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一小支軍隊殺到,而蜀國還有數十萬的兵馬,劉禪為何投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各地英雄豪傑打得起勁,卻都不是劉備、曹操和孫權的對手。

他們三方分別建立了蜀國、魏國、東吳,互相制約。

然而,司馬家卻是一匹黑馬。

司馬懿在熬死幾代主公後,通過一場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政權。

此時,魏國的主人明面上是曹家的,實際已經變成司馬家的。

司馬家人才濟濟,魏國在他們的手上不斷被發展壯大。

與此同時,蜀漢和東吳卻一天不如一天。

東吳還好一點,至少孫權還活著。

可蜀漢那邊就比較慘了,當初跟著劉備的那一批精英良將幾乎都離世了,剩下的除了姜維,其他人都不堪大任。

最重要的是,劉禪不比他父親劉備,從小就被嘲笑為扶不起的阿斗。

因此,司馬昭一開始就把目光放在了蜀國。

當然,這幾年北伐最厲害的也是蜀國,司馬昭理所當然要拿它來開刀。

雖然說,蜀國被魏國拿下是早晚的事情,但蜀漢也不是完全沒有抵抗的能力的。

魏國派一支小軍隊殺到蜀國時,蜀漢尚有數十萬的雄兵。

然而,劉禪居然沒有抵抗,就直接向魏國投降。

這是為什麼呢?

在分析劉禪投降的原因之前,先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戰況。

公元263年,姜維一得知鍾會將帶兵來關中,就立刻上書劉禪,請他提早派兵做準備。

可惜,劉禪沒把這當會兒事兒。

為何?因為心腹黃皓對劉禪說,敵人不會來的。

然後,這件事就被壓下來了。

蜀漢群臣也都不知。

結果,同年夏天,司馬昭就派軍來討伐蜀漢了。

劉禪匆匆派張翼、廖化、董厥卻抵抗魏軍。

姜維在劍閣把鍾會的十萬大軍擋了下來。

但鄧艾卻帶小部隊,偷渡陰平直逼成都了。

劉禪趕緊派諸葛瞻去阻擋鄧艾。

一開始,諸葛瞻打敗了鄧艾的前鋒軍。

但他不聽勸告,放棄了險要,最後戰死在綿竹。

諸葛瞻死後,劉禪再次匆匆召集群臣小議一番,就直接向鄧艾投降了。

此時,姜維還在跟鍾會對峙。

成都內部也有許多大將,請求與魏軍一戰。

那麼,劉禪為何堅持投降呢?

首先,鄧艾來偷襲成都時,劉禪把成都內的精兵良將都交給了諸葛瞻,結果諸葛瞻戰死,軍隊也沒了。

目前城內只剩下府兵家丁、老弱病殘。

其次,姜維說是困住了鍾會,其實反過來也是自己被困在劍閣。

其他幾路人馬,比如南中的霍弋,遠水解不了近渴。

由此可見,劉禪根本無法再抽調出兵馬,對抗鄧會。

再者,他或許也不想對抗了。

​在劉禪投降前開的那次會議中,大部分人主戰,光祿大夫周譙卻極力主降,而且投降只能選擇魏國。

第一,劉禪不能逃到蜀國其他幾路大軍那裡,因為難保那些將領不會叛變、鬧事。

第二,劉禪也不能逃到東吳,因為東吳實力不如魏國,早晚也得被魏國攻下。

魏國實力雄厚,蜀國弱小,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劉禪自己也不是個能挑起大梁的主,並且當時蜀漢內部也腐朽的很,早晚土崩瓦解。

於是,劉禪聽了周譙的建議,向魏國交出了蜀漢40餘年的政權。

而後他被封為安樂公,安樂祥和,一直活到了64歲。

劉禪投降的第一時間,就送消息讓姜維向鍾會投降。

姜維不死心,先假裝投降,又策反鍾會,準備誅殺魏將。

可惜走漏風聲,白忙活一場不說,還丟掉了性命!

話又說回來,劉禪做的決定也許並不差,蜀國的百姓在魏國的治理下,可能生活的更好,大家覺得呢?

-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國滅亡不在魏,而是自取滅亡!

公元262年,已經掌握魏國實權的司馬昭終於決心打敗蜀國。姜維得知消息後上表後主建議加強防備。但宦官黃皓只信巫鬼,故意把姜維的奏書按下不報,使蜀國上下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魏國將要來襲的消息。

劉禪為什麼輕易地投降曹魏,逃亡不行嗎?

用堅毅不撥的精神,去忍受降臨在別人身上的災難,那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毛姆在讀三國後期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時,看到很多人慷慨激昂地發表著大義凜然的觀點,要求劉禪堅持抵抗,不能投降。要按古代天子死...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諸葛亮死後 劉禪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欲奪荊州,出兵攻打東吳,不料起兵前夜張飛被殺,屬下更是逃往東吳,這更加堅定劉備攻打東吳的決心。劉備戰敗逃至白帝城,次年劉備由於病情惡化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是一心輔佐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