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之爭,孔明靠三頭六臂取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概述:孫劉聯手赤壁得勝後,均想占據荊州,各有一番理由,不斷明爭暗鬥。

弱勢的劉方卻長期處於上風,久據荊州,強勢的東吳無可奈何。

莫非孔明真有三頭六臂?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這是諸葛亮對三顧茅廬的劉備提出的戰略,荊州之地被確定為劉備爭霸天下的第一根據地,須儘快占據並堅守。

赤壁之戰前,劉備以荊州劉表為漢室宗親為由而不取;赤壁之戰之後,面對的是曹操勢力,無此障礙。

然而,久欲吞併漢江的東吳也公開了進占荊州的意圖,大都督周瑜領軍,一副勢在必得之氣。

因此,從《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到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孫劉雙方圍繞荊州之地明爭暗鬥、文爭武鬥,最後以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而告終。

但是,在此之前的很長時期,儘管東吳實力上占據優勢,態度上不依不饒,行動上步步進逼,謀略上不乏奇妙高招,荊州之地卻一直被劉備軍團占據。

可見,荊州爭奪戰的劉家總策劃總指揮諸葛孔明,確有高明之處。

那麼,在爭奪荊州的明爭暗鬥、文爭武鬥過程中,孔明究竟有何高明之舉,使得才智謀略亦不凡的孫權、周瑜、魯肅等人對眼前的荊州一籌莫展呢?今天的我們在風起雲湧的競爭環境,又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四大名著,營養豐富;雜家老朱,為你解讀!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品讀一番後發現,荊州之爭過程中,在孔明的策劃和導演下,劉備軍團上上下下有很多出色的表現。

作用較為突出的有「三張大牌」和「六項小計」,合起來就是孔明制勝的「三頭六臂」。

「三頭」者,「國法」,「天理」,「人情」,三張大牌;「六臂」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物歸原主」,「巧立名目」,「虛以推諉」,「抗旨不尊」,「仗勢欺人」,六項小計。

且看,在荊州爭奪戰中孔明如何運用「三頭六臂」。

「三頭」挂帥——以三張大牌占據高位,掌控話語上的主動權。

首先講「國法」:魯肅首次來找劉備諸葛亮索要荊州時,聲稱「幸得東吳殺退曹兵,救了皇叔。

所有荊州九郡,合當歸於東吳。

今皇叔用詭計,奪占荊襄,使江東空費錢糧軍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於理未順。

」面對魯肅的「理」,諸葛亮以「法」抗之,提出「荊襄九郡,非東吳之地,乃劉景升之基業。

」同時推出公子劉琦這個合法的繼承人。

國法自然高於「出力就該有回報」的理由,這就以「法」壓制了魯肅的「理」,魯肅無功而返。

然後說「天理」:公子劉琦病亡不久,魯肅來到荊州,以劉備原有「公子不在,即還荊州」的承諾為由,再次索要荊州。

諸葛亮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天理為開端,聲稱諸侯割據終將歸為一統,漢家江山當然是姓劉的為主。

而且,「況劉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業,有何不順?」在提出「汝主乃錢塘小吏之子,素無功德於朝廷」之後反問,「劉氏天下,我主姓劉倒無分,汝主姓孫反要強爭?」並強調在聯合抗曹過程中,「我主多負勤勞,眾將並皆用命,豈獨是汝東吳之力?若非我借東南風,周郎安能展半籌之功?」這一大堆的理由一個接一個,駁得魯肅無以言表。

還要訴「人情」:根據謀士程昱的建議,為割斷孫劉聯盟、引發孫劉爭戰、以便從中漁利,曹操以天子名義下詔,封周瑜為總領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

在孫權和周瑜的指示下,魯肅再次面見劉備索取荊州。

劉備依照孔明之計,聽到魯肅索要荊州之言後就放聲大哭。

面對驚愕的魯肅,諸葛亮打出了「人情」大牌。

「益州劉璋是我主人之弟,一般都是漢朝骨肉,若要興兵去取他城池時,恐被外人唾罵;若要不取,還了荊州,何處安身?若不還時,於尊舅面上又不好看。

事實兩難,因此淚出痛腸。

」哭聲如此悽慘悲切,言詞如此情深意長,寬仁的魯肅還能說什麼呢?只能告辭。

「六臂」發力——以六項小計具體應對,掌控行動上的主動權。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臂發力:赤壁之戰剛結束,南郡、荊州及所轄南郡、襄陽等地依然在曹操手裡,諸葛亮誘導周瑜發兵攻打南郡,並得到周瑜「吾若取不得,那時任從公取」的允諾。

隨後緊盯東吳與曹軍的戰況,在兩家征戰多日、損傷慘重之時,抓住間隙派趙雲巧取南郡。

隨後,以曹軍兵符調動荊州和襄陽的兵馬,進而張飛攻取荊州、關羽攻取襄陽,戰略要地荊州區域,被劉備軍團悉數占有。

東吳的周瑜除了損兵折將、自己受毒箭之傷外,一無所獲。

「物歸原主」之臂發力:魯肅第一次去找劉備索要荊州諸城時,諸葛亮以「法」對抗魯肅的「理」,一個要點就是「物必歸主」,即物歸原主,在推出病怏怏的劉琦後,聲稱劉備在此只是輔佐劉琦。

