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的精華都在這,拿走不謝 | 想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明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這幾年,每當說起讀書的事兒,我心裡都有些「方」。
上學期間沒有養成很好的讀書習慣,常常是因為寫論文被動地找來一堆專業書,又或者僅憑一時的興趣熬夜看上十幾本小說,過目即忘。
工作以後,更加沒有時間靜下來讀書。
書架上擺著一些買回來就沒有再翻過的書,又或者翻了開頭幾頁就再也沒有讀過。
雖然每天也在網上汲取一些碎片化的知識,但心裡也明白,想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和積累不過是自欺欺人。
我想,在正式開始閱讀之旅前,我們需要花一部分時間了解和梳理關於閱讀方面的知識,總結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並逐漸養成習慣。
一、碎片化閱讀能否代替書本閱讀?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讀書的時間少了,通過PC、手機端瀏覽(或認真閱讀)博客、微博、微信文章的時間大大加長,雖然以娛樂化為主導,但是其中也不乏「乾貨」和有創見的思想。
但這兩種閱讀方式還是有區別的。
前者是不系統、不嚴謹的碎片知識,後者是系統的整體性知識。
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系統性思維,長期進行碎片閱讀,只會讓自己的大腦充斥各種碎片思想、各種有趣的段子,卻沒有自己的思考框架。
這樣的思考體系必須通過閱讀有質量的好書慢慢培養。
所以,多大程度上依賴網絡閱讀來獲取信息和知識,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原有的知識儲備和思考能力。
如果,你對這一領域並不熟系,或者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那麼系統性地閱讀專業性的書籍,肯定比碎片化的網絡閱讀更有收效。
大家可以關注一些優質的微信號或博客,但是最好不要用這種快餐閱讀代替讀書。
二、 時間管理,怎樣才能一年讀100本書?
對於大部分上班族來說,時間管理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職場上根本不能指望像大學那樣,隨便就擠出大塊的時間來解決問題。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的工作時間有越來越碎片化的趨勢,常常被各種事情打斷。
正在趕一篇稿件,領導組織開會;正在寫一份策劃書,又要回復緊急郵件。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不去想辦法擠出大片的時間,而是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工作模式,在不連續的時間段中保持連續和整體化思考,同時又不喪失快速反應能力。
那些我們覺得需要大塊時間完成的工作,都能夠分解成若干個步驟。
而有些步驟是可以在5、10、15分鐘的碎片化的時間裡進行的。
例如,我們可以把寫一篇文章的行為拆分成:
確定選題+查找相關材料+形成自己的觀點+文章提綱+文字寫作+排版+修改等等。
因此,如果我們將讀書這件事分解開來,即便是忙碌的上班族,也還是能夠完成一年讀100本書,或者一個星期讀一本書的計劃。
解決了時間問題,下面我們進入正題:
-
如何才能高效率地讀書,
-
應該讀哪些書,
-
讀書有什麼好方法呢?
三、 讀書是越多越多好嗎?
職場人應該讀那些類型的書呢?
在《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這本書中,作者認為:讀書的類型要豐富,而不是僅僅追求讀得多。
現在的書良莠不齊的太多,很難說開卷一定有益。
讀書應該合理搭配四種書:
第一類:工具書
對於某些工作來說,案頭擺上一本權威的工具書還是很必要的。
第二類:專業書
雖然我們在大學都學習過專業書籍。
但是,對於初入職場的人來說,存在兩種情況。
第一,畢業之後的工作跟專業不直接相關,需要我們重新去系統學習和積累相關的專業知識。
第二,雖然跟專業有關,但是學校里學習的比較滯後,或者不夠實用,這時就要隨時更新,通讀這一類專業的經典原著,了解最新的行業趨勢。
第三類:視野書
前段時間看到一句話,「圈子不同,所謂的常識也不一樣」。
我們跟不同領域的人聊天,有時候會覺得別人怎麼連一些基本常識都不懂。
但反過來想,對於其他領域的一些基本知識,我們也未必清楚。
如果局限在自己的圈子和專業領域,我們就很難和別人換位思考,對社會現象的理解也非常狹隘。
要了解其他的思維模式,打開我們看世界的視野,就需要讀點其他專業的雜書。
第四類:潮流書
有人喜歡讀時髦的暢銷書,有人卻更偏向經典。
社會在與時俱進,我們要保持對時代的敏銳度,就需要讀一些新書。
另外,我們已經不是小學生了,應該帶著批判的眼光看書,不需要完全接受書中的觀點。
盡信書不如無書。
三、每本書都應該精讀嗎?
