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你真的會嗎?來,滿滿的乾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語云:「書非借,不能讀」。

雖是古人言,卻略帶嘲諷意味,大概說的是如果是自己買的書,會一直覺得只要自己想讀,隨時可以讀,而對於借的書,畢竟是別人的,要儘快還,所以看書的積極性反而更高。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這個大家都懂的,然而我們真的知道如何讀書嗎?接下來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常用的幾種閱讀方式。

(1)通讀法:我是如何培養思考框架的

學會了從概念定義出發,慢慢理解現象,讀書要把一些基礎的東西讀透。

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系統性思維,長期做碎片閱讀,只會讓自己的大腦充斥各種碎片思想、各種有趣的段子,但是就是沒有自己的思考體系,而這樣的思考體系必須通過閱讀有質量的好書慢慢培養。

等你培養出框架思維能力了,再看碎片文章,就可以把看到的信息點整合到自己的框架裡面,讓自己的框架更加豐富飽滿。

所以,我不提倡大學生或者年輕人過於依賴網絡閱讀模式,還是要讀整本書,做書摘,做筆記,做練習,錘鍊自己的整體思維能力。

不要以為看了很多網絡文章,貌似也做了很多思考就是讀到書了。

年輕人讀書應該考慮是否能為自己建立一個完整的思考框架,這個是無法通過網絡閱讀系統建立的——當然一些特別優質的網絡課程例外。

(2)樹讀法:我是如何去做主題閱讀的

如果覺得某個方面有必要了解學習,我至少會看十本同類書籍,然後仔細想想那些專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慢慢得出我在這個領域的思考框架。

這種閱讀方式叫主題閱讀。

怎麼理解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就是先圈定一個感興趣的領域,然後搜集這個領域可以找到的圖書、論文、網文進行閱讀。

一般我決心要做一個領域的主題閱讀,是準備快速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我就必須先建立像專家一樣的視野和格局來思考整個領域有哪些需要我去學習的問題。

做起來其實挺簡單,就是我準備了解哪個領域,就先寫一個大綱,就像我自己要寫這個領域的圖書一樣,然後開始大量買這個領域的圖書。

先看一本經典的,對照我的大綱,梳理充實完成後,開始讀其他的圖書,大部分內容相同的,跳過,然後看到不同的想法,自己思考一下,認同的,可以整合的,就列入我的大綱。

很快,我就完成一個領域的主題閱讀,並有了對這個領域的系統認識。

這個方法可以讓一個人在很短時間內深入研究一個領域,所以後來我要做大的研究,都是用的這種讀書方法。

(3)圖讀法:我是如何去啃硬書的

所謂的硬書是指口碑好、內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書,作者在其專業領域名聲在外,但是要讀懂作者原著或者譯著,相當困難。

現在有一個工具叫思維導圖,所以,這個階段我就會努力把作者的思維畫成導圖,這就是所謂的圖讀法。

有一種典型的圖讀法叫做麥肯錫金字塔法。

該方法的原理里推薦了一種SCQA結構。

情境(Situation):由大家熟悉的情景引入……

衝突(Complication):這會帶來怎樣的矛盾?

問題(Question):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答案(Answer):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不過SCQA結構可以在實際使用的時候調整順序,在SCQA的一個小單元裡面,還可以嵌套其他表達結構。

用這樣的方法去讀硬書,就比較容易跟得上作者思路。

除此之外,思維導圖這樣的工具又能很快幫助我們把思路圖形化表達出來,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圖讀法的更高階段是做讀書筆記PPT。

讀一本書有很多消化它核心思想和精華的方法,把一本書的內容梳理成一個讀書筆記PPT,無疑是立竿見影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挑戰的方式。

(4)框讀法:我是如何讀經管書的

框讀是我對於有一定難度的書採取的閱讀方法。

框讀法模式:1.介紹作者(社會地位、人生重要經歷、此書寫作時間、此書寫作目的);2.分享精彩片段(直接分享書中的精彩片段,然後講述自己也有過的共同經驗。

特別交代作者所在時代的特點、弊病,有針對性地敘述作者的經歷,總結作者通過此事是戰勝困難還是被打敗,然後分析造成最後結局的關鍵要素,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手段是什麼。

