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不比呂布差,武藝不比關羽差,被嚴重弱化,醜化的英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顏良,是東漢末期袁紹部下的武將。
有威名。
顏良與文丑一起作為袁紹軍隊的勇將而聞名,孔融以顏良、文丑作為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小心他們。
建安五年,兵進黎陽,袁紹仍以顏良進攻單獨守護白馬的曹將劉延。
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毫無準備,倉猝逆戰,遂被關羽擊斬。
文丑,與顏良齊名的袁紹軍雙璧猛將。
河北名將,四庭柱排行第二。
建安四年,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準備攻許。
曹、袁兩軍初戰白馬,曹操使計分散了聚集在黎陽渡河攻白馬的袁紹主力,解了白馬之圍,殺了袁紹負責進攻的將領顏良。
魏將,輔國將軍; 姜維北伐時司馬昭的迎敵先鋒,用一把「開山大斧」,司馬懿對其武勇評價極高,魏之猛將也。
交戰中擊敗過張翼、廖化,斬殺張嶷;在鐵籠山與姜維交手,敗在姜維槍下,被亂軍所殺。
張繡,武威祖厲人。
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
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後與劉表聯合。
後降曹操,因不滿其言行而突襲曹操,復與劉表連和。
官渡之戰前夕,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參加官渡之戰,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
關羽根本沒有誅文丑,更沒有斬華雄,他們二人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三國演義》中,有兩次體現了關羽勇冠三軍,萬人敵的場景,一次是溫酒斬華雄,一次是斬顏良誅文丑。關羽這兩次的亮鏡,都是匆匆來匆匆去,甩一甩衣袖帶走幾顆人頭,簡直就是帥呆了酷斃了,讓觀眾看的懵逼了。
曹操接納的十大降將,關羽倒數第三,第一名垂千古
熟讀三國歷史,曹操無疑是最強大的諸侯,文臣武將不勝枚舉,他們有從起兵就跟著曹操南征北戰的,也有半路選擇投靠曹操,也有投降曹操的。那麼曹操到底接納了多少降將,他們又是怎麼樣的待遇呢? 他們為曹魏做...
歷史之我見——官渡之戰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了解,認...
三國最悲劇的名將:本是東漢末年的新星,卻成了關羽成神的墊腳石
司馬歷史觀:《三國演義》中有三絕,一是諸葛亮智絕;二是曹操奸絕;三便是關羽的義絕了。關羽的忠勇舉世無雙,縱然在今天也有人跪拜我們的關二爺,表示自己會講兄弟義氣。其實呢,羅貫中為了把關羽的義體現得...
勇冠三軍的顏良、文丑到底有多厲害?
孔融說:「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勇冠三軍這評價已經很高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兩人都被關羽斬殺,袁紹與曹操交鋒,關羽出戰,顏良方欲問時,因赤兔馬快,措手不及,被關羽一刀刺於馬下而死。在官渡之戰前哨...
袁紹麾下大將顏良武力如何竟然被關羽秒殺
一代大將顏良是三國時代的著名人物。東漢末年,天下三分,軍閥連年征戰,百姓飽受戰火荼毒。在各地方諸侯之中,河北軍閥袁紹人強馬壯,麾下猛將如雲,是當時一股迅速崛起的地方軍事勢力。
官渡之戰真的成就了曹操的基業嗎?
對於中國歷史,三國時期一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劉備,孫權,曹操,公孫瓚,袁紹等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書寫了一段盪氣迴腸的史書。但是作為曹操來看,官渡之戰或許成為曹魏政權基業建立的基礎,自此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