卻是一位來自河北涿州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憑藉一次非常可疑的兵變,最終兵不血刃的登上了皇位...

北宋時期:宋太祖的「黃袍加身」是學來的!

眾所周知,北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卻不知這一招不是趙匡胤的專利。 唐朝末年,各地軍閥混戰,始由源自唐朝時期的節度使制度。唐朝時期全國各地多個節度使,以加強對地方的管控...

「黃袍加身」這把戲,趙匡胤也是學他的

說到「黃袍加身」,人們第一反應會想到宋太祖趙匡胤。他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但「黃袍加身」這把戲,其實並非趙匡胤所創,而是另有其人。在歷史上,曾有兩次「黃袍加身」,第二次的主角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