最後總結本書的價值,本書適合的人群、所涉及領域的深度等);3.作者認為此問題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4.作者提出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不要照搬書上的,要先自己梳理成簡單易懂的句子、段落:寫出總結句;解釋「總結句」;你認為這個方法可行還是不可行;不可行的地方在哪?或者哪個觀點讓你產生了共鳴?比如,根據作者提出的觀點列舉自己身邊相關的事,再分析作者的觀點是否客觀等。

5.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你會如何解決?。

你掌握的框架越多,讀書的角度也可以越多,比如試試心理學的框架、歷史學的框架、管理學的框架、社會學的框架,樂趣無窮。

還可以嘗試利用一些讀書框架速讀一本陌生領域的書籍。

首先,我有兩個經驗想和大家分享下。

第一個經驗是,你閱讀一本書的動機越明確越強烈,最終能化為己用的知識就越多。

第二個經驗是,梳理出全書的框架再去讀書收穫更快。

閱讀陌生領域的圖書,你需要一個相對有整體感的框架。

比如先通過閱讀書籍前言、後記、目錄部分,初步了解本書存在的目的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大概有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速讀一遍建立對這本書的初步閱讀框架。

如:背景(時代背景、作者等);本書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一種還是多種);造成問題的原因(都有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有哪些且具體如何操作)。

然後再開始閱讀書本內容,在閱讀中豐滿自己之前建立的框架。

如此下來,就可以對全書有個整體的認識。

(5)煉讀法:我是如何讀暢銷書的

工作越來越忙,暫時很難有時間做系統閱讀、主題閱讀,所以,我不得不更多地採取碎片化閱讀模式。

我做碎片化閱讀還有收益,其實是依賴過去打下的結構化思考的底子。

下面就給大家具體說說我碎片化閱讀的模式。

這個模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句老話——不動筆墨不看書。

當然值得你動筆墨的書才動,不是什麼書都去動。

我始終以為讀書要先消化,再內化,然後輸出。

很多人讀書不消化,只是翻書,而動筆就是主動消化的過程,內化的開始。

怎樣知道你內化成功?要輸出,可以寫書評,可以做分享,可以做讀書PPT,這都算輸出,不做這個功課,書只算看過。

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同樣的書也可以用不同的讀法。

下面就聊一下我最喜歡用的方法——煉讀法。

所謂煉讀,就是把一本書讀薄的過程,但是不能僅僅滿足於此,還得看出作者的思維邏輯才是成功。

當然如果作者水平高,我們也許煉讀到最後,也未必全部理解正確,但是這樣的努力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6)逆讀法:我是如何讀「傳道書」的

