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只知道趙匡胤「黃袍加身」?他逆襲的一生簡直完美神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支持我們,請關註:『印像』。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

宋王朝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

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短五十四年間,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王朝,有八姓十三人登上皇位,戰亂不斷,人民水深火熱。

歐陽修在《五代史記一行傳敘》中就感嘆道:五代亂到極點了!做臣子的殺害他的國君,做兒子的殺害他的父親,而那些士大夫們卻安享著國家俸祿,占據朝堂,不知廉恥的人到處都是。

然而,「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在中國亂到極點的時候,歷史舞台上出現了後周太祖郭威後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這三位英主。

後唐、後晉、後漢都是沙陀人建立的,被稱為「沙陀三王朝」。

後周太祖郭威是漢人,出身平民,由普通一兵逐步成長為後漢最高軍事將領,最後代漢自立。

他上陣打仗時,著短裝,「臨矢石,冒鋒刃,必以身先,與士伍分甘共苦」。

在軍中接見賓客時,穿寬袍大袖,風度儒雅,是一位重視文治、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後周世宗柴榮是郭威的妻侄,後被郭威收為養子。

郭威的兒、侄均被後漢隱帝所殺,反覆權衡,決定傳位於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柴榮。

柴榮任人唯賢,勵精圖治,南征北討,使國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勢發展,被譽為是「五代第一明君」。

可惜天不假年,當了四年皇帝、不到四十歲的柴榮病死。

柴榮死後不到一年, 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王朝。

927年,趙匡胤生於後唐禁軍屯駐之地洛陽夾馬營。

趙匡胤在夾馬營生活了二十一年,外出闖蕩。

趙匡胤先投靠復州防禦使王彥超,此人與他的父親趙弘殷是同僚好友。

但王彥超並沒有收留他,只給了他十貫錢,打發他走了。

趙匡胤又去投隋州的董宗本,不久便返回洛陽,在城中長壽寺暫住。

寺中一位老僧為他指點迷津,要他北上。

趙匡胤北上途中恰好遇見後漢樞密使郭威的軍隊,便應募在郭威帳下當兵。

他作戰勇猛,很快被從一般將校提拔為滑州副指揮使。

郭威當了後周開國皇帝後,將柴榮提拔為開封尹,趙匡胤轉任為開封府馬直軍使,成為柴榮的嫡系。

宋太祖趙匡胤

柴榮即位後,北漢主劉崇勾結契丹興兵來討,在關鍵的高平之戰中,柴榮冒著矢石親臨戰場。

危急時刻,趙匡胤挺身力戰,幫助柴榮扭轉了戰局。

柴榮一征淮南時,趙匡胤跟隨南下,先在渦口之戰、滁州之戰、六合之戰中大敗南唐軍。

柴榮再征淮南,趙匡胤在攻克壽州的戰鬥中立下首功。

柴榮第三次親征淮南時,趙匡胤任前鋒,連破濠、泗、楚州,又在瓜州大破南唐水軍,成為平淮南的第一功臣。

南唐後主李煜 影視劇照

趙匡胤不僅是一個能打仗的孔孔武夫,他具備相當的政治頭腦。

趙匡胤破壽州城後,有人在柴榮跟前誹謗說,趙匡胤掠取的金銀財寶裝了好幾車。

柴榮派人去查,卻發現是數千卷書籍。

柴榮召問趙匡胤:卿正為朕任職將帥,擴張疆土,理當以治戎裝磨刀劍為急務,用這些書做什麼用?趙匡胤叩頭回答說:臣沒有奇謀可以幫皇上,既受重任,常感到力不能勝,因此廣購書籍,以廣博見識,增加智謀。

