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陳橋兵變,可是都不知道師從郭威兵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堯山(隆堯)郭園村人。

公元951年,代(後)漢稱帝,國號「周」(史稱後周),都汴(河南開封市)。

郭威即周太祖,在位三年卒。

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較有影響的開明君主。

如果不是他,就沒有柴榮和趙匡胤,就沒有後來的大宋。

後周太祖郭威

唐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

郭威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官僚家庭,自幼父母雙亡,3歲時隨故人常氏遷居潞州(山西省潞安黎城縣)。

唐天佑末年,18歲的郭威應募從戎,因其「性聰敏,喜筆扎」、「好讀閫外春秋,略知兵法」,作戰英勇而不斷得到遷升。

公元947年,他幫助劉知遠創建了後漢王朝,成為後漢的開國元勛。

公元950年,郭威以樞密使領鄴都(大名府北沙廟)留守,天雄軍節度使。

是年11月,後漢王朝內部發生內亂。

郭威在京的所有親屬被害後,漢隱帝還遣人馳鄴,欲對他行刺。

在大禍臨頭,生死攸關之際,郭威被迫發兵攻打開封,隱帝死於亂軍,郭威另立高祖劉知遠之侄劉贇為帝。

翌年正月,郭威正式代漢稱帝,改國號為周,改年號為廣順元年,大赦天下。

郭威自幼長於農家,又由軍旅即皇位,使他有機會接觸社會和老百姓。

為鞏固後周政權,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會安定,人民得到休養生息。

郭威對受隱帝派遣,殺害自己親屬的權知開封府的劉銖和權侍衛馬步軍督虞侯李洪建,只是將劉銖和李洪建及其黨梟首於市,而赦其家,並給以生活出路。

表現了郭威報怨以德的精神,使朝廷內外大為震動。

  

整飭吏治。

為政清廉,郭威對貪官污吏嚴懲不貸。

公元953年,跟隨其多年的萊州刺吏葉仁魯,利用職權貪污絹一萬五千匹、錢千緍。

事發後,郭威遣人轉告葉仁魯:「汝自抵國法,吾無如之何!」遂毅然令其自殺。

為官吏玩忽職守和不作為行為,郭威也不容忍。

供奉官齊藏珍奉詔治河,其貪圖安逸而遠離施工現場,致使汛期河水漲溢,其仍然不聞不問,泰然處之。

郭威對此非常氣憤,立即下詔將其罷官流放,以儆效尤。

使官吏的辦事作風有了明顯地改變。

同時,郭威很注重發現治國安邦的人才,把一大批地位雖然不高,但很有才幹者提拔到重要崗位,鞏固和加強了新生政權。

郭威

惜民減員。

唐末戰亂不斷,百姓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還得向統治者交納名目繁多、苛細的賦稅雜役。

後梁朱溫把大批從淮南一帶掠獲的耕牛,租與東南諸州、縣農民使用,規定農民每年輸納牛課的數量,以後永不改變,牛死租不除,百姓深受其害。

對五代以來類似的雜征,郭威先後詔除,深得民心。

還制定了差役的徵調辦法,禁止在農忙季節使用民力,農民的負擔有了很大程度的減輕。

其生活上很注意節儉。

並說:「聯起於微寒,備嘗艱辛,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於是告誡左右:「珍華悅目之物,無得入宮」,廢除各地向朝廷進貢珍美食物等舊制。

  公元953年,郭威病重,便立下遺詔,死後要「互棺紙衣而薄葬。

」對喪事從簡,反對鋪張浪費,身先立行的作法受到世人稱頌。

郭威, 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隆堯縣西)人。

年少時孤貧,初為軍吏,後漢時拜為樞密副使。

郭威兵變,黃袍加身

公元948年,他奉命討平了李守貞的叛亂,後封為鄴都留守兼天雄軍節度使。

公元950年,後漢隱帝劉承祐猜忌他,派使者要到魏州殺郭威。

郭威起兵反漢,下令攻進了京城,允許士兵大搶10天。

7天後郭威進入汴京,縱軍大肆搶掠,並逼太后任他為「監國」,奪得國政。

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他又稱帝,國號為周,定都汴京,建年號為「廣順」,史稱後周。

簡介:郭威生年未詳,卒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

五代時後周開國皇帝,廟號「太祖」。

郭威字文仲,邢州堯山人。

父郭簡為後晉順州刺史。

劉文恭攻破順州,郭簡被殺,郭威年方數歲,其母不久也死去,郭威只得依潞州人常氏為生。

十八歲投潞州留守李繼韜部下為軍卒。

郭威勇武有力,豪爽負氣,深為李繼韜所賞識。

有一次,郭威酒醉殺人,為官府拘押。

李繼韜暗中將其放走,後又招至麾下。

後李繼韜為唐莊宗所殺,其部眾悉為收編。

郭威因略通文墨、書算,升為軍吏。

及至扯晉為契丹所滅,郭威歸附劉知遠部下。

劉知遠起兵太原,即位稱帝,封郭威為執掌揮務的樞密副使,並在臨終時將太子劉承祐託孤於郭威和史弘肇。

劉知遠在位一年便因病逝世。

太子劉承祐即位,是為後漢隱帝,進封郭威為樞密使。

當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

朝廷屢次出兵討伐,均無功而返。

隱帝劉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

郭威至河中後立柵築壘,分兵圍困。

李守貞屢次突圍,均被挫敗,相持日久,城中糧草俱盡。

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舉攻進城中,李守貞自焚而死。

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相繼歸降,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

之後,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制。

因「權高震主」,後漢隱帝與朝臣對郭威十分疑忌。

於是隱帝與親信李業密謀,詔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滅郭威及宣徽使王峻;詔令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以企一舉剷除郭威勢力。

不料李弘義反以詔書密示於王殷。

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

郭威見事情緊急,即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隱帝令郭威誅殺諸位將領。

於是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郭威起兵造反

隱帝見郭威起兵造反,遂將郭威在京眷屬全部誅殺,並派兵抵禦郭威。

然而此時郭威大權在握,聲威素著,各鎮節度使紛紛倒戈擁戴郭威,隱帝被郭允明殺死於趙村。

郭威帶兵入京,並派人刺殺欲繼位稱帝的劉氏宗室武寧節度劉贇,迫使太后臨朝聽政,以郭威監國。

次年正月,郭威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郭威生於亂世,長於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

終以軍事實力為後盾,取後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

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小編猜想,趙匡胤的陳橋兵變,是不是受到郭威的啟發,所以,說郭威是大宋基業的創始人,就像現在某某公司的創始人,一點不為過,沒有郭威哪有後周,沒有後周,哪來的趙匡胤和大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原來是山寨版的「黃袍加身」?

一提起陳橋兵變,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而且這個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仿佛黃袍加身只有趙匡胤做過一樣,那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經過吧。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崩,...

歷史上有樣學樣的成功範例——黃袍加身

五代十國至宋初時期,是一個藩鎮割據、軍閥稱雄、兵變頻發的混亂時代。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王朝更迭中,兵變是導致改朝換代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式。世人熟知宋太祖趙匡胤是發動"陳橋兵變"得以"黃袍加身",卻...

北宋時期:宋太祖的「黃袍加身」是學來的!

眾所周知,北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卻不知這一招不是趙匡胤的專利。 唐朝末年,各地軍閥混戰,始由源自唐朝時期的節度使制度。唐朝時期全國各地多個節度使,以加強對地方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