如此這般充分的準備,魯肅無法反駁,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劉琦離開人世之後。

「巧立名目」之臂發力:凡事都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要繼續占據荊州,又不可使得孫劉聯盟破裂,就需要對方難以拒絕的理由。

為此,諸葛亮巧立名目,提出了「進取西川之後歸返」的概念。

如此這般,就有了新的理由,繼續拖延下去。

「虛以推諉」之臂發力:為了讓無功而返的魯肅回去有個交待、以免聯盟關係過早破裂,諸葛亮讓劉備寫了一個「借荊州為本開」的借據,聲稱取得西川之地後就歸返荊州。

一段時間後,孫權依照謀士張昭之計,以諸葛瑾一家老小的生命為籌碼,派諸葛瑾去成都索要荊州。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讓諸葛瑾有個交待,諸葛亮與劉備合演了一出雙簧戲,孔明哭求、劉備拒絕。

最後,玄德徐徐曰:「既如此,看軍師面,分荊州一半還之: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與他。

」隨後,孔明出遊躲開再次來求助的諸葛瑾,劉備再言以後取東川、漢中,調關羽換地方再還。

如此多種方式,都是虛以推諉,使得來者能夠返回復命,而自己繼續占據荊州。

「抗旨不尊」之臂發力:抗命諸葛瑾手持劉備寫給關羽的書信,請關羽遵照劉備旨意歸還三地。

關羽來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雖吾兄有書來,我卻只不還。

」拒不執行,因諸葛亮不在身邊,兄弟情沒有了落點。

關羽還聲稱「不看軍師面上,教你回不得東吳!」諸葛瑾毫無辦法,只能走人。

仗勢欺人之臂發力:雖然關羽拒絕交權,孫權亦非善罷甘休之人,根據劉備的承諾,派出了一批官員奔赴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赴任。

但是,結局依然不妙。

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盡被逐回,告孫權曰:「關雲長不肯相容,連夜趕逐回吳。

遲後者便要殺。

」這就是軍權在手的關羽仗勢欺人,使得孫權派去的官員不敢呆在那裡,回收失敗。

瞧瞧,孔明在輿論上和行動上一起發力的「三頭六臂」,能夠掌控局勢、克敵制勝,確實很給力,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雖然這是在三國時期用於江山爭奪戰中的事例,今天用於現代社會環境中的商業競爭、政治競爭、國家競爭,依然能夠產生輝煌的效應。

畢竟一切競爭都是發生在團隊機構及個人之間,都是雙方智慧和行動的競爭,需要在輿論上和行動上一起發力的「三頭六臂」。

當然,需要學習借鑑的是孔明智慧的精髓,不可簡單照搬。

具體應該有哪幾個「頭」、哪幾項「臂」,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能形成切實有效的謀略。

同時,還要清醒地樹立「整合思維」觀,將自己的「三頭六臂」融為一個整體來運作。

可以拆解分析,但不可把它們視為獨立的個體來運作。

否則難以形成合力,效能會大打折扣。

有道是:明爭暗鬥為荊州,三頭六臂孔明謀;國法天理人情在,亮出大牌言辭優;漁翁之利搶到手,物歸原主好理由;巧立名目有說法,推諉有道哄你走;君命不受奈我何,仗勢欺人殺聲吼;整合思維同行動,形成合力贏爭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三國:借荊州之謎

主標題:荊州迷局解(二),本文依據史料《裴注三國志》,藍體字為正史原文 東漢末年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黑暗時代,明面上,只有劉繇、劉表、劉備、劉璋才能舉起抗曹大旗,他們也成為曹操必然剿滅的對象。至...

讓諸葛亮頭疼的荊州外交風波,在215年差點崩盤

正當劉備、諸葛亮攻占益州,轟轟烈烈的進行「西部大開發」時,東邊卻來了麻煩。這麻煩還是來自於之前的盟友孫權。根據《隆中對》,江東孫吳是興復漢室的當然盟友,要長期合作。劉備孫權共同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

三國中的大老賴, 大奸雄劉備。

為什麼說三國中真正的奸雄是劉備呢 ,其實三國中最牛的當屬曹操 ,曹操曾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劉備是怎麼靠耍無賴當上蜀國之君的。

三國魯肅遣子問路的故事

「魯肅遣子問路」是一則謎語,是1982年五月長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個單位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匡廬謎會」,其中九江隊為了盡地主之誼,寫下一副對聯,該對聯為:魯肅遣子問路;陽明笑啟東窗。

三國時期周瑜的二分天下戰略能成功嗎?

周瑜,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赤壁之戰力挽狂瀾,聯合劉備以五萬大軍大敗曹操二十三萬大軍,使曹操不敢輕易南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大環境。歷史上的周瑜曾提出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戰略,二分天下,與諸葛亮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