淮南戰事結束後,南唐李璟憂懼趙匡胤的文韜武略,便施離間計,遣密使送書信和白銀三千兩給趙匡胤。

趙匡胤識破他的陰謀,把白銀全部原封未動地交給內府。

柴榮對統軍大將們疑心很重,見到方面大耳的就殺,但卻從來沒有懷疑過趙匡胤。

一次,柴榮與趙匡胤對飲,君臣都喝了不少酒。

柴榮突然對趙匡胤說:你長得方面大耳,好一派帝王氣象啊。

趙匡胤立即跪下說:為臣不僅是肥頭大耳,而且心肝也很肥厚,如果皇上需要,也願意一併奉獻。

柴榮哈哈一笑說:我說的是戲言,你不要當真。

五代有兵變的傳統,郭威發動澶州兵變,黃袍加身,取代了後漢。

陳橋兵變與澶州兵變在形式上如出一轍。

關於澶州兵變,《舊五代史·周太祖紀》描述說:「軍士登牆越屋而入,請帝為天子。

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抱擁迫,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軍士們撕下的黃色軍旗披在郭威身上,這符合臨時起意的特點。

關於陳橋兵變,《宋史·太祖本紀》做了以下記載:「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

』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

」請注意,披在趙匡胤身上的是黃衣而非黃旗,這裡的隱喻是:兵變是事先就準備好的。

後人其實並沒有過多地探究陳橋兵變的細節,因為,太祖趙匡胤是最沒有爭議的明君,他雄才大略,是天命所歸。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提出過「孤秦」「陋宋」說,認為宋王朝羸弱,與殘暴的秦王朝一樣不堪,而對於太祖趙匡胤,卻給予了極高評價。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後來的「康乾盛世」他還來不及看到。

在其著名的史論《宋論》中,他說:自堯舜禹三代之後,中國的盛世只有三個

第一個盛世是文景之治,但只堅持了兩代。

第二個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但李世民一死,這個盛世也宣告結束。

第三個盛世,就是北宋盛世,這個盛世從太祖趙匡胤,到太宗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歷經五世,歷時最長,有一百餘年之久

光武帝劉秀

王夫之感嘆道:「光武以後,太祖其迥出矣。

」意思是說,自漢光武帝劉秀之後,趙匡胤是最優秀的。

趙匡胤重視交結文人謀士,趙普、王仁瞻、楚昭輔、李處耘等人先後被他招到麾下,成為心腹幕僚。

趙匡胤沿襲柴榮確立的「先南後北」戰略,先後平定荊南和湖南,攻滅後蜀、南漢以及南方實力最強的南唐,為其後太宗繼續推進統一大業,結束唐安史之亂以來長達兩個世紀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戰亂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是太祖最重要的歷史貢獻,後人所謂「唐宗宋祖」,將他與唐太宗李世民相提並論,主要就是基於這一點。

趙普 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匡胤從大頭兵做皇帝,只用了十年時間。

立宋後,宋初統治集團勸獎農桑,減輕徭役,澄清吏治,很快醫治了近兩個世紀的戰爭創傷。

趙匡胤極具人格魅力,寬仁大度,好學不倦,勇於納諫,不近聲色。

趙匡胤後周皇室及舊臣沒有展開血腥殺戮;不殺降王,並一再要求將帥不得濫殺無辜。

趙匡胤確立揚文抑武方略,以分權制衡為要,對軍事、行政體制進行大幅改革,將軍政大權牢牢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趙匡胤重用士大夫,他在太廟勒石,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

留此妖精不殺也

趙匡胤生活節儉,痛恨腐敗。

他立誓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但這道免死金牌不適用於貪官污吏,他在位期間,處死了不少貪官。

976年10月10日,在位十七年的趙匡胤暴亡,年紀為50歲。

《宋史·太祖本紀》中只留下了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死因至今為千古疑案。

了解歷史,感受名人。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支持我們,請關註:『印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但中華文明具有一種強大的修復能力,無論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她總能浴火重生。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牆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

有勇有謀有義,緊握槍桿出政權,開創宋朝基業

五代順序: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經歷了五十多年。宋朝前是五代十國的時期,中國大地上大小地方政權分居各地,稱王稱帝,可惜個個都命不長久。直到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取中原政權,...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 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