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國皇帝騷話連篇,對待前朝末帝:封王世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穩定政權後,就開始打算擴建開封城。

某一日與開國功臣趙普一同來到內城南門的朱雀門上,想要親自規劃擴建事宜。

此時,看到了朱雀門的上面寫了四個大字:朱雀之門。

宋太祖就問一旁的趙普:「為什麼不直接寫『朱雀門』,而非要多加一個『之』字呢?」趙普笑答曰:「陛下,此乃這語氣助詞,別無他意。

」宋太祖聽了一笑:「之乎者也,助得了『毛』事情。

又某一日打算維修宮殿,大殿的大梁要更換,可沒有找到合適的木頭,有關部門就報告,說「有一根特大的木材,可以把它截斷使用。

」趙大看了奏摺,在上面批語:「截你爺頭,截你娘頭。

」(這是史料記載的原話)

趙匡胤「騷」話連篇,可見其也是個性情中人。

他還厚待後周恭帝柴宗訓。

這位後周恭帝,便是被迫禪位於趙匡胤的亡國之君。

歷代大多亡國之君得不到善終,即使善終也談不上被厚待。

但是這位恭帝柴宗訓,可是著實被厚待了。

趙匡胤正式登皇帝位後,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可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柴宗訓長子後改封鄭國公,代代世襲。

趙匡胤曾在石碑上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宋朝歷任皇帝在即位時,都必須拜讀這份遺訓遺訓記載的內容有下列三點: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殺死)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南宋共存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宋朝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天堂?

宋太祖趙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說為鐵塊上)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宋朝歷任皇帝在即位時,都必須拜讀這份遺訓;不過,這份遺訓至為機密,除了特定宮中人士之外,甚至連宰相都不知道。後來金朝打敗宋朝,占領皇宮時...

趙匡胤身上有太多的謎讓後人去揭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

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中的平穩寬柔政策

中國宋朝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最後一個政權後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宋太祖趙匡胤也原本是北周的大將,在陳橋驛兵變中稱帝,取代後周幼帝柴宗訓,進而經過宋太祖以及宋太宗兩代的努力下結束了中原地區的分裂割...

趙匡胤究竟是怎麼對待柴家的?

陸遊《避暑漫抄》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曾在太廟立下石碑,在碑上給後世新天子留下三條誓詞,其第一條即說「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後世小說每每以此...