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第二十集簡評:楊修的謝幕演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重病的人說自己餓了,有可能是要病癒,也有可能是迴光返照。

司馬朗說「餓」的原因,無疑是後者。

司馬朗之死在漫天大雪中被帶過。

然後,和侯吉一起,司馬懿就看見了流星。

「觀星」,是《三國演義》中經常出現的內容,落星必有大事發生。

隨著流星的隕落,本劇時間就轉到了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即陸機《悼魏武文》「當建安之三八,實大命之所艱」一句所說的那一年,曹魏最艱難的一年。

那一年,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於漢中、曹操進軍漢中但難有進取只好撤兵、孫權在合肥繼續騷擾、忠於漢室的魏諷等人在許都組織反曹活動、荊州關羽向北進軍威脅許都「威震華夏」、中原群盜響應關羽,形勢突然對以復興漢室為旗幟的劉備大好——這,也可看作是大漢王朝的「迴光返照」吧,因為再過一年,東漢,就滅亡了。

2、楊修其實是死於曹劉漢中爭奪戰,曹操在漢中前線不得進取,此戰對他來說,成了「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雞肋。

而在本劇,漢中之戰被直接略過,直接跳到了關羽北伐一事,楊修得以多續命幾個月。

3、和漢中爭奪戰不同,抵抗關羽一戰,曹操並未親臨戰場一線。

他先遣于禁、再遣徐晃,而後只是由關中返回洛陽遙控戰事。

與劉備進位漢中王幾乎同時,關羽揮兵襄、樊,劍指宛、洛,威震華夏,「假節鉞」的他有擅自行動的嫌疑。

不過,「假節鉞」本來就可以被視為有自行行動的特權。

關羽的行動目的,恐怕並非劇中曹操說的,要到許都去劫走漢獻帝、好讓劉備學他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4、本集和下一集可以被看作是楊修的謝幕表演,其實也可以說是他死前的「迴光返照」。

編劇略去漢中爭奪戰,而把楊修的最後演出由漢中移植到襄樊戰場,我私下猜測編劇的用意,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藉助曹魏政權的最危急時刻,鋪陳故事,更有緊張感;二是襄樊戰事進行中,曹操欲遷天子於鄴城之時,史籍所載司馬懿確實曾建言曹操,不能遷都示弱、可連結孫權,後來孫權果然出手坑了關羽,這建言對於司馬懿來說是很精彩的表現,與楊修正相匹敵——楊修的謝幕演出總要有個好對手吧;三,則是有可能為了方便讓劇情在楊修死後就直接跳到曹操的死——曹**於次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5、楊修對司馬懿拱手並舉酒,說是「酒逢知己」。

其實把這「知己」一詞解釋成「對手」恐怕更準確。

本劇不惜通過略過漢中保衛戰、給楊修續命,來為兩人設置最後的角斗場。

這危急時刻,兩人就好比以前武打電影結尾高手在大火焚身關頭的打架,如果不能是一個人打死另一個人,那麼就只能兩個人一齊死。

6、本劇以不得已的「遷都」對應奪嫡,也算挺有創意,不過看看地圖的話應該知道,其實洛陽和許都一樣危險。

楊修和曹植的訣別,他要「從其游,而為之死」,雖有曹洪對曹植的不要成了楊修的棋子的提醒,但那熱血俊傑的形象仍然鮮活,楊德祖的謝幕演出仍然算得上豪壯。

如今他要退場,還須對他道一聲「辛苦了」。

7、曹操對楊修說「借汝一物,以安軍心」,這話其實出自《三國演義》第十七回「吾欲問汝借一物,以壓眾心」「欲借汝頭以示眾耳」,被借頭的人是王垕,同一回曹老闆還有一句台詞人氣更高,那就是他對死前的王垕說的「汝死後,汝妻子吾自養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地被譽為國之巨防,成魏蜀吳爭奪之焦點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西線曹操平定漢中,在東線張遼威鎮逍遙津,曹操的威勢達到了頂點,然而,在勝利掩蓋下的是暗流洶湧,殺機四伏。這段時間孫權和劉備的實力躥...

這部劇豆瓣才給8.3,打分太低了!

追了一部劇大半個月,終於耐不住要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它就是——《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這部劇開播時很是低調,因為有許久未出山的吳秀波,所以去瞄了兩眼,沒想到就此每晚都要苦等12點更新,熬黑了眼...

司馬懿對關羽的計策

上一文:司馬懿的鋒芒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稱王了。當然不是天子封的,因為曹操是不可能同意的。當年高祖劉邦立下的規矩: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然而這項規矩竟然被曹操打破了。曹操這個姓曹的都稱王了,劉...

如果不是這場戰役,三國歷史可能將被改寫

論歷史上的武將,無人能及「美髯公」關雲長之「武聖」地位。追隨劉備、陣斬顏良、鎮守荊州、威震華夏、敗走麥城,種種事跡可謂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致於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和諸葛亮並稱神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