讀書都有哪些有用的方法?
當然不是,不同的書有不同的閱讀方法,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需要我們逐行逐句地去閱讀。
1、通讀法:應該海量閱讀還是選擇經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大量閱讀對我們了解一個領域的只是的確會有幫助。
但是,如果缺乏系統框架的認知,很難梳理清楚知識脈絡。
相對來說,精讀該領域的一些經典基礎書籍,先建立知識大框架,再收羅延伸知識,更加高效。
2、圖讀法:如何去啃硬書
第一,做思維導圖,理清作者的思路和邏輯。
第二,做讀書筆記ppt。
(我們會在下一期討論如何做讀書筆記)
圖讀法也是一種分析型閱讀,要有自主性,可以分成3個步驟:
第一, 寫的是什麼?
了解整本書說的是什麼,概述總體內容
第二, 作者是怎麼寫?
明確作者的思路和邏輯。
第三, 你的觀點是什麼?
內化文章觀點,形成自己的思路才是分析閱讀的最高境界。
3、煉讀法:如何讀薄一本書
納為己用,才算真正讀懂一本書。
煉讀法類似概況中心思想。
暢銷書的最佳讀法是用自己的話總結作者的觀點。
可以客觀總結,也可以是帶著自身感悟和評論的總結。
4、抄讀法:如何讀大牛書
很多領域的書籍我們都未曾接觸,作為外行者,最好不要輕易去評論或反駁作者的觀點。
這種時候,先抄下作者的幾個觀點,再寫上自己閱讀時的感悟。
往後有機會再看一遍,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體會。
5、樹讀法:如何做主題閱讀
想快速系統地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最好的辦法是進行主題閱讀。
確定一個主題後,從圖書館借一堆相關的書(資金足夠的話,買回來看更方便)。
根據閱讀目的,列一個大綱和目錄,羅列出想獲取的知識脈絡,再根據框架填充知識。
當然,主題閱讀需要有一定的積累,並且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
最好先看一本經典的書,對照大綱,梳理充實完成後,再讀其他的圖書。
以上這些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事實上,在實踐中,每個人都會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比如說,雖然大部分人覺得紙質書本翻起來比較有感覺,但還是有人會覺得用筆記本讀pdf或word版本的電子書更加快捷方便。
像我,如果要精讀一本書,會更習慣在電腦上做筆記,便於保存和編輯整理。
最後還是建議大家系統性地閱讀一些關於如何讀書,如何構建思維體系的書,例如《如何讀一本書》、《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學會提問》等等,大家可以在微盤裡搜到免費的pdf版本。
讀書,你真的會嗎?來,滿滿的乾貨!
古語云:「書非借,不能讀」。 雖是古人言,卻略帶嘲諷意味,大概說的是如果是自己買的書,會一直覺得只要自己想讀,隨時可以讀,而對於借的書,畢竟是別人的,要儘快還,所以看書的積極性反而更高。讀書好,...
這是一本開啟我高效閱讀之路的領路之書
2017年的4月份,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圖書館裡發現了這本書。就是這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踏上了高效閱讀的指路。從這之前我都是用常規的方法來讀書,比如看一本書從頭到尾的看,從來沒有看目錄、序、以及附...
學會看書,讓知識為我所用
看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厲害的前蘇聯大叔柳比歇夫,可能有的朋友已經聽說過。柳比歇夫是一位生物學家,他的一生出版了七十多部學術著作,探討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
四步走,寶媽也能高效讀懂一本書
文/浪子燕青前言:上周寫了一篇關於暑假安排的文章——《全職媽媽一拖二,如何開啟有意義的暑假?》高調地發到朋友圈,結果引來不少質疑的聲音,其中最想讓我反駁的一個聲音就是:「帶孩子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學...
這有三個提升閱效果10倍的讀書方法,你不點開看看嘛?
閱讀能力是獲取信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我在想為什麼大家要把書越讀越快?把書越讀越快的目的是能讀到更多的書籍吧。可能是當今社會要求和需求更多了吧,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眼界,提高自...
怎麼讀書?怎麼選書?盡在此文~~
這篇文章是我看了《他們怎樣讀書和選書》後,結合自己觀點總結而來。其中,放棄了一些我不認可的方法,還有一些方法存疑,我做了標註(藍色字體部分)。《他們怎樣讀書和選書》是@蕭秋水、@秋葉、@s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