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300多年的國家命運和立國原則和這塊石碑密不可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頭條號【梅花撰史】原創首發,未經許可,切勿轉載,歡迎轉發;

【第八講】

公元960年,後周殿前督檢點趙匡胤以北方契丹等遊牧民族來犯為理由,率領後周精兵強離開京師,在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稱帝,開創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臨終之時候,曾在太廟上立下石碑,上刻誓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每一個新登基的皇帝都要被一個不識字的太監領著去看此碑。

在「靖康之變」後,汴梁城破,人們才看到石碑上面的內容。

那麼,趙匡胤為什麼立下此碑,有何用意呢?他的石碑遺訓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石碑第一條內容通俗講,就是「保全柴氏家族,避免他們在宋朝遭到滅族之災」。

柴氏,即周世宗柴榮族人。

保全柴氏,在陳橋兵變之後,趙匡胤就已經開始付諸實踐。

一方面,趙匡胤的兵變沒有喋血宮門、橫屍遍野,兵變入城時嚴明紀律,秋毫無犯,沒有傷及任何百姓官員和王室成員。

當然,趙匡胤保全柴氏很大程度上是安撫了民心,防止譁變,再者,趙匡胤本身是一個讀書人,何況周世宗對待趙匡胤也是禮遇有加,恩重如山,所以宋太祖多少有一些對前朝施以仁義的覺悟。


​最重要的是趙匡胤「保全柴氏」的最終目的可能在於「保全趙氏」。

作為一個文武兼備的開國帝王,趙匡胤應該知道沒有一個朝代能夠一世二世傳之萬世,何況自己的皇位來的又不是很光彩。

因此,他希望自己的保全前朝的做法,來影響宋朝後的帝王,有朝一日天下易主,後代統治者也能夠按照趙匡胤當初的做法來「保全趙氏」。

趙匡胤是一個寬厚仁慈之人,思考往往也勝人一籌,對後代的考慮不可能不長遠。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大宋朝對官僚士大夫禮遇有加,使得宋的文化領域發展空前絕後,宋詞創作更是盛極一時,陳寅恪曾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可見宋朝對讀書人、文化的重視,這和宋朝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有關係。


​趙匡胤是武將身份,兵變奪得帝位,他深知武將對一個國家政權顛覆,是可怕的,後他「杯酒釋兵權」,解散了大將手中的權力,軍權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甚至,他立下這樣的遺訓,就是希望繼承者們,能夠重視文人的國家統治中的作用。

這一國家策略,使得文官地位明顯高於武官,確實讓國家的內亂少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階級矛盾。

但是,在抵禦外敵上卻力不從心。

歷史上,北方的遊牧民族軍隊往往就能很輕易地衝破宋朝邊界,直指都城開封。

也許趙匡胤自身也沒有料想,自己的「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誓言可以極大繁榮一個民族的文化,卻斷送了政權的抵抗外敵的力量。


​太祖石碑立誓,可以說是宋朝統治者的立國原則,使宋成為官僚士大夫的天堂,成就了文化的繁榮,但在歷史發展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以「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衍生出來的抑武揚文政策,讓宋軍事孱弱,無力抵抗蒙古入侵,最終導致政權隕落。

喜歡【梅花撰史】的就點一下關注吧!讓我們縱談古今中外,品味歷史韻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中的平穩寬柔政策

中國宋朝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最後一個政權後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宋太祖趙匡胤也原本是北周的大將,在陳橋驛兵變中稱帝,取代後周幼帝柴宗訓,進而經過宋太祖以及宋太宗兩代的努力下結束了中原地區的分裂割...

日曆|同為少年天子,他卻沒有康熙那般幸運

整理:糖人今天是公曆2月3日。公元960年的今天,中原又一次改朝換代,趙匡胤建立北宋。這事還產生了一個典故:陳橋兵變,或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今天就介紹一下這件事的直接受害人——...

為什麼說宋朝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天堂?

宋太祖趙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說為鐵塊上)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宋朝歷任皇帝在即位時,都必須拜讀這份遺訓;不過,這份遺訓至為機密,除了特定宮中人士之外,甚至連宰相都不知道。後來金朝打敗宋朝,占領皇宮時...

碧海青天夜夜心:善待官民 厚待兄弟後人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時,趙匡胤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當這老大。擁立者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要求眾將士,回京後不得妄殺亂搶,眾人表示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