「傳道書」就是作者貌似「大牛」,或者觀點很有名但其實有偏頗的書。

這樣的書有很多觀點我不同意,或者認為在某種條件下是不成立的,我就故意反著讀。

一些沒趣兒的書我也這樣讀,好像自己在秒殺作者,頗有樂趣。

這種寫法其實蠻簡單:列出你認為書中錯誤或者在現實中不適用的觀點,說出理由,一條條反駁。

不過逆讀的話最好還是學一點兒批判性思維的方法,這樣你就比較容易看出哪些問題是有隱含價值觀衝突,哪些是隱含不同的假設,哪些是有邏輯錯誤,哪些是論據不可靠。

沒有這些積累,就容易變成為了抬槓去抬槓,就不是學習心態了。

(7)抄讀法:我是如何讀「大牛書」的

有的書作者高你太多,你就別裝內行寫書評了,老老實實把別人的觀點抄下來,先有個印象,將來好有機會反芻。

不過在摘錄的時候,適當寫寫自己的

感受或者感悟,會更有互動感。

(8)仿讀法:我是如何讀工具書的

有些書介紹一些方法,我也不知道是否有效,不管它,先讀起來,然後照著做。

比如我看PPT工具書,上面講的方法,沒有什麼好說的,一步步操練起來。

這樣的書一般是工具書,或者操作步驟寫得特別清楚的書,看一百遍不如動手學一遍。

我看懂這種寫書方法後,系統地借鑑了很多應用到我的在線課程開發中。

(9)誦讀法:我是如何讀文藝書的

我喜歡讀詩,覺得詩要朗讀出來才有味道。

讀完後偶爾寫篇好評論,有和作者天涯共此時的感覺,就會有大歡樂在心中。

不過文藝書要寫讀後感最好的方法是對比閱讀,兩邊一對比,差距馬上就出來了。

要讀懂好詩真的是需要生活閱歷支撐的。

有些詩詞,我讀的時候,只是覺得詩人寫得真好,若是要問我它怎麼個好法,又或者要我寫個詩評什麼的,我卻說不清楚。

若要問我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我大概只會說「全詩用生動形象的詞彙描繪了作者是怎麼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

(10)閒讀法:我是如何讀快餐書的

我也不是讀什麼書都是為了有收穫,有時候就是放鬆一下大腦,不怎麼思考的。

有人看網絡小說看得樂不可支,我覺得毫無營養,但是有時候我當段子手合集看看,換換腦筋,輕鬆一下。

通過這樣的閱讀,我可以了解現代人都看什麼書,這類書怎樣寫受歡迎,儘量學一點別人的長處,就是大收穫了。

以上種種讀書方法,實際讀書時很難分得那麼清楚,有時候需要交叉使用。

大家熟悉這些方法,活學活用才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是一本開啟我高效閱讀之路的領路之書

2017年的4月份,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圖書館裡發現了這本書。就是這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踏上了高效閱讀的指路。從這之前我都是用常規的方法來讀書,比如看一本書從頭到尾的看,從來沒有看目錄、序、以及附...

閱讀改寫命運——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核心提示讀書這件事,看來的東西不是自己的,寫下來的文字也未必全是自己的。讀書就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攪拌器,而不是容器。容器的特點是只能裝一點點東西,要進來新東西,就得扔掉一些舊東西,否則裝不下。而攪...

如何正確而高效地讀書?

永遠相信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首先努力一會,有了成就感就會越有興趣,有興趣就越會用心去讀,用心就有進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那樣是最好的。

明明看了很多書,為什麼很快就忘了?

我讀的書很雜,心理學、企業管理、產品經理、經濟學、技術類應有盡有。也關注了很多微信公眾號,進行碎片化閱讀,比如:羅輯思維、插座學員、饅頭商學院、十點讀書。我們讀書的心態就好像是一個貪心的胃,想什...

四步走,寶媽也能高效讀懂一本書

文/浪子燕青前言:上周寫了一篇關於暑假安排的文章——《全職媽媽一拖二,如何開啟有意義的暑假?》高調地發到朋友圈,結果引來不少質疑的聲音,其中最想讓我反駁的一個聲音就是:「帶孩子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學...

讀穿一本書,3招就夠了?

貓寧!當你打開這篇文字就證明了,我們一樣熱愛閱讀。 :)於我來說,閱讀最初是興趣,後來漸漸變得順其自然。讀書越多,越發現自己無知,於是更努力去多讀好書。一次,和書友交流時感慨:這輩子,好書太多,...

怎麼讀書?怎麼選書?盡在此文~~

這篇文章是我看了《他們怎樣讀書和選書》後,結合自己觀點總結而來。其中,放棄了一些我不認可的方法,還有一些方法存疑,我做了標註(藍色字體部分)。《他們怎樣讀書和選書》是@蕭秋水、@秋葉、@seam...

學會看書,讓知識為我所用

看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厲害的前蘇聯大叔柳比歇夫,可能有的朋友已經聽說過。柳比歇夫是一位生物學家,他的一生出版了七十多部學術著作,探討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