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樣學樣的成功範例——黃袍加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至宋初時期,是一個藩鎮割據、軍閥稱雄、兵變頻發的混亂時代。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王朝更迭中,兵變是導致改朝換代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式。

世人熟知宋太祖趙匡胤是發動"陳橋兵變"得以"黃袍加身",卻鮮有人知曉他是前行後效,有樣學樣的。


先說"前行有樣"

話說公元948年,五代中第四個朝代的後漢皇帝劉知遠,在建立後漢政權還不到一年的時候就去世了。

託孤大臣郭威、蘇逢吉等輔佐劉知遠年僅十八歲的兒子劉承佑繼位,即後漢隱帝。

此時的郭威已是樞密使,執掌全國的兵權。

初時,君臣和睦。

劉承佑年少繼位,主少國疑,地方上有些統領驕兵的悍將便不服氣,開始蠢蠢欲動,沒多久便爆發了"三鎮叛亂"。

這也是五代時慣有的現象,一旦主幼主弱,便會兵變生亂。

起初隱帝沒有用前朝舊臣,而是先派白文珂前去平叛,卻鎩羽而歸。

無奈之下請郭威出山。

郭威奉隱帝詔命率軍出征,一年後平定了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恩綰以及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的叛亂,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

之後,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

平叛告捷,伐遼告一段落,隱帝即命郭威留守鄴都。

此時的郭威,以樞密使兼天雄軍節度使,河北諸州郡皆聽其節制。

留守鄴都的郭威和養子柴榮進行了一系列軍政改革,取得很不錯的效果。

後周太祖郭威

政權稍稍穩固,生性猜疑,少不更事的隱帝便誅殺了幾位顧命大臣。

更要命的是他開始猜忌手握重兵、聲勢日盛的郭威!這在那個時代是不難理解的,實在是執掌兵權的將領動不動就犯上作亂的太多了,剛剛平定的"三鎮叛亂"不就是例子嗎!公元950年,隱帝下決心除掉郭威。

他派出親信攜帶密詔前去誅殺郭威,同時誅殺了郭威在京城的一家老小!

然而機密泄露,郭威得知消息,大怒!遂命養子柴榮留守鄴都,自己親率大軍殺向京城。

劉承佑得知郭威起兵造反,便親征迎戰。

隱帝哪是郭威的對手,所率部隊被郭威殺得大敗,隱帝本人也被誅殺。

然而,郭威起兵造反是被動的,倉促的,所以進入京城後並未立即稱帝。

他讓李太后臨朝聽政,並放出風要擁立同樣手握重兵的河東節度使劉崇的兒子劉贇繼位,以暫時穩住劉氏權親。

如果說之前郭威並未想謀反,那麼現在則肯定是要反了。

接下來就是郭威和親信部下導演的大戲了。

先是朝廷接到奏報,說契丹遼發兵南下攻漢(當然是假的),隨後是太后請郭威率兵迎敵。

郭威名正言順地集結並率領大軍出發,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陽西南),部下發生譁變,"挾持"郭威登基稱帝,並將一件黃龍旗裹在郭威身上,以示"黃袍加身"!

儀式簡單,過程簡單,但結果卻不簡單——就此後漢滅亡,後周建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州兵變"和第一次"黃袍加身"。

郭威便是後周的開國皇帝,廟號太祖。

有趣的是,身為郭威部將,並深得郭威信任的趙匡胤親歷了整個過程!

再說"後效學樣"

趙匡胤是於後漢乾佑元年(948年)投到郭威帳下的,起初只是一名親兵,由於武藝超群,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得到郭威的賞識、重用和提拔。

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時,趙匡胤已是滑州副指揮使,並與郭威的養子柴榮是意氣相投的好朋友。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駕崩,柴榮繼位。

趙匡胤被提拔執掌禁軍。

此後,因軍功步步高升,至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已官居忠武軍節度使。

顯德六年,後周世宗柴榮在率軍北伐契丹途中突然患病,大軍不得不返回京城。

到京不久,柴榮病情漸重,意欲託孤於趙匡胤,遂詔命擢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

顯德六年六月,世宗柴榮駕崩,從發病到去世不足兩個月,終年三十九歲。

年僅七歲的幼子柴宗訓柩前即位,即恭帝。

恭帝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給手握兵權的趙匡胤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接下來便是精心地策劃、導演和演戲!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正當後周君臣喜迎新年之際,忽然北方邊境急報:契丹、北漢聯合舉兵入侵,正勢不可擋地越過邊境,直奔京城而來(當然也是假的)!朝野震動!君臣商議對策,當然結果只有一個——由趙匡胤率軍迎敵。

像以往歷次出征前一樣,趙匡胤煞有介事地運籌謀劃,調兵遣將,部署兵力。

鄭重其事地任命他的莫逆之交、嫡系親信殿前副點檢慕容延釗為前鋒,率領一支部隊先行出發,他自己則統率大軍緊隨其後。

部隊開拔的這一天是正月初二,也就是接到軍情報告的第二天。

趙匡胤對敵情反應之迅速,出乎眾人的意料,大家都十分欽佩其忠君報國的精神。

大軍出發的當晚,到達了離開封四十里的陳橋驛,此地緊靠黃河,是開封通向東北方向的第一個驛站。

趙匡胤傳令安營紮寨於此,第二天再行趕路。

是夜,月黑風高,兵士們很快進入夢鄉,陳橋驛死一般寂靜。

但是,有一些將校卻十分精神地聚集在一起,議論道:主上幼弱,未能親政,今吾輩出死力破賊,誰能知曉?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再北征不遲。

議論"驚動"了趙匡胤的心腹幕僚趙普。

趙普先是呵斥,繼而安撫,最後是一通引導性的高論。

眾人被趙普一番左忽右悠,上挑下撥之後,加之有知情者帶頭,便紛紛表示按趙普的意思辦。

將校們喚醒兵士,一起湧向趙匡胤的大帳。

一部分將士手持兵刃,奔入寢帳,不等趙匡胤答話,就將他擁至外面,把一件早已準備好的黃色龍袍披在他身上,然後後退幾步,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口中高呼"萬歲"!

儀式和過程同樣是那麼簡單,而結果同樣是那麼不簡單——後周滅亡,大宋建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和第二次"黃袍加身"!趙匡胤便是大宋的開國皇帝,廟號也是太祖。

縱覽後周太祖郭威的"澶州兵變"、"黃袍加身",與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前者是被逼造反,被動兵變;後者是蓄謀造反,主動兵變。

前者是後者的預演,後者是前者的翻版。

前後兩次兵變導致兩次黃袍加身和兩次朝代更迭,而前後時間相隔僅僅十年!郭威當年自導自演的一出兵變奪權的大戲,在十年後由其當年信任和器重的部下趙匡胤照搬重演了一遍!先行後效,有樣學樣。

後周,以黃袍加身得國,又以黃袍加身失國!大宋,以黃袍加身得國,以過度約束抑制武將失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原來是山寨版的「黃袍加身」?

一提起陳橋兵變,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而且這個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仿佛黃袍加身只有趙匡胤做過一樣,那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經過吧。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崩,...

宋太祖: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但中華文明具有一種強大的修復能力,無論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她總能浴火重生